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環(huán)境罪的犯罪類型及主觀方面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2-02 19:11
抽絲剝繭地分析某一罪名的四個構成要件,首先必須有一個明確的法益理論去揭示其保護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在《刑法修正案(八)》對于第三百三十八條進行修改后的基礎上,我們應當采取以人類為中心的環(huán)境法益理論,并且在該理論的指導下,環(huán)境污染罪的行為構成只可以是結果犯和實害犯,其主觀上只可能是故意,而絕非是過失說或者是混合罪過說。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刑法修正案(八)》第三百三十八條的規(guī)定與之后的司法解釋相協(xié)調,形成一個較為妥善的解釋。
【文章來源】:決策探索(下). 2020,(07)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結果犯的犯罪類型認定
二、主觀方面為故意的分析
(一)過失說與混合說
(二)故意說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污染環(huán)境罪的爭議問題[J]. 張明楷. 法學評論. 2018(02)
[2]模糊罪過說之提倡——以污染環(huán)境罪為切入點[J]. 陳洪兵.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7(06)
[3]污染環(huán)境罪:結果犯還是行為犯——以2015年1322份“污染環(huán)境罪”一審判決書為參照[J]. 嚴厚福.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4)
[4]污染環(huán)境罪的罪過形式研究——兼論罪過形式的判斷基準及區(qū)分故意與過失的例外[J]. 蘇永生. 法商研究. 2016(02)
[5]污染環(huán)境罪主客觀要件問題研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為視角[J]. 汪維才. 法學雜志. 2011(08)
本文編號:3529024
【文章來源】:決策探索(下). 2020,(07)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結果犯的犯罪類型認定
二、主觀方面為故意的分析
(一)過失說與混合說
(二)故意說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污染環(huán)境罪的爭議問題[J]. 張明楷. 法學評論. 2018(02)
[2]模糊罪過說之提倡——以污染環(huán)境罪為切入點[J]. 陳洪兵.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7(06)
[3]污染環(huán)境罪:結果犯還是行為犯——以2015年1322份“污染環(huán)境罪”一審判決書為參照[J]. 嚴厚福.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4)
[4]污染環(huán)境罪的罪過形式研究——兼論罪過形式的判斷基準及區(qū)分故意與過失的例外[J]. 蘇永生. 法商研究. 2016(02)
[5]污染環(huán)境罪主客觀要件問題研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為視角[J]. 汪維才. 法學雜志. 2011(08)
本文編號:35290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3529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