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學的“近代”之爭與“近代化”視角論“近代手工業(yè)”的起點
本文選題:近代手工業(yè) + 近代化; 參考:《理論月刊》2017年06期
【摘要】:無論是對"近代史"的分期,還是對"近代工業(yè)""近代手工業(yè)"等概念,學界仍爭論不休。對于幅員遼闊的中國的僅次于農(nóng)業(yè)的手工業(yè)而言,撇開傳統(tǒng)的政治史和經(jīng)濟史分期,結(jié)合"近代"這個漸趨全球化的發(fā)展特征,專門從"近代工業(yè)"和"近代手工業(yè)"的內(nèi)涵及其差異來論述"近代手工業(yè)"的起點,以"近代化"過程中機制洋紗與傳統(tǒng)手工織布的開始結(jié)合為界標是較為合理的,這個起點應為19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英國機制洋紗的輸入。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and modern handicraft industry ,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starting point of " modern handicraft industry "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difference of " modern industry " and " modern handicraft industry " .
【作者單位】: 湘潭大學歷史系;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攻關項目(14ZDB047) 湖南省社科基金年度項目(16YBQ064) 湖南省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yǎng)對象項目
【分類號】:F42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山東省蒙陰棉紡織有限公司[J];紡織信息周刊;2005年34期
2 ;山東省蒙陰棉紡織有限公司[J];紡織信息周刊;2006年03期
3 ;山東省蒙陰棉紡織有限公司[J];紡織服裝周刊;2006年18期
4 ;山東省蒙陰棉紡織有限公司[J];紡織服裝周刊;2006年24期
5 ;棉紡織[J];紡織服裝周刊;2007年01期
6 本刊編輯部;;第二十一次《棉紡織技術》編委會在西安召開[J];棉紡織技術;2013年07期
7 肖正彪;十年磨一劍 奇跡手中現(xiàn)——記張家港市長江棉紡織服裝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曹興奇[J];中國紡織;2001年11期
8 ;世界主要棉紡織生產(chǎn)國競爭力分析[J];中國商辦工業(yè);2002年08期
9 ;山東省蒙陰棉紡織有限公司[J];紡織信息周刊;2002年35期
10 ;山東省蒙陰棉紡織有限公司[J];紡織信息周刊;2003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國家棉紡織產(chǎn)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測試中心[A];第三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屠恒賢;;黃道婆對江南棉紡織發(fā)展的貢獻[A];2006年上海市科學技術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王明所;范開慶;;近代上海市郊傳統(tǒng)織布業(yè)的變遷——以南匯棉紡織土布業(yè)為例[A];近代中國(第十四輯)[C];2004年
4 陳敬全;;論黃道婆棉紡織技術史研究的轉(zhuǎn)向及意義[A];2006年上海市科學技術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高軼鵬;平棉紡織逆勢而上謀發(fā)展[N];平頂山日報;2013年
2 通訊員 劉偉 記者 趙廣平;廣東20萬錠高端棉紡織項目落戶伽師[N];新疆日報(漢);2010年
3 記者 馬杰;20萬錠高端棉紡織項目落戶伽師[N];中國紡織報;2010年
4 記者 殷雪靜;兵團書寫棉紡織基地建設新篇章[N];兵團日報(漢);2009年
5 記者 馬杰;新疆棉紡織產(chǎn)品成本降低10%[N];中國紡織報;2014年
6 本報記者 紀軍 實習記者 王彬;立天集團在溫宿投資建設棉紡織加工項目[N];阿克蘇日報;2010年
7 別翠清 李文超;夏津通過棉紡織名城復批[N];德州日報;2010年
8 記者 張良;廣西取得彩棉紡織的技術突破[N];中國紡織報;2001年
9 記者 胡曉玉;國際棉花棉紡織高層論壇濟南舉行[N];中國紡織報;2008年
10 劉元科;蒙陰棉紡織公司再領風騷[N];中國紡織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宋鑫秀;元代植棉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6年
2 楊麗;近代中原地區(qū)手工棉紡織工具與技術考察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288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ongshangguanlilunwen/1828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