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yè)進口貿易增長的溢出效應與競爭效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24 21:28
【摘要】: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使得各國之間的聯(lián)系越發(fā)密切,從而帶來了國際貿易往來的繁榮發(fā)展。近十幾年來,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獲得了快速發(fā)展,尤其是貨物貿易快速發(fā)展。據世界貿易組織統(tǒng)計,2013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為4.16萬億美元,其中出口額2.21萬億美元,進口額1.95萬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進口貿易的發(fā)展主要是為了改善進口國生產要素的結構和質量,從而促進經濟的潛在增長。對于進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以及進口貿易帶來的效應分析逐步引起重視,因此本文主要從中國制造業(yè)16個行業(yè)層面具體分析了進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以及進口貿易帶來的溢出效應和競爭效應。文章分為如下幾個部分:第1章為引言,主要給出選題的意義、相關概念界定以及研究方案設計。第2章從理論層面對進口貿易進行了相關研究,并對進口貿易增長的影響因素,進口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以及進口貿易對本國帶來的溢出效應和競爭效應的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實證研究成果進行回顧和總結。第3章對1995-2012年間中國貨物進口貿易的增長和結構變化進行分析,主要從進口貿易方式變化,進口商品結構變化,商品價格變化以及進口來源國和地區(qū)的多樣化等層面進行具體分析。得出我國貨物進口貿易增長的主要原因,從進口貿易方式看,是一般貿易進口的增加,從進口商品結構看,主要是初級品和資本品進口的增長,此外,與近幾年的國際商品價格的上漲有很大關系,中國生產型進口結構正在從制成品為主向資源型初級品和制成品并重方向轉變,隨著中國工業(yè)經濟的發(fā)展,資源型初級品和機器設備將始終是重要的進口品種。第4章主要用改進的貿易引力模型從各國經濟發(fā)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及需求偏好、FDI、出口貿易、匯率、國際分工水平、距離、雙邊貿易成本、經濟制度因素等方面對1995-2010年間我國制造業(yè)進口貿易增長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文章選取了在中國進口份額中所占比例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19個發(fā)展中國家和23個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共42個貿易伙伴國和地區(qū)之間的雙邊進口貿易值,并將中國的制造業(yè)按照ISIC Revision3二位碼水平分為16個行業(yè),經過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得出各國經濟發(fā)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出口貿易、國際分工水平及雙邊貿易成本是我國制造業(yè)進口貿易增長的關鍵影響因素。第5章運用1995-2010年間中國制造業(yè)各個行業(yè)的面板數據實證分析了進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其中經濟增長的衡量變量是中國制造業(yè)各個行業(yè)的產出水平和工人工資水平,得出進口貿易可以促進我國制造業(yè)各行業(yè)的產出水平和工人工資水平的快速增長,而我國的經濟增長也能顯著促進相關行業(yè)的進出口水平。第6章對中國制造業(yè)進口貿易產生的溢出效應進行實證分析。研究對象是占中國進口貿易份額較大的13個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和13個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RD數據和行業(yè)貿易數據,對中國制造業(yè)各行業(yè)的全要素生產率采用了DEA法進行測算,并將TFP分解為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變化,同時文章的計量模型借鑒了CH(1997)和Schiff和Wang(2002)計量方法并對影響我國的各行業(yè)國外RD水平分為兩種,即North-foreign RD和South-foreign RD。得出通過國際貿易,除了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RD資本顯著地促進了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以及技術進步以外,發(fā)展中國家的RD資本也顯著地促進了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以及技術進步,但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和發(fā)展中國家的RD資本都阻礙了我國技術效率的提高。第7章對中國制造業(yè)進口貿易產生的競爭效應進行實證分析。利用擴展的C-D生產函數得出研究進口競爭效應的計量方程,通過面板數據實證分析得出中國制造業(yè)的進口競爭對各行業(yè)的生產率水平均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第8章主要是對進口貿易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提出政策建議。通過分析得出我國應進一步發(fā)展一般貿易進口;優(yōu)化商品進口結構;優(yōu)化加工貿易結構,提高國際分工競爭力;進一步降低雙邊貿易成本;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費需求;促進出口貿易的發(fā)展;加大RD投入,提高進口的技術溢出效應;充分利用進口貿易的競爭效應。
【學位授予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424;F752.61
【圖文】:
圖 3.1 中國進口額占世界進口比重(%)3.1.2 進口貿易依存度的變化 貿易依存度又稱外貿系數,是指一個國家對貿易的依賴程度,是判斷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程度的重要指標。一般用對外貿易額進出口總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來表示。該比重的變化意味著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所處地位的變化。外貿依存度分為出口依存度和進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出口總額/國民生產總值;進口依存度=進口總額/國民生產總值。本章節(jié)主要分析進口依存度,由表 3.3,可以看出,1995-2012 年間,我國的平均進口依存度為 21.78%,并且 2001 年以后我國的進口依存度都在 20%以上。由表 3.3 的中國和美國的進口依存度比較中,可以得出雖然中國貨物進口額一直低于美國貨物進口額,但是中國的進口依存度卻一直高于美國的進口依存度。其中,1995-1997 年中國的進口依存度一直下降,1997 年為 14.95%,但仍于美國的進口依存度值最高值持平,中國的進口依存度由 1998 年的最低值 13.76%,增長到 2005 年的最高值 29.54%,并且 2002 年以后的進口依存度都在 20%以上。而美國的進口依存度由 1995 年的最低值 10.13%僅逐步增長到 2012 年的 14.89%,
1999 1657.18 735.86 670.41 44.42000 2250.97 925.59 1000.8 41.122001 2436.13 939.82 1134.7 38.582002 2952.03 1222.16 1291.22 41.42003 4128.36 1629.35 1877 39.472004 5614.23 2217.4 2482.27 39.52005 6601.18 2740.3 2797.2 41.512006 7916.13 3215 3331.8 40.612007 9558.18 3683.9 4286.5 38.542008 11330.86 3784 5726.8 33.42009 10055.55 3223.4 5338.7 32.062010 13948.29 4174.3 7679.8 29.932011 17434.58 4698 10074.6 26.952012 18178.26 4811.69 10218.19 26.46由圖 3.2,1995-2012 年間,大多數年份加工貿易進口增速低于全部進口貿易增速以及一般貿易進口增速,即加工貿易進口平均增速為 14.31%(低于貨物進口貿易 17.39%的年均增速),而一般貿易進口平均增速為 21.45%。2011 年,進口貿易增速為 24.9%,加工貿易進口增速為 12.5%,一般貿易進口增速為 31%。
本文編號:2728373
【學位授予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424;F752.61
【圖文】:
圖 3.1 中國進口額占世界進口比重(%)3.1.2 進口貿易依存度的變化 貿易依存度又稱外貿系數,是指一個國家對貿易的依賴程度,是判斷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程度的重要指標。一般用對外貿易額進出口總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來表示。該比重的變化意味著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所處地位的變化。外貿依存度分為出口依存度和進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出口總額/國民生產總值;進口依存度=進口總額/國民生產總值。本章節(jié)主要分析進口依存度,由表 3.3,可以看出,1995-2012 年間,我國的平均進口依存度為 21.78%,并且 2001 年以后我國的進口依存度都在 20%以上。由表 3.3 的中國和美國的進口依存度比較中,可以得出雖然中國貨物進口額一直低于美國貨物進口額,但是中國的進口依存度卻一直高于美國的進口依存度。其中,1995-1997 年中國的進口依存度一直下降,1997 年為 14.95%,但仍于美國的進口依存度值最高值持平,中國的進口依存度由 1998 年的最低值 13.76%,增長到 2005 年的最高值 29.54%,并且 2002 年以后的進口依存度都在 20%以上。而美國的進口依存度由 1995 年的最低值 10.13%僅逐步增長到 2012 年的 14.89%,
1999 1657.18 735.86 670.41 44.42000 2250.97 925.59 1000.8 41.122001 2436.13 939.82 1134.7 38.582002 2952.03 1222.16 1291.22 41.42003 4128.36 1629.35 1877 39.472004 5614.23 2217.4 2482.27 39.52005 6601.18 2740.3 2797.2 41.512006 7916.13 3215 3331.8 40.612007 9558.18 3683.9 4286.5 38.542008 11330.86 3784 5726.8 33.42009 10055.55 3223.4 5338.7 32.062010 13948.29 4174.3 7679.8 29.932011 17434.58 4698 10074.6 26.952012 18178.26 4811.69 10218.19 26.46由圖 3.2,1995-2012 年間,大多數年份加工貿易進口增速低于全部進口貿易增速以及一般貿易進口增速,即加工貿易進口平均增速為 14.31%(低于貨物進口貿易 17.39%的年均增速),而一般貿易進口平均增速為 21.45%。2011 年,進口貿易增速為 24.9%,加工貿易進口增速為 12.5%,一般貿易進口增速為 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春頂;趙美英;;出口貿易是否提高了我國企業(yè)的生產率?——基于中國2007年制造業(yè)企業(yè)數據的檢驗[J];財經研究;2010年04期
2 季鑄;進口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動態(tài)分析[J];財貿經濟;2002年11期
3 蔣燕,胡日東;我國進口貿易與經濟增長的計量分析[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4 張海洋,劉海云;外資溢出效應與競爭效應對中國工業(yè)部門的影響[J];國際貿易問題;2004年03期
5 熊啟泉,楊十二;重新審視進口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基于中國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5年02期
6 杜江;;進口與經濟增長的因果關系實證分析——兼論“重新審視進口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J];國際貿易問題;2007年04期
7 吳丹;;東亞雙邊進口貿易流量與潛力:基于貿易引力模型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8年05期
8 李兵;;進口貿易結構與我國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8年06期
9 鄭有國;吳少波;;進口對阿根廷GDP的影響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0年03期
10 夏先良;追求最大限度充分就業(yè)——中國進口貿易宏觀分析與政策選擇[J];國際貿易;2002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葛小寒;進口貿易R&D溢出中人力資本的角色[D];浙江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283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ongshangguanlilunwen/2728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