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詐勒索罪中的邏輯“悖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20 23:04
訴諸合法手段的敲詐勒索罪蘊含著一種邏輯"悖論":合法手段行為加合法的索財卻被評價為犯罪(即所謂"白+白=黑"現(xiàn)象)。司法實踐中涉及敲詐勒索罪的行為類型可分為訴諸非法手段(類型一)、訴諸合法手段(類型二)兩種,后者與"苛刻交易"(類型三)具有同構(gòu)性,但可罰性評價又截然不同,導致"悖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可能的三種解決方案中,有條件維持類型二可罰的方案較妥當。就合法行為之通告何以成為"惡害通告"這一通說中的"盲點"問題來說,類型二中恐嚇行為的不法性并非來源于權(quán)利濫用與義務(wù)違反。對索財行為而言,"權(quán)利基礎(chǔ)"是否存在對其合法性沒有影響?紤]到敲詐者在某種意義上提升而非減損了他人意志自由,該悖論也體現(xiàn)在法益方面。本體論的意志自由理解與功利主義的法益理解(諾齊克公式與科斯理論)均值得商榷,德國"雅哥布斯方案"中存在硬式父權(quán)主義弊端,英美學者從"敲詐的可重復(fù)性"中導出"剝削關(guān)系"的思路則存在反證可能;趯Χ叩膿P棄,在與我國現(xiàn)行刑法相結(jié)合的具體解決方案中,類型二只有通過實施"多次敲詐勒索"方能形成"強剝削關(guān)系",從而侵犯意志自由法益。由此,"悖論"在解釋論與立法論二層面得到消解。
【文章來源】:中國刑事法雜志.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法律權(quán)利的性質(zhì):它與道德權(quán)利必然相關(guān)嗎?[J]. 陳景輝. 浙江社會科學. 2018(10)
[2]論禁止權(quán)利濫用原則的法律適用[J]. 彭誠信. 中國法學. 2018(03)
[3]法益理論的檢討性反思——以敲詐勒索罪中的權(quán)利行使為切入[J]. 羅翔.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8(02)
[4]過度維權(quán)的罪與罰——兼評李海峰天價索賠今麥郎獲刑案[J]. 簡愛. 法學. 2017(02)
[5]過度維權(quán)行為構(gòu)成敲詐勒索罪的司法認定[J]. 李會彬,戴罡. 河北法學. 2016(09)
[6]多次違法行為犯罪化的立法研究[J]. 葉萍,張志勛.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3)
[7]“狗肉風波”的倫理沖突與法治解決[J]. 鞏固. 法學評論. 2015(06)
[8]刑事訴訟中的“軟法”現(xiàn)象及解讀[J]. 施鵬鵬,周婧. 社會科學研究. 2013(04)
[9]弗洛姆論逃避自由:心理學視角[J]. 杜麗燕,尚新建. 求是學刊. 2012(01)
[10]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法律化[J]. 蔣建湘. 中國法學. 2010(05)
本文編號:3635989
【文章來源】:中國刑事法雜志.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法律權(quán)利的性質(zhì):它與道德權(quán)利必然相關(guān)嗎?[J]. 陳景輝. 浙江社會科學. 2018(10)
[2]論禁止權(quán)利濫用原則的法律適用[J]. 彭誠信. 中國法學. 2018(03)
[3]法益理論的檢討性反思——以敲詐勒索罪中的權(quán)利行使為切入[J]. 羅翔.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8(02)
[4]過度維權(quán)的罪與罰——兼評李海峰天價索賠今麥郎獲刑案[J]. 簡愛. 法學. 2017(02)
[5]過度維權(quán)行為構(gòu)成敲詐勒索罪的司法認定[J]. 李會彬,戴罡. 河北法學. 2016(09)
[6]多次違法行為犯罪化的立法研究[J]. 葉萍,張志勛.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3)
[7]“狗肉風波”的倫理沖突與法治解決[J]. 鞏固. 法學評論. 2015(06)
[8]刑事訴訟中的“軟法”現(xiàn)象及解讀[J]. 施鵬鵬,周婧. 社會科學研究. 2013(04)
[9]弗洛姆論逃避自由:心理學視角[J]. 杜麗燕,尚新建. 求是學刊. 2012(01)
[10]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法律化[J]. 蔣建湘. 中國法學. 2010(05)
本文編號:36359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363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