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的生命與權威——以規(guī)范與現實的邏輯關系為視角
本文關鍵詞:憲法的生命與權威——以規(guī)范與現實的邏輯關系為視角 出處:《河北法學》2012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憲法權威 憲法穩(wěn)定 司法援引 監(jiān)督
【摘要】:影響憲法權威的因素有憲法規(guī)范上的原因、司法援引上的原因以及對憲法規(guī)范的實施所秉持的態(tài)度等,其中憲法規(guī)范的穩(wěn)定性對于憲法權威的影響需要我們掌握正確的憲法穩(wěn)定的認定標準,這對于維護憲法權威是至關重要的。另外,憲法的權威真正體現在社會生活之中,如何使憲法成為一個活的憲法,使憲法進入司法領域成為裁判的依據,發(fā)揮憲法作為法所具有的懲戒性、強制性的功能需要我們既要對現有的制度進行適當的完善,又要切實地落實現有的憲法規(guī)范所具有的制度意義。
[Abstract]:Influence factors of constitutional authority have the constitutional reasons, uphold judicial invoking caus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stitutional norm attitude,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stitution to the constitutional authority we grasp the correct constitutional stability, it is essential to maintain the constitutional authority. In addition, the authority of the constitution truly reflected in social life, how to make the constitution become a living constitution, the Constitution in the judicial field as the basis of judgment, play has the constitution as law, mandatory disciplinary function requires us not only to the existing system for appropriate improvement, and earnestly implement the system significance of the existing constitution.
【作者單位】: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分類號】:D911
【正文快照】: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后我們要“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tǒng)一、尊嚴和權威”這種論斷提出的背景是我國憲法運行的尷尬境遇,憲法不能進入司法領域,不能成為審判的依據;大量存在的違憲行為及違憲現象得不到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茂林;轉型社會的憲法穩(wěn)定觀[J];法商研究;2004年03期
2 謝維雁;“母法”觀念釋讀——憲法與法律關系新解[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3 賈煥銀;;論法律的安定性[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阮李全;;學生申訴權法理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2 許發(fā)民;徐光華;;罪刑法定視野下的禁止類推之解讀[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3 馬特;;人格權與憲法基本權關系探討[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4 王志剛;;當代中國初次分配正義原則的建構——基于約翰·羅默分配正義理論的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5 曾兆暉;艾利娜;;理性視角下的法的目的[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6 張翼翔;;試論我國弱者保護問題[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7 李春梅;;論憲法平等權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的適用[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8 梁瑋;農民工“工傷保險歧視”法律問題初探[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年10期
9 王德強;馮國林;楊園園;;論穩(wěn)定勞動關系的建立——以戶籍制度與農民工平等就業(yè)權為視角[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04期
10 盛鵬;解讀第四次憲法修正的理念[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學賢;趙中華;;農民平等權的學理分析[A];新農村建設的制度保障[C];2005年
2 黃學賢;趙中華;;從農民到公民:憲法視野中的農民平等權及其保護[A];“中央與地方關系的法治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閆海;;地方財政自主的憲政邏輯——輔助原則的分析進路[A];“中央與地方關系的法治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劉婧娟;;中國憲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王利明;;平等保護原則:中國物權法的鮮明特色[A];和諧·創(chuàng)新·發(fā)展——首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C];2007年
6 趙美珍;常永達;;小城鎮(zhèn)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市場化路徑探索[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何曉榕;陳泉生;;從“生態(tài)人”視角探悉環(huán)境權理論[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龍校一;;淺析我國憲法訴訟制度之可行性[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9 常永達;趙美珍;;試論小城鎮(zhèn)水安全的市場化契機[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中卷)[C];2006年
10 林來梵;鄭磊;;關于“法律學方法論”——為了一個概念的辯說[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郭延軍;發(fā)展中的美國女性就業(yè)權平等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旅燕;論我國私有財產權的憲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周國興;尋求現實的確定性[D];吉林大學;2011年
5 桂家友;中國城鄉(xiāng)公民權利平等化問題研究(1949-2010)[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黃敏;當前我國社會沖突與社會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7 劉素英;中國政府規(guī)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熊德米;基于語言對比的英漢現行法律語言互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尹曉紅;我國憲法中被追訴人獲得辯護權之保障[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10 伍國用;新時期干部工作民主的擴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郁;我國農民養(yǎng)老保障權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2 何思哲;憲法適應性理論在我國的法律探索與實踐[D];復旦大學;2011年
3 鄭大偉;刑法適用中的類比推理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4 鄭先志;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黃小銘;高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的責任主體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6 李一銘;我國廉租房制度法律問題探析[D];復旦大學;2010年
7 宋靜;論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D];山東大學;2010年
8 王薇;論我國公民監(jiān)督的完善[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喬偉偉;城鄉(xiāng)二元戶籍制度改革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10 韓弘峰;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村弱勢群體保護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楊解君;法律漏洞略論[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2 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張千帆;楊春福;黃斌;;法律的道路[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00年02期
3 陳金釗;法學的特點與研究的轉向[J];求是學刊;2003年02期
4 王立君;法律移植的界定[J];法學論壇;2004年02期
5 謝暉;論當代中國官方與民間的法律溝通[J];學習與探索;2000年01期
6 夏恿;法治是什么——淵源、規(guī)誡與價值[J];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茂林;轉型社會的憲法穩(wěn)定觀[J];法商研究;2004年03期
2 楊思留;鄧小平的經濟發(fā)展觀與我國憲法中經濟制度的完善[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楊文勤;當前我國憲法權威缺失的原因分析[J];決策探索;2004年11期
4 賈亞莉;依法治國必須樹立憲法權威[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5 蔣亞非;論憲法權威的維護及實施[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6 王寶治,寇占奎;論鄧小平的憲法思想[J];求實;2003年03期
7 張軍;憲法權威與政治文明[J];理論導刊;2004年08期
8 程易;村民自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重慶商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9 劉淑君,趙耀;依法治國與憲法權威[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10 黃行文;對中國實現憲法權威的幾點思考[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文新宇;;憲法修改模式與我國的修憲實踐[A];貴州省2004年憲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馮國發(fā);;修憲與憲法的穩(wěn)定性和時代性[A];學習憲法修正案座談會文集[C];2004年
3 肖峰昌;;確立憲政觀念 維護憲法權威[A];學習憲法修正案座談會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特約評論員;維護憲法權威是公民的義務[N];遵義日報;2009年
2 劉純;憲政思維和憲法權威[N];光明日報;2001年
3 聶元軍;孫志剛案與憲法權威[N];組織人事報;2003年
4 ;強化憲法權威推進政治文明[N];北京日報;2002年
5 兵臨;憲法因適用而美麗[N];檢察日報;2008年
6 肖瑋;樹立憲法意識捍衛(wèi)憲法權威[N];檢察日報;2004年
7 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周葉中;關于我黨運用憲法思維執(zhí)政的思考[N];北京日報;2008年
8 山東省省長助理 省公安廳廳長 曲植凡;維護憲法權威 促進社會和諧[N];今日信息報;2005年
9 山川;深入學習宣傳憲法是“五五”普法首要任務[N];中國水利報;2006年
10 韓大元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常務副院長;和諧社會要強化憲法理念[N];法制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褚江麗;當代中國憲政進程中的公共利益原則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侯宇清;南非憲法法院判例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翟彥;論憲法權威[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峰;我國憲法權威的缺失及其構建研究[D];安徽大學;2003年
3 張作春;論憲法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D];蘇州大學;2006年
4 周s,
本文編號:13442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134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