金融發(fā)展、對外開放與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基于1978~2008年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本文選題:金融發(fā)展 切入點:對外開放 出處:《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基于1978~2008年中國30個省份的面板數據,通過建立面板協(xié)整與誤差修正模型,對我國金融發(fā)展、對外開放與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之間的長期穩(wěn)定關系和短期波動影響做出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對全國而言,長期內金融發(fā)展和對外開放均顯著擴大了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且金融發(fā)展的影響大于對外開放,而對外開放的中介效應顯著,隨著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金融發(fā)展將進一步擴大收入差距;對東部地區(qū),金融發(fā)展拉大收入差距的影響高于全國水平,對外開放影響不顯著;中、西部地區(qū)情況與全國相同,但是對外開放的影響大于金融發(fā)展。東、中部地區(qū)對外開放的中介效應為正,西部地區(qū)為負。本文隨后對其背后的原因和政策含義進行了闡述。
[Abstract]: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1978 to 2008,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panel 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An empirical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long-term stable relationship and short-term fluctuation between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whole country, both the long-term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have significantly widene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significan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opening up level,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will further widen the income gap. The impact of the widening of the income gap i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whole country, but the impact of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not significant.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central region is positive and the western region is negative.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
【分類號】:F832.5;F124.7;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溫濤,冉光和,熊德平;中國金融發(fā)展與農民收入增長[J];經濟研究;2005年09期
2 朱彤;郝宏杰;秦麗;;中國金融發(fā)展與對外貿易比較優(yōu)勢關系的經驗分析——一種外部融資支持的視角[J];南開經濟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穎,王尤貴;我國農村居民收入差距變動分析[J];北京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周紹東;;消費需求與收入分配結構的相關性[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鄭偉;張銀杰;;中國經濟增長與居民收入分配關系的分析[J];巢湖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4 張立軍;湛泳;;我國農村金融發(fā)展對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影響[J];財經科學;2006年04期
5 王少國;;我國城鄉(xiāng)收入差別對居民總收入差別的影響[J];財經科學;2007年01期
6 張立軍,湛泳;我國金融發(fā)展與城鎮(zhèn)居民收入差距的關系[J];財經論叢;2005年02期
7 劉社建,徐艷;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原因及對策研究[J];財經研究;2004年05期
8 薛宇峰;中國農村收入分配差距的現狀和空間分布特征[J];財經研究;2005年05期
9 陳宗勝;周云波;任國強;;影響農村三種非農就業(yè)途徑的主要因素研究——對天津市農村社會的實證分析[J];財經研究;2006年05期
10 江曙霞;嚴玉華;;中國農村民間信用緩解貧困的有效性分析[J];財經研究;2006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朝明;中國轉型期城鎮(zhèn)反貧困理論與實踐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2 李穎;中國農村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3 楊衛(wèi)軍;人力資本視角的農民增收[D];西北大學;2006年
4 韓正清;農村經濟增長中的農村金融資源供給及效應[D];西南大學;2006年
5 靳貞來;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變動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6 張立軍;金融發(fā)展影響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7 孫力軍;中國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理論和實證分析[D];復旦大學;2007年
8 張晏榕;政府在調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9 張穎慧;中國農村金融發(fā)展與農民收入增長關系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年
10 孫瑛;中國地區(qū)經濟增長與收入分配及其差異性研究[D];遼寧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建媛;論我國個人收入分配的稅收調控[D];江西財經大學;2003年
2 楊琪章;論我國通貨緊縮的成因及其治理對策[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3年
3 楊秀萍;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王麗娟;規(guī)范財政教育支出改善國民收入分配[D];江西財經大學;2004年
5 郭念;收入分配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04年
6 賴淑鑾;我國個人收入分配的稅收調控研究[D];暨南大學;2004年
7 陳明;城鎮(zhèn)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探討[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8 陸建琴;浙江省農村居民收入來源及構成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9 郭超利;我國轉型時期的居民收入差距[D];四川大學;2004年
10 董靜;我國居民收入分配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建國,楊濤;中國對外貿易的金融促進效應分析[J];財貿經濟;2005年01期
2 陸銘;陳釗;萬廣華;;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國的收入差距、投資、教育和增長的相互影響[J];經濟研究;2005年12期
3 王少平;歐陽志剛;;我國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對經濟增長的效應[J];經濟研究;2007年10期
4 李連發(fā);;資本充足率與最優(yōu)貨幣政策[J];金融研究;2007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白當偉;金融發(fā)展中的國際貿易:理論與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永劍;劉春杰;;金融發(fā)展對中國資本配置效率的影響及區(qū)域比較[J];財貿經濟;2011年03期
2 董利;;金融發(fā)展與我國經濟增長波動性實證分析[J];經濟管理;2006年11期
3 陳邦強;傅蘊英;張宗益;;金融中介發(fā)展與投資關系的實證研究[J];上海金融;2006年08期
4 李洪慈;;中國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兩重均衡”關系的理論與實證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5 袁云峰;曹旭華;;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效率的關系實證研究[J];統(tǒng)計研究;2007年05期
6 周海玲;;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S1期
7 黃健;;我國經濟發(fā)展與金融發(fā)展的典型相關分析[J];現代農業(yè);2008年07期
8 楊俊;劉s,
本文編號:16326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632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