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復合式憲制結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22 15:37
為了解決"一國兩制"政策之下,憲法在香港實施不能直接照搬內地模式的問題,全國人大專門制定了作為"憲法性特別法"的基本法,使二者共同構成香港的憲制基礎。如此,香港便形成了一種復合式的憲制結構。復合式憲制結構固然降低了香港的回歸成本,然而進入日常政治階段后,這一憲制結構所蘊含的"離心"特性也同時提升了香港的管治成本。在此背景下,基本法透過司法審查實踐不斷呈現(xiàn)出的"憲法化"趨勢,更是進一步激活了上述"離心性"基因,致使香港憲制結構處于失衡狀態(tài)。為了扭轉這一趨勢,避免"離心效應"所誘發(fā)的政治實踐破壞"一國兩制"存續(xù)的前提,有必要探索相應法律路徑,使"作為憲制基礎的憲法"能夠真實地嵌入到香港憲制結構之中,并通過與基本法的良性互動,實現(xiàn)香港復合式憲制結構從"失衡"到"再平衡"的轉軌。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香港復合式憲制結構的源起與演化
(一) 建國初期憲法嵌入香港憲制結構的路徑尚不明朗
(二) 改革開放為香港復合式憲制結構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前提
(三) 基本法起草過程中香港憲制結構模糊共識的達成
(四) 回歸后香港憲制結構的爭論與澄清
三、香港復合式憲制結構的“離心效應”
(一) 從央地關系看復合式憲制結構的“離心效應”
(二) 從人權保障看復合式憲制結構的“離心效應”
四、抑制香港憲制結構“離心性”的法律路徑
(一) “X+第31條”憲法解釋路徑
(二) 憲法在香港實施的啟動路徑
(三) 憲法實施過程與結果的判斷路徑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香港法院基本法案件裁判依據的國際化[J]. 李薇薇. 政法論壇. 2015(02)
[2]論憲法中人民主權與基本人權原則的溝通——以哈貝馬斯的憲法有效性理論為視角[J]. 李龍,李小萍.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 2008(01)
本文編號:3664879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香港復合式憲制結構的源起與演化
(一) 建國初期憲法嵌入香港憲制結構的路徑尚不明朗
(二) 改革開放為香港復合式憲制結構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前提
(三) 基本法起草過程中香港憲制結構模糊共識的達成
(四) 回歸后香港憲制結構的爭論與澄清
三、香港復合式憲制結構的“離心效應”
(一) 從央地關系看復合式憲制結構的“離心效應”
(二) 從人權保障看復合式憲制結構的“離心效應”
四、抑制香港憲制結構“離心性”的法律路徑
(一) “X+第31條”憲法解釋路徑
(二) 憲法在香港實施的啟動路徑
(三) 憲法實施過程與結果的判斷路徑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香港法院基本法案件裁判依據的國際化[J]. 李薇薇. 政法論壇. 2015(02)
[2]論憲法中人民主權與基本人權原則的溝通——以哈貝馬斯的憲法有效性理論為視角[J]. 李龍,李小萍.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 2008(01)
本文編號:36648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366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