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銀行金融中介功能優(yōu)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1-24 05:24
本文關鍵詞: 金融中介 核心競爭力 創(chuàng)新服務 出處:《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和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資金需求者和供應者都需要專業(yè)化和多元化的金融中介服務。一方面,資金需求者接觸的債務和權益融資產品日益繁多,他們希望借助有價值的、有針對性的服務幫助自己管理投融資和財富管理需求并提供系統(tǒng)解決方案。在選擇服務時,規(guī)模、效率、成本、風險往往是客戶最關心的要素。根據(jù)客戶的不同狀況和需求,對這些要素進行綜合權衡并提供最優(yōu)的解決方案,已成為判斷金融中介是否具有更強競爭力,能否適應未來市場發(fā)展趨勢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目前我國房地產行業(yè)的調控現(xiàn)狀和股市的持續(xù)低迷,致使龐大的民間資金缺乏投資渠道。市場上大量投資者渴望尋求回報較高且相對安全的投資項目和產品,但由于其信息上的劣勢,及對眾多金融產品缺乏足夠的專業(yè)知識,閑散資金的出路相對單一且不通暢,投資者很難尋求到風險與收益匹配的項目轉而將多數(shù)資金存放在銀行。那么如何優(yōu)化自身的金融中介功能,適應當前我國金融市場新的變化,滿足龐大且多元化的投融資需求,便成為急迫而現(xiàn)實的問題。根據(jù)證監(jiān)會公布的權威數(shù)據(jù),截止2012年6月12日,我國公募基金總數(shù)才突破千只大關,而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基金數(shù)量就已超過8000只,基金管理規(guī)模穩(wěn)居全球之首。因此,拓寬資金供應者的投資渠道也成為金融中介的目標之一。 我們注意到,由于金融改革滯后于金融實踐的發(fā)展,民間金融這類游離于現(xiàn)行制度法規(guī)邊緣的民間自發(fā)金融活動持續(xù)升溫,包括民間借貸,小額貸款、地下錢莊、當鋪等。其實這些民間金融活動并非全部非法,它是在主流的金融中介服務嚴重落后、發(fā)展遲滯的背景下,滿足市場需求的自然產物,是我國金融中介服務缺失的一個縮影。央行的權威報告顯示:中國民間融資規(guī)模近萬億元,約占貸款總額的6%。這樣看來,民間金融在較大程度上彌補了主流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的空白,但卻給主流金融中介極大的啟示:這類本應由銀行、券商等金融中介履行的職能變相地被民間金融取代,揭示了我國金融中介服務的短板?上驳氖,我國金融監(jiān)管當局意識到了上述問題,為順應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時代背景,管理層持續(xù)出臺了各類松綁政策和鼓勵創(chuàng)新舉措。在“金融十二五規(guī)劃”中明確提出了打破禁區(qū),支持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豐富產品,創(chuàng)新服務的多項政策。 對于銀行本身而言,金融中介服務容易產生高附加值,帶來較高的中間業(yè)務收入和財務費用,對形成金融中介的核心競爭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這種作用難以被復制。中外銀行中間業(yè)務收入占比具有較大差距,美國銀行業(yè)非利息收入占比2000年至2010年平均基本保持在40%左右,而國內銀行業(yè)在20%上下。P銀行近年來從傳統(tǒng)的資金中介向全面金融服務中介轉型,從單一銀行向跨行業(yè)經營轉變,探索多元化的創(chuàng)新業(yè)務,并加強與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證券公司的金融機構的合作,是比較典型和成功的金融中介范例;诖,本文以P銀行金融中介功能的優(yōu)化與改進思路為研究對象,希望能對我國其他銀行類金融中介功能的完善、升級或優(yōu)化起到借鑒作用。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 ' s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deepening of financial reform , capital demanders and suppliers need specialized and diversifie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services . On the one hand , capital demanders are increasingly engaged in debt and equity financing products . We note that , because financial reform lag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practice , the private financial activities such as private finance , micro - loan , underground bank , pawnshop etc . For the bank itself ,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services are easy to produce high value - added value , bring higher intermediate business income and financial cost ,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financial intermediary . The non - interest income of the banks in the U.S . accounts for about 40 % from 2000 to 2010 , and the domestic banking industry is 20 % .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F832.3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康霖;簡論金融中介學說的發(fā)展軌跡[J];財經科學;2001年04期
2 孫楊;柏曉蕾;;金融中介理論的最新進展及對我國金融業(yè)發(fā)展的啟示[J];財經科學;2006年08期
3 楊宏斌,唐高原;金融中介理論及其對我國商業(yè)銀行發(fā)展的啟示[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4年06期
4 李石凱;當代全球主流銀行業(yè)發(fā)展的模式、趨勢與啟示[J];當代財經;2005年05期
5 龔明華;雷電發(fā);;金融創(chuàng)新、金融中介與金融市場:前沿理論綜述[J];金融研究;2005年10期
6 丁玲華;;金融中介理論的發(fā)展及其對中國金融業(yè)的啟示[J];金融縱橫;2007年13期
7 易晶津;;金融中介理論及其對我國銀行業(yè)發(fā)展的啟示[J];金融與經濟;2006年03期
8 胡朝暉;;金融中介理論的新發(fā)展及對我國商業(yè)銀行的啟示[J];金融與經濟;2007年08期
9 黃濤;;信息非對稱與金融中介機構發(fā)展[J];中國集體經濟(下半月);2007年10期
10 楊大強;;金融中介理論的發(fā)展趨勢和理論前沿[J];濟南金融;2007年12期
,本文編號:14592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459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