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學語境下非稅收入之解讀
本文關鍵詞:憲法學語境下非稅收入之解讀
【摘要】:非稅收入概念的界定應當從保護公民基本權利、促進社會全面發(fā)展、防止政府權力濫用的憲法學角度去加以把握。我國仍然是一個混合型的財政國家,除了稅收以外,非稅收入也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財政收入中非稅收入占有較大比重這一特征,不僅表明了我國財政收入汲取方式以及基于其上的國家與社會關系的獨特性,而且預設了我國憲治建設的獨特路徑。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
【關鍵詞】: 非稅收入 財政國家 憲治建設
【基金】:司法部2012年度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12SFB1002)
【分類號】:D921;D922.2
【正文快照】: 財政收入是國家循環(huán)運轉的血液,是國家機構賴以維系發(fā)展的命脈。通過研究財政,我們可以“洞悉社會存在和社會變化的規(guī)律,洞悉國家命運的推動力量,同時也能洞悉具體條件,特別是組織形式發(fā)展和消失的方式”①。不同類型的財政國家運用不同的方式汲取財政收入,形成不同的國家和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守文;財政危機中的憲政問題[J];法學;2003年09期
2 劉志廣;;財政社會學視野下的財政制度變遷與社會經濟轉型——兼論20世紀末社會經濟轉型的實質及其發(fā)展趨勢[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7年02期
3 彼得·烏爾利希;陸曉禾;顧遜里;;文明的市場經濟:在公民社會中嵌入市場經濟[J];社會科學;2008年01期
4 韓嘯;;淺議刑法的明確性[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3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禮寧;租稅國家的立憲主義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丘祥;;轉型社會分稅制改革的憲政分析論綱[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2 伍玉聯(lián);;淺議稅收與憲政的四重關系[J];研究生法學;2007年02期
3 賈康;;“十二五”時期中國的公共財政制度改革[J];財政研究;2011年07期
4 戴激濤;;預算法:憲法之下的財政基本法——從預算法的修訂說起[J];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0期
5 王春業(yè);聶佳龍;;論社會保障視域下我國公共財政立法的完善[J];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6 許晨楓;;我國征稅權的立憲控制[J];法制與社會;2008年04期
7 崔潮;;財政過程的不完全合約屬性、成因及趨向[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8 張建偉;;地方債治理的憲政經濟學分析[J];法學;2012年10期
9 李娜薇;;以財政法為市場經濟立憲——也談“財政法是經濟法的龍頭法”[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3年03期
10 楊志安;侯昭瑞;林子琪;;考察我國土地財政模式的財政社會學視角[J];地方財政研究;2013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戴激濤;;預算法:憲法之下的財政基本法——從預算法的修訂說起[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2 武曉慧;;憲法學視野下的地方公共財政制度[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王茂慶;;“審計風暴”與財政憲法[A];財稅法論叢(第6卷)[C];2005年
4 葉姍;;論財政危機困局及其法律成因與轉機[A];財稅法論叢(第9卷)[C];2007年
5 白彥鋒;;政府稅權約束論[A];財稅法論叢(第9卷)[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建軍;城鄉(xiāng)社會同構的憲法學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2 崔潮;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財政制度變遷[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3 王磊;公共產品供給主體選擇與變遷的制度經濟學分析[D];山東大學;2008年
4 葉平;我國財政轉移支付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5 王旭偉;憲政視野下我國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6 方明;中國憲政轉型的稅制維度[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劉洲;財政支出的法律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8 鄒廣;我國財政體制的憲政思考[D];武漢大學;2009年
9 盧凌波;中國全國人大預算審查監(jiān)督與預算制度創(chuàng)新[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年
10 韓靈麗;中國財政預算“軟約束”法律問題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菲;公共經濟學視角下的中國納稅人權利保護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陳雷;公共財政與憲政建設[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3 孟艷艷;財政支出監(jiān)督體系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4 陳曉嵐;清末民初立憲語境下分稅制的立與變[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5 楊曉磊;政府財政壓力的測度與預警[D];湖南大學;2010年
6 王茂慶;財政權的憲政分析[D];山東大學;2005年
7 程忠秋;論政府預算對行政權的制約[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8 馬應超;民主財政機制與基層政府債務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尹承武;預算權的憲政之維[D];清華大學;2006年
10 李邦富;憲政視野下的財政權探析[D];湘潭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守文;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 苗連營;吳禮寧;;從公民參與看東亞民主轉型[J];北方法學;2009年04期
3 文娟;沈映春;;財政幻覺假說的實證檢驗[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4 陳端洪;憲政初論[J];比較法研究;1992年04期
5 劉北成;托克維爾關于法國大革命起因的解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6 黃浩明;;研究當代公益基金會的一面鏡子[J];博覽群書;2003年04期
7 張明喜;;轉移支付與我國地區(qū)收入差距的收斂分析[J];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8 寇鐵軍;周波;;我國政府間事權財權劃分的法治化選擇[J];財經問題研究;2008年05期
9 楊之剛;中國分稅財政體制:問題成因和改革建議[J];財貿經濟;2004年10期
10 閆海;;預算民主:預算審批權為中心的構建[J];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高培勇;[N];中國貿易報;2004年
2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院長、教授 馬海濤;[N];中國稅務報;2008年
3 早報見習記者 李耀宗;[N];東方早報;2008年
4 記者 黃世釗;[N];法治快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段海英;財政赤字風險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2 王宇;我國中央與地方間財政關系變遷研究——一個基于集權與分權矛盾的分析[D];西北大學;2003年
3 范立新;從稅收專制主義到稅收憲政主義[D];廈門大學;2003年
4 姜昕;公法上比例原則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范方志;中央銀行獨立性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6 錢俊文;國家征稅權的合憲性控制[D];蘇州大學;2006年
7 王玉華;我國財政支出結構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8 蔡建明;政府非稅收入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6年
9 張海星;政府或有債務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任鵬;中國稅權狀況淺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邱凌;我國遺產稅立法的探討和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3 方建妃;政府非稅收入問題研究[D];同濟大學;2005年
4 胡慶慶;中央與地方國有資產收益分配權關系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5 喬楓;基金會基本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新視點[J];中國職工教育;2009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吳禮寧;租稅國家的立憲主義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徐鍵;地方財政自主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9540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95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