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政策變動原因及影響研究——以承德露露為例
本文選題:股利支付率 + 企業(yè)價值; 參考:《財政監(jiān)督》2017年04期
【摘要】:文章以承德露露近8年的股利發(fā)放水平的變化為研究對象,運用股利支付率和每股股利的變化,將股利政策變化劃分為幾個階段:2010、2011年為高股利分紅極端,2012年為企業(yè)向低正常股利過度年,2013-2015年為低正常股利階段。通過托賓Q值以及其他財務指標發(fā)現(xiàn)承德露露降低股利支付率提高了企業(yè)價值,最后運用事件研究法和報表分析法對股利政策的變化從投資者和公司角度做出原因分析。本案例分析旨在為其他公司制定合適的股利政策提供參考與借鑒。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change of dividend payment level in Chengde Lulu in the past 8 yea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pplies the change of dividend payment rate and dividend per share. The change of dividend policy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stages: 2010, 2011 as the extreme dividend, 2012 as the excess year to the low normal dividend, and 2013-2015 as the low normal dividend. Through Tobin Q value and other financial indicators, it is found that Chengdelulu reduces the dividend payment rate to improve the enterprise value. Finally, the change of dividend policy i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vestors and companies by means of event research and report analysis. The purpose of this case study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companies to formulate appropriate dividend policy.
【作者單位】: 東北財經(jīng)大學會計學院;
【分類號】:F426.82;F406.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龍宏偉,董本信,王雁;試論股利政策的制定[J];林業(yè)財務與會計;2000年05期
2 劉莉,劉洪添;企業(yè)的股利政策[J];遼寧財稅;2000年08期
3 魏薇,姜偉;企業(yè)股利政策淺析[J];財會研究;2001年02期
4 盧佳友,任榮;關于股利政策的若干問題[J];廣西會計;2002年08期
5 石何園,劉曉農(nóng),于楚;從公司治理的角度看股利政策[J];經(jīng)濟師;2003年01期
6 劉英男 ,陳林;股利政策類型及選擇[J];稅務;2003年09期
7 趙廣林;論上市公司股東之間的股利政策沖突[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04年08期
8 王佩;論股利政策與投資者回報[J];市場周刊.財經(jīng)論壇;2004年11期
9 宋亮亮;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對股利政策的影響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5年19期
10 陳淑萍;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J];財會研究;200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小軍;王平心;;股利變動、經(jīng)營業(yè)績與信號假設[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2 董艷;李鳳;;管理層持股、股利政策與代理問題[A];經(jīng)濟學(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3 潘芳芳;;代理理論 過度投資、與股利首發(fā)——基于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2011)論文集[C];2011年
4 許慧;;股權結構、“隧道”行為與股利政策——基于大股東控制權利益實現(xiàn)方式的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張志花;金蓮花;;公司治理對股利政策的影響研究[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與戰(zhàn)略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6 詹姆斯·奧爾森;高展;白云霞;劉紫上;;盈余、盈余增長與價值[A];當代會計評論(第1卷第1期)[C];2008年
7 勞蘭s,
本文編號:20991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ongshangguanlilunwen/209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