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約入憲基本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條約入憲基本問題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條約入憲 條約與國內法的關系 自執(zhí)行
【摘要】:條約入憲,是指我國在憲法中就條約與國內法的關系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關于條約被接受為國內法的方式,"條約入憲"等同于納入式,而現(xiàn)有的"自動臨時納入"應提升為"自動永久納入"。此外,需要正視"自動永久納入"之后可能面臨的問題,并運用區(qū)分自執(zhí)行與非執(zhí)行條約、國內法在國內效力最高等一系列方法,使立法機關仍然切實掌握條約在國內適用的自主決定權。
【作者單位】: 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條約入憲 條約與國內法的關系 自執(zhí)行
【基金】: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基金資助項目(73400005)
【分類號】:D99;D921
【正文快照】: 引言:條約入憲理論的演進“條約與國內法的關系”一直未寫入憲法,這成為中國國際法學者長期以來關注并呼吁解決的一個問題,“條約入憲論”因而應運產(chǎn)生。所謂“條約入憲”,是指我國在憲法中就條約與國內法的關系,包括條約是否被接受為國內法的一部分、條約能否在國內法院援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嚴音莉;;論條約入憲[J];法商研究;2008年04期
2 車丕照;論條約在我國的適用[J];法學雜志;2005年03期
3 劉永偉;;國際條約在中國適用新論[J];法學家;2007年02期
4 張曉東;也論國際條約在我國的適用[J];法學評論;2001年06期
5 吳慧;國際條約在我國國內法上的地位及與國內法沖突的預防和解決[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6 朱曉青;《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實施機制[J];法學研究;2000年02期
7 朱曉青,張少瑜;國際法學研究述評[J];法學研究;2002年01期
8 左海聰;;直接適用條約問題研究[J];法學研究;2008年03期
9 唐穎俠;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及國際條約在中國國內法中的適用[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3年01期
10 李鳴;;應從立法上考慮條約在我國的效力問題[J];中外法學;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衛(wèi)彬;;國際習慣法在我國適用探微[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2期
2 邱本;論承諾[J];安徽大學學報;1998年02期
3 王艷麗;;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與國際法原則的發(fā)展[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4 王德新;;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可訴性問題探析[J];北方法學;2010年06期
5 鄒雪薇;;WTO規(guī)則在我國適用問題之探析[J];北方經(jīng)濟;2006年02期
6 黃世席;“約定必須遵守”與中日戰(zhàn)爭賠償問題[J];北方論叢;2001年02期
7 唐明毅;;論貫穿國際航空運輸法發(fā)展過程的矛盾與挑戰(zhàn)[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8 王維林;法律全球化:一種概念的考察[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9 曾華群;試析“港荷投資協(xié)定”的特征[J];比較法研究;1995年03期
10 郭春明,郭興之;緊急狀態(tài)下人權保障的比較研究——國內法和國際人權法的視角[J];比較法研究;200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其生;楊澤偉;張輝;許威;;中國國際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張勉勵;;關于新中國處理中英舊條約之初探[A];當代中國成功發(fā)展的歷史經(jīng)驗——第五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王傳麗;;WTO——一個自給自足的法律體系——兼論一國四地經(jīng)貿關系新發(fā)展[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二)[C];2003年
4 韓立余;;中美知識產(chǎn)權案的法治意義[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八)[C];2009年
5 劉繼勇;;國際法與國際關系論[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6 魏明杰;;中國與國際條約60年[A];新中國對外關系60年 理論與實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9年
7 何淵;;行政協(xié)議——中國特色的政府間合作機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8 溫樹斌;;關于國際法“法律性”的辯證思考——理論和實踐的視角[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公法卷)[C];2006年
9 孫章季;;國際法與和諧世界的構建[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公法卷)[C];2006年
10 張華;;論尊重人權作為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及其對中國和平發(fā)展的影響[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公法卷)[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磊;當代國際法中的承認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呂鳴;《鹿特丹規(guī)則》與相關貨物運輸公約的沖突及其協(xié)調[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李俊義;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國際法律地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馬呈元;國際犯罪及其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5 王天紅;與貿易有關的環(huán)境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6 盧凌宇;論冷戰(zhàn)后挑戰(zhàn)主權的理論思潮[D];外交學院;2002年
7 張軍旗;世界貿易組織監(jiān)督機制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劉仁文;刑事政策及其過程[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9 葛明珍;論權利沖突[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呂彩霞;論我國海域使用管理及其法律制度[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華;關于構建中國體育仲裁制度及相關理論問題之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惲艷茹;論東盟不干涉內政原則的發(fā)展[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蔣俊鴻;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爭端解決機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韓逸疇;論北極地區(qū)之國際法治理[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彭朔弦;《開普敦公約》在我國適用的法律問題[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劉民;外空立法的優(yōu)先性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顧紹文;1996年HNS公約的新發(fā)展及我國對該公約的應對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8 鄧穎嫻;強制性體育仲裁的法律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9 李江鋒;中國沉默權的確立與制度構建[D];蘇州大學;2010年
10 祝建業(yè);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中的國際人道法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世席;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國際法主體資格探討[J];當代法學;2000年05期
2 修志君;國際法有關制止國際恐怖主義問題探析[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3 ;三聯(lián)書店郵購書目[J];讀書;2002年03期
4 何勤華;略論民國時期中國移植國際法的理論與實踐[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5 黃志雄;反恐怖主義:國際法的發(fā)展與挑戰(zhàn)[J];法學雜志;2000年06期
6 車丕照;論條約在我國的適用[J];法學雜志;2005年03期
7 劉永偉;;國際條約在中國適用新論[J];法學家;2007年02期
8 余敏友;以新主權觀迎接新世紀的國際法學[J];法學評論;2000年02期
9 黃瑤;世紀之交反思凱爾森的國際法優(yōu)先說[J];法學評論;2000年04期
10 孫煥為;區(qū)域組織對聯(lián)合國安理會的挑戰(zhàn)——對20世紀主要國際事例的簡要法律評析[J];法學評論;2001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湯諍;WTO法在中國之適用[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2 孫南申;從中國入世看WT0協(xié)議在中國法院的適用[J];法律適用;2000年09期
3 江國青;論國際法與國際條約(續(xù)完)[J];真理的追求;2000年11期
4 李道剛;論歐共體法在成員國中的直接適用[J];山東社會科學;2002年02期
5 王勇;;再論WTO規(guī)則在中國國內的法律適用[J];福建法學;2002年01期
6 杜志華,汪凌萍;仲裁實體法的“直接適用方法”探析[J];法學評論;2005年03期
7 洪丹;;國際條約在我國的適用[J];河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8 李銀霏;;論國際私法中的“直接適用的法”[J];法制與社會;2008年23期
9 李冠群;李云波;;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對直接適用的法的導向作用[J];人民司法;2010年19期
10 劉漢富;世界貿易組織法在內國法院的直接適用問題[J];人民司法;2000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光溪;;入世與我國法律同WTO協(xié)議的“調整適用”[A];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二○○七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劉光溪;;入世與我國法律同WTO協(xié)議的“調整適用”[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七)[C];2008年
3 孫南申;;論WTO協(xié)議在中國的法律實施問題[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一)[C];2002年
4 梁洪杰;;略論WTO規(guī)則在我國的司法適用[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四)[C];2005年
5 柳硯濤;;行政法中的私法適用研究[A];中國行政法之回顧與展望——“中國行政法二十年”博鰲論壇暨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俞志芳;魏福旗;;關于加入WTO的幾個法律問題的認識[A];江西省撫州市社科聯(lián)論文集(2002-2003)政治類[C];2003年
7 劉非非;;淺論保護性強行法及其在涉外合同中的適用——以典型的案例為切入點[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8 李適時;;加入WTO與我國法制建設[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一)[C];2002年
9 胡志強;;中德知識產(chǎn)權請求權制度比較[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下卷)[C];2000年
10 唐仙麗;;WTO環(huán)境規(guī)則在中國的適用[A];林業(yè)、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制建設研究——2004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四冊)[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茶 瑩;上級法院可行使監(jiān)督權協(xié)調案件不得擅自執(zhí)行[N];人民法院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冰島;企業(yè)成功來自戰(zhàn)略更來自執(zhí)行策略[N];國際商報;2003年
3 記者王義偉;規(guī)則不是法律[N];中華工商時報;2002年
4 胡建萍 殷 馳;刑法總則免予刑事處罰規(guī)定可否直接適用于分則中的個罪[N];人民法院報;2004年
5 何進(作者單位系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qū)人民法院);WTO規(guī)則的國內適用[N];人民法院報;2001年
6 廖龍昌;工商所不可以直接適用 《無照經(jīng)營查處取締辦法》[N];中國工商報;2005年
7 周連志;試論WTO協(xié)定在我國的適用[N];中國國門時報;2006年
8 梁敏 周舟;法律的內在和諧是法治的必然要求[N];中國保險報;2005年
9 孔祥俊;WTO法律的國內適用[N];法制日報;2001年
10 馬釋然;車丕照 在競爭中利用國際規(guī)則[N];人民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瑛;《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解釋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2 羅國強;論新世紀國際法之本體[D];復旦大學;2006年
3 張圣翠;國際商事仲裁強行規(guī)則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4 徐昌彪;無線網(wǎng)絡下TCP核心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5 郭迅華;中國企業(yè)信息化成長階段分析與技術采納特點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亞利;論“直接適用的法”[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郭薇;論國際私法中“直接適用的法”[D];黑龍江大學;2010年
3 羅振;論“直接適用的法”[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4 史強;海事公約在我國海事執(zhí)法中的直接適用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5 杜中禮;歐洲共同體(歐盟)法在成員國中的直接適用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6 肖波;《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在中國國內法的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7 唐驕煜;論憲法基本權利的民法效力[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8 黨曉紅;WTO協(xié)定在國內的適用[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2年
9 盧為厚;國際經(jīng)濟條約國內適用效力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10 李敏;論國際條約在我國國內的實施[D];鄭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9660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96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