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詐騙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金融詐騙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當前由于我國正處于經(jīng)濟的轉(zhuǎn)型時期,金融體制還不夠完善,金融管理的法律又相對滯后,導致了大量監(jiān)管失靈的現(xiàn)象發(fā)生,這將會產(chǎn)生巨大的金融風險,影響到金融運行的安全與穩(wěn)定。而在產(chǎn)生金融風險的各種因素中,金融詐騙犯罪又日益成為金融犯罪的重要形式之一,給我國金融安全與經(jīng)濟的穩(wěn)定帶來了巨大的危害。因此,為了維護經(jīng)濟與社會的發(fā)展必須要打擊和防范金融詐騙犯罪。但是目前我國的刑法界與司法實務部門對金融詐騙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認識仍存在較大分歧,這影響到了金融詐騙犯罪的認定與處理,削弱了懲治此類犯罪的效果。在此背景下筆者從理論與實踐的雙重角度出發(fā),對非法占有目的進行深入地探討。本文共從以下四部分展開論述。本文的第一章主要對非法占有目的的涵義進行了界定。筆者首先梳理了有關非法占有目的概念的各種觀點,在此基礎上從排除的意思和利用的意思兩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并界定其涵義;其次,結(jié)合金融詐騙犯罪的具體特點,對其中排除的程度與利用的范圍作了明確;最后,對占有的主體與對象中的爭議性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本文的第二章主要對非法占有目的在金融詐騙犯罪中的地位進行了探究。筆者首先梳理了學界有關的論述,并從條文之間的關系、立法技術、司法實踐三個角度論證了非法占有目的是所有金融詐騙犯罪的必要構成要件要素;其次,從目的犯的角度對非法占有目的與金融詐騙犯罪故意的關系進行論述;再次,引入了德國刑法理論的觀點,剖析了非法占有目的與金融詐騙犯罪客觀行為的關系;最后,從犯罪構成、立法的理念、罪名適用與犯罪預防四個角度對其功能進行了評價。本文的第三章筆者首先分析了刑事推定對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意義,并從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三個方面對其理論根據(jù)進行了論證;其次,結(jié)合司法實踐與法律法規(guī)的有關規(guī)定,分析了當前運用中的現(xiàn)狀與缺陷。本文的第四章筆者首先結(jié)合刑事推定的一般理論,提出了運用刑事推定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基本準則;其次,根據(jù)刑法的一般理論,對具體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路徑展開了分析;最后,按照個罪行為模式的不同,將金融詐騙犯罪分為“承兌型”與“借貸型”兩大類,并且闡述了各自推定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金融詐騙犯罪 非法占有目的 刑事推定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4.3
【目錄】: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導言8-13
- 一、選題的背景及研究意義8-9
- 二、研究的現(xiàn)狀及文獻綜述9-11
- 三、研究的思路及論文結(jié)構11-13
- 第一章 金融詐騙犯罪“非法占有目的”之內(nèi)涵把握13-19
- 第一節(jié)“非法占有目的”概念的各種觀點梳理13-14
- 第二節(jié)“非法占有目的”的具體含義分析14-16
- 一、排除的意思14
- 二、利用的意思14-16
- 第三節(jié) 金融詐騙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具體含義分析16-17
- 第四節(jié) 金融詐騙犯罪中“非法占有”的主體與對象17-19
- 一、占有的主體17
- 二、占有的對象17-19
- 第二章 非法占有目的在金融詐騙犯罪中之地位探究19-25
- 第一節(jié) 非法占有目的在金融詐騙犯罪中的構成要素地位分析19-21
- 一、非法占有目的構成要素地位的學界論爭19-20
- 二、非法占有目的構成要素地位的論證20-21
- 第二節(jié) 非法占有目的與金融詐騙犯罪故意的關系21-23
- 一、非法占有目的:獨立于犯罪故意內(nèi)容之外的特殊目的21-22
- 二、非法占有目的:主觀的超過的構成要件要素22-23
- 第三節(jié) 非法占有目的與金融詐騙犯罪行為的關系23-24
- 第四節(jié) 非法占有目的構成要素地位的功能評價24-25
- 第三章 金融詐騙犯罪“非法占有目的”之司法認定25-32
- 第一節(jié) 刑事推定對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意義25
- 第二節(jié) 運用刑事推定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論根據(jù)25-28
- 一、運用刑事推定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可行性25-26
- 二、運用刑事推定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必要性26-27
- 三、運用刑事推定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合理性27-28
- 第三節(jié) 運用刑事推定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現(xiàn)狀及缺陷分析28-32
- 第四章“非法占有目的”刑事推定規(guī)則之體系構建32-43
- 第一節(jié) 金融詐騙犯罪“非法占有目的”刑事推定的準則構建32-35
- 一、刑事推定必須確保所選取的基礎事實具有真實、可靠性32-33
- 二、刑事推定中基礎事實必須與待定事實具有常態(tài)聯(lián)系33-34
- 三、刑事推定中必須允許反證,,堅持反證否定推定的原則34-35
- 第二節(jié) 具體推定“非法占有目的”時的路徑分析35-39
- 一、遵循犯罪既遂理論,摒棄事后故意的觀念35-36
- 二、堅持主客觀相一致原則,建立雙層評價體系,避免客觀歸罪36-37
- 三、以事后的推定為補充,建立起著眼于預防的認定體系37-38
- 四、把握非法占有目的的產(chǎn)生時間,注意被害人權益的保護38-39
- 第三節(jié) 不同類型金融詐騙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具體刑事推定39-43
- 一、金融詐騙犯罪的基本分類39-40
- 二、兩類金融詐騙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具體刑事推定40-43
- 結(jié)語43-44
- 參考文獻44-47
- 后記47-4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增寶;對“非法占有目的的產(chǎn)生時間”的初步探索[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2 陳增寶;;“非法占有目的的產(chǎn)生時間”之研究[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4年02期
3 吳貴森;;非法占有目的內(nèi)涵之辨析[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4 蔡晚拴;;試對搶劫罪中“非法占有”問題的理解和認定[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16期
5 高樺;;詐騙類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實務認定[J];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刊);2008年10期
6 金劍;;如何認定刑法上非法占有的故意[J];法制與社會;2012年12期
7 練小勃;我國刑法中非法占有目的之反思[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8 羅勇;秦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論析[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陳增寶;淺論刑法中“非法占有目的的產(chǎn)生時間”[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6期
10 吳學斌,俞娟;論我國刑法中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J];當代法學;2005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云勇;論非法占有目的及其證明[D];山東大學;2008年
2 劉麗梅;論刑法上的非法占有目的[D];山東大學;2010年
3 雷秀華;非法占有目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4 鐘鳴;論我國刑法中的“非法占有目的”[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5 王凱;刑法中的“非法占有為目的”若干問題探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6 戴軍;論刑法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及立法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7 馮舉;盜用財物若干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8 王慶;論集資詐騙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認定[D];蘇州大學;2015年
9 白鴿;集資詐騙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D];山西大學;2015年
10 張光愛;論合同詐騙罪非法占有目的之認定[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金融詐騙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26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472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