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組織考試作弊罪的理解與法律適用

發(fā)布時間:2021-06-09 17:23
  近年來,高考、研究生入學考試等國家考試中,屢屢曝出組織考試作弊事件,嚴重擾亂了社會管理秩序,破壞了社會的穩(wěn)定和誠信體系。但由于收益的暴利性,組織考試作弊的行為呈現(xiàn)出愈演愈烈的趨勢。然而,現(xiàn)有的刑法罪名體系無法完全覆蓋考試作弊行為,面對日益嚴峻的組織考試作弊犯罪,刑法表現(xiàn)出鞭長莫及。在這種背景下,2015年8月29日《刑法修正案(九)》增設了組織考試作弊罪,首次對組織考試作弊犯罪行為進行專門性規(guī)定,初步解決了規(guī)制組織考試作弊犯罪行為"有法可依"的問題。但作為新罪名,在司法實踐中面臨很多問題。1、考試范圍規(guī)定不明確,根據(jù)《刑法修正案(九)》第25條規(guī)定,有關組織考試作弊罪規(guī)制的考試范圍,規(guī)定為"在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考試",但針對"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考試"的范圍并未進行詳細說明,導致沒有專門的法律依據(jù)的大學四六級考試、地方組織的公務員考試等,是否歸入本罪所調(diào)整的考試范圍,存在較大爭議;2、既遂標準界定不明確,本罪雖然是行為犯,但對行為犯的既遂標準,只要求組織者實施組織行為,還是同時要求被組織者也開始實施了作弊行為,尚未作出明確界定;3、"情節(jié)嚴重"情形的考量標準不明確,本罪犯罪情節(jié)較多,主要包括行為人謀取的利益、涉及的考生人數(shù)、考試秩序的擾亂程度、造成的社會影響大小等等,但如何綜合考慮上述情節(jié),準確判斷嚴重程度,尚無具體的標準。針對上述問題,筆者以Y市吳某、王某、曲某等人以牟取私利為目的在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中組織考試作弊的案例為腳本,提出司法實踐中如何應對上述問題的三種對策。首先,提出如何對考試范圍即"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考試"的范圍進行界定;其次,提出從本罪保護的法益出發(fā),如何準確界定本罪既遂標準;最后,提出如何綜合考慮本罪涉及的犯罪情節(jié),準確判斷"情節(jié)嚴重"情形。
【學位授予單位】:延邊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D924.3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研究內(nèi)容及方法
        1.2.1 研究范圍
        1.2.2 擬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組織考試作弊犯罪概述
    2.1 組織考試作弊罪的界定
    2.2 組織考試作弊罪的立法沿革
        2.2.1 組織考試作弊罪立法的社會背景
        2.2.2 組織考試作弊罪立法的制度背景
    2.3 組織考試作弊罪的立法意義
第三章 組織考試作弊的立法及司法現(xiàn)狀
    3.1 Y市吳某等人組織考試作弊判例及爭議焦點
        3.1.1 案件事實
        3.1.2 判決
        3.1.3 爭議焦點
            3.1.3.1 考試范圍問題
            3.1.3.2 既遂標準問題
            3.1.3.3 犯罪情節(jié)問題
    3.2 立法現(xiàn)狀
        3.2.1 犯罪客體
        3.2.2 犯罪客觀方面
        3.2.3 犯罪主體
        3.2.4 犯罪主觀方面
    3.3 司法現(xiàn)狀
        3.3.1 "考試作弊"行為的司法認定
        3.3.2 組織考試作弊犯罪中"組織性"的司法認定
        3.3.3 未完成形態(tài)的司法認定
            3.3.3.1 組織考試作弊罪預備形態(tài)
            3.3.3.2 組織考試作弊罪中止形態(tài)
            3.3.3.3 組織考試作弊罪未遂形態(tài)
    3.4 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3.4.1 考試范圍的理解不同
        3.4.2 既遂標準的界定模糊
        3.4.3 "情節(jié)嚴重"考量標準不明確
第四章 組織考試作弊罪的司法對策
    4.1 "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考試"中"法律"應作狹義解釋
    4.2 實施組織并作弊行為作為既遂標準
    4.3 組織規(guī)模及社會危害程度作為考量"情節(jié)嚴重"的標準
結(jié)語
致謝
參考文獻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牛福增;領導團體作弊:表現(xiàn)、成因及綜合治理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1999年07期

2 李勇;;人事考試作弊行為處罰法規(guī)中的問題探究[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0年11期

3 張拓書;關于大學生對考試作弊態(tài)度的調(diào)查研究[J];內(nèi)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3期

4 湛中樂;;國家教育考試中考生考試作弊行為的認定、處理及其法律救濟——2003年全國碩士學位聯(lián)考中的三個案例分析[J];中國教育法制評論;2004年00期

5 段濤,陳書翔;大學生考試作弊行為的成因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4年06期

6 劉博;李小童;趙成文;;法律視野下的高?荚囎鞅仔袨榧捌湟(guī)制[J];世紀橋;2010年03期

7 吳瑞;;考試作弊行為能否構成涉密犯罪?[J];保密工作;2011年06期

8 何一揮;;淺析考試作弊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J];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9 楊子才;;黃金不換清貧的李汰[J];中國監(jiān)察;2006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瑞馨;考試作弊犯罪若干問題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6年

2 李潔;考試作弊犯罪基本問題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6年

3 唐甜;考試作弊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D];廣東財經(jīng)大學;2016年

4 任禹睦;組織考試作弊罪的解讀[D];遼寧大學;2016年

5 沈曉琦;組織考試作弊罪研究[D];揚州大學;2016年

6 車先斌;論考試作弊行為的犯罪化[D];黑龍江大學;2016年

7 涂恬;組織考試作弊罪客觀方面研究[D];南昌大學;2016年

8 王微;大學生考試作弊合理化路徑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6年

9 殷會鵬;組織考試作弊罪的認定[D];安徽大學;2017年

10 鄭艷格;考試作弊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16905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16905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163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