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冒用型”信用卡詐騙罪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0 02:08

  本文關鍵詞:“冒用型”信用卡詐騙罪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人們追求更高的生活節(jié)奏,更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這無疑將帶動科學技術的長足進步,科技的進步也會為各個領域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信用卡就在此時應運而生,在世界范圍內(nèi)得到普遍歡迎,并迅速帶動了新的市場需求。新事物總是伴隨著矛盾而產(chǎn)生的,信用卡也不例外。利用信用卡實施的各種新型犯罪也隨之產(chǎn)生,各國相應的法律也隨之出臺。本文主要根據(jù)我國相應的法律條文以及一些專家學者的觀點看法,加上筆者自己的理解,對信用卡犯罪中的“冒用型”信用卡詐騙罪進行分析。本文主要分為三個章節(jié):第一部分,主要從整體上對“冒用型”信用卡詐騙罪進行分析。首先,“冒用”包括冒充他人身份和使用他人信用卡兩部分。冒充身份的方式,即提供身份證明或密碼確認;使用則都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多數(shù)學者認為,“冒用他人信用卡”中的“信用卡”,不包括偽造、作廢以及以虛假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但以現(xiàn)有論據(jù)不足以證明這一點,筆者更贊同包括此類在內(nèi)的說法;其次,信用卡的概念當然也是此類犯罪研究的重點,金融界和刑法學界對此有不同的認識。存折作為我國較為常用的存取款憑證,雖然表面與信用卡有區(qū)別,但本質(zhì)內(nèi)容無異。信用卡信息資料作為網(wǎng)絡領域信用卡詐騙的“鑰匙”,對于獲取并使用的行為,當然構(gòu)成信用卡詐騙罪;最后,信用卡詐騙罪作為詐騙罪的特殊形式,其中的“詐騙”二字具有詐騙罪的性質(zhì),本文從由三方當事人組成的詐騙理論予以論證。第二部分,“冒用型”信用卡的行為方式有很多,爭議最多的是拾得信用卡并使用、盜竊信用卡并使用以及借用信用卡并使用的情形。對于在ATM機上使用信用卡的行為,爭議的焦點在成立盜竊罪還是信用卡詐騙罪。而問題的根源在于“機器能否被騙”以及盜竊罪的對象。刑法第287條的規(guī)定,無疑對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取得信用卡在ATM機上使用的,依據(jù)刑法第287條,構(gòu)成利用計算機的信用卡詐騙罪;對自然人使用的,依據(jù)刑法第196條,構(gòu)成普通的信用卡詐騙罪。借用信用卡并使用的情形中:借卡人惡意透支的行為,借卡人不具備主體資格和形式要件,從而不構(gòu)成惡意透支。但其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為,構(gòu)成“冒用型”信用卡詐騙罪;持卡人不具有主觀惡性,不構(gòu)成犯罪。但其可能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盜竊信用卡并使用同樣存在定罪上的爭議。本屬于冒用他人信用卡行為,由刑法第196條第3款的擬制規(guī)定為盜竊罪。學者們也針對該條款給出了自己的觀點。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行為,是有兩個行為組成的。刑法不評價單純盜竊信用卡的行為,則應重點評價其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為。法律擬制為盜竊罪也導致了對眾多法學理論的破壞。因此,筆者認為,盜竊信用卡并使用應構(gòu)成信用卡詐騙罪。第三部分,現(xiàn)實中,常會有主張自己犯罪中止或未遂的情形。對于“冒用型”信用卡詐騙罪,無論是消費支付,還是轉(zhuǎn)賬取款,行為人獲得犯罪利益時就達到了犯罪既遂的標準。對于共同犯罪問題,本文以現(xiàn)實案例為基礎,分析了盜竊信用卡并使用以及借用信用卡并使用中的共犯問題。
【關鍵詞】:冒用他人信用卡 信用卡 ATM機 盜竊信用卡 既遂標準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4.3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一、“冒用型”信用卡詐騙罪概述12-20
  • (一)“冒用”的解釋12-13
  • 1.“冒用”的基本內(nèi)涵12-13
  • 2.“冒用”的對象13
  • (二)信用卡的概念13-16
  • 1.一般形式14
  • 2.特殊形式14-16
  • (三)“詐騙”的理解16-20
  • 二、“冒用型”信用卡詐騙罪的行為方式20-32
  • (一)拾得信用卡并使用20-25
  • 1.取得信用卡的定性20-21
  • 2.不構(gòu)成侵占罪21-22
  • 3.不構(gòu)成盜竊罪22-23
  • 4.成立信用卡詐騙罪23-25
  • (二)借用信用卡行為的定性25-26
  • 1.借卡人惡意透支行為的認定25-26
  • 2.持卡人行為的定性26
  • (三)盜竊信用卡并使用26-32
  • 1.盜竊的對象27-28
  • 2.對刑法第196條第3款的質(zhì)疑28-32
  • 三、“冒用型”信用卡詐騙罪的特殊形態(tài)32-36
  • (一)既遂標準32-33
  • (二)共同犯罪33-36
  • 結(jié)語36-38
  • 參考文獻38-40
  • 致謝40-4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世峰;論信用卡詐騙罪[J];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2 潘玉臣;論信用卡詐騙罪與防范構(gòu)想[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3 潘玉臣;論信用卡詐騙罪與防范構(gòu)想[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1年03期

4 梁衛(wèi);認定信用卡詐騙罪應當注意的四個問題[J];行政與法(吉林省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5 皮勇;麥勇浩;;論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的信用卡詐騙罪[J];法學家;2002年03期

6 張杰,陳杰波;單位應成為信用卡詐騙罪的主體[J];人民檢察;2004年05期

7 李廣玉,王穎;信用卡詐騙罪認定的若干問題[J];公安研究;2005年06期

8 肖乾利;;信用卡詐騙罪探析[J];法學雜志;2006年03期

9 王金玲;;論信用卡詐騙罪[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07年04期

10 張凱;;信用卡詐騙罪認定中的理論爭議問題研究[J];貴州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利;;信用卡詐騙罪的認定及立法完善[A];貴州省2004年刑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法院 葛立剛;本案應定信用卡詐騙罪[N];人民法院報;2013年

2 趙陽;用撿來信用卡取錢屬信用卡詐騙罪[N];法制日報;2008年

3 趙陽邋袁定波;定性信用卡詐騙罪符合司法實踐[N];法制日報;2008年

4 隋笑飛;撿信用卡取錢該當何罪?信用卡詐騙罪![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5 李大槐;信用卡詐騙罪應進行立法整合[N];天津政法報;2008年

6 福建省建甌市人民檢察院 李詩燦 黃娟 滕華;未及時還款,當心構(gòu)成信用卡詐騙罪[N];檢察日報;2010年

7 重慶市酉陽縣檢察院檢察長 李大槐;信用卡詐騙罪應進行立法整合[N];檢察日報;2008年

8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 王伯文 熊學慶;把握信用卡詐騙罪應以客觀要件為重點[N];人民法院報;2009年

9 安徽省桐城市人民法院 何宏發(fā) 張仙國;本案被告人用卡透支 不構(gòu)成信用卡詐騙罪[N];人民法院報;2011年

10 胡亮亮;信用卡詐騙罪中詐騙數(shù)額認定是否包含利息[N];江蘇經(jīng)濟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睿;信用卡犯罪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文磊;信用卡詐騙罪若干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呂明;論信用卡詐騙罪的立法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3 鄧煥蕾;淺議信用卡詐騙罪[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4 朱偉琳;信用卡詐騙罪及其防治對策[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4年

5 郭巍;信用卡詐騙罪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6 張愷;信用卡詐騙罪探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7 王鵬祥;信用卡詐騙罪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8 桂芳;論信用卡詐騙罪[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9 周文麗;信用卡詐騙罪若干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4年

10 顏葉;信用卡詐騙罪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冒用型”信用卡詐騙罪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378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35378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17e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