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預(yù)防性反恐刑事立法研究
【學位單位】:新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D924.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世杰;;論恐怖主義犯罪的經(jīng)濟原因及其規(guī)制[J];唐山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張茜;;論我國恐怖主義犯罪的普遍管轄原則[J];法制博覽;2018年02期
3 桂天鵬;;國際恐怖主義犯罪及其防治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8年10期
4 劉曉山;門甜;;恐怖主義犯罪對民航領(lǐng)域的滲透及其防控[J];鐵道警察學院學報;2018年03期
5 張家銘;;美國恐怖主義犯罪規(guī)制探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8年07期
6 白海娟;屈耀倫;;新疆恐怖主義犯罪的特點和新動向[J];南都學壇;2016年06期
7 孫曉娟;;新形勢下公安機關(guān)打擊恐怖主義犯罪的策略[J];遼寧警察學院學報;2017年03期
8 王奇;田一鳴;;獨狼恐怖主義犯罪及其刑法規(guī)制問題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4期
9 樊明金;王高迪;;我國防治國際恐怖主義犯罪立法研究[J];鐵道警察學院學報;2017年01期
10 王志祥;劉婷;;網(wǎng)絡(luò)恐怖主義犯罪及其法律規(guī)制[J];社會科學文摘;2017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娜;劉姿媛;;網(wǎng)絡(luò)恐怖主義犯罪的刑事立法應(yīng)對[A];犯罪學論壇(第二卷·上)[C];2015年
2 郭立新;郭莉;;恐怖主義犯罪的界定及行為樣態(tài)[A];中國犯罪學學會年會論文集(2014年)[C];2014年
3 韓軼;田剛;;信息時代背景下中國恐怖主義犯罪的新趨勢和應(yīng)對思路——以近20年中國126起恐怖襲擊活動的數(shù)據(jù)分析為視角[A];中國犯罪學學會年會論文集(2014年)[C];2014年
4 張保平;;關(guān)于恐怖主義犯罪研究的幾個問題[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會議——暨第十一屆學術(shù)研討會會議論文[C];2002年
5 張旭;;恐怖主義犯罪的懲治與防范——現(xiàn)狀、問題與應(yīng)對[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會議——暨第十一屆學術(shù)研討會會議論文[C];2002年
6 康均心;王均平;;恐怖主義犯罪的文化解讀[A];犯罪學論叢(第二卷)[C];2004年
7 董士曇;;關(guān)于防范恐怖主義犯罪的冷思考[A];中國犯罪學學會年會論文集(2014年)[C];2014年
8 韓旭;;國際恐怖主義犯罪的特點、成因及防控對策[A];犯罪學論叢(第二卷)[C];2004年
9 裴向云;王芳;;國際恐怖主義犯罪及其控制對策[A];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3輯)[C];2006年
10 王志亮;;漫談恐怖主義犯罪[A];“嚴打”政策法律問題研究[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秉志王秀梅;恐怖主義犯罪及其懲治對策[N];法制日報;2003年
2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劉華;法眼聚焦恐怖主義犯罪[N];社會科學報;2002年
3 穆吐;運用法律手段防范與懲治恐怖主義犯罪[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4 記者 王斗斗 見習記者 徐偉;恐怖主義犯罪應(yīng)視為可引渡罪行[N];法制日報;2006年
5 趙穎 孟昭武;關(guān)于恐怖主義犯罪的司法認定及防范[N];人民公安報;2005年
6 馬寧 宋大鵬 中國刑警學院偵查系;依托社區(qū)警務(wù)構(gòu)建“全民反恐”網(wǎng)絡(luò)[N];人民公安報;2014年
7 周少青;極右翼殺手與恐怖主義犯罪的宗教身份偏見[N];中國民族報;2016年
8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 黃德明 魏怡然;懲治恐怖主義犯罪的利劍:反對劫持人質(zhì)國際公約[N];人民法院報;2006年
9 長春理工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劉宇;從“恐怖主義犯罪”特點看《國家安全法》實施常態(tài)化[N];吉林日報;2018年
10 記者 王曉雁;《2017年新型網(wǎng)絡(luò)犯罪研究報告》發(fā)布[N];法制日報;201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家銘;美國恐怖主義犯罪立法發(fā)展及借鑒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2 阮傳勝;恐怖主義犯罪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3 王青;核恐怖主義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王贊;懲治恐怖主義犯罪立法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5 倪春樂;恐怖主義犯罪特別訴訟程序比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希娜·庫爾曼別克;我國恐怖主義犯罪刑事立法反思[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8年
2 蔣少可;網(wǎng)絡(luò)恐怖主義犯罪的概念界定[D];鄭州大學;2018年
3 加依達爾·阿合扎巴依;我國預(yù)防性反恐刑事立法研究[D];新疆大學;2018年
4 李瑩瑩;國際反恐怖主義犯罪合作研究[D];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2018年
5 朱蔚;我國刑法新型恐怖主義犯罪立法研究[D];南京大學;2017年
6 劉云鵬;公安機關(guān)預(yù)防和打擊恐怖主義犯罪及其治理體系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7 張秋韻;新疆恐怖主義犯罪趨勢研究[D];新疆大學;2017年
8 詹華;論我國懲治恐怖主義犯罪立法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學;2015年
9 梁怡;海上恐怖主義犯罪管轄權(quán)沖突問題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6年
10 王子愉;探析防治恐怖主義犯罪的國際立法及實踐[D];外交學院;2016年
本文編號:28092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809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