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The Amended Land Law英漢翻譯實踐報告
發(fā)布時間:2022-05-08 13:02
本翻譯報告以筆者承擔的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土地法》(修正案)英文版漢譯為基礎,描述記錄了原文的文本特征、譯前準備以及翻譯過程,概括了法律翻譯的難點與解決方法,為法律翻譯提供借鑒。本報告一共由四個章節(jié)組成。第一章主要是翻譯任務的相關信息,講述了報告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義,源文本的介紹和本報告所運用的法律文本正式性特點相關理論介紹。第二章主要介紹了文本的翻譯過程,其中包括譯前準備:相關法律資料的收集以及英漢雙向平行法律語料庫的搭建;翻譯過程: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參照中國土地法及對比平行語料庫,對原文進行翻譯;譯后修改潤色:經(jīng)小組討論并在導師及相關法律專業(yè)人士的幫助下,對譯文進行修改校對。第三章則為本報告的重點,主要探討的是從詞匯層面、語法層面和句法層面的正式性特點來找到最佳的翻譯,給出對等的譯文。在詞匯層面,討論分析了法律術語、外來詞及古英語的正式性特點,譯者再通過查找專業(yè)的法律字典,參考官方的法律網(wǎng)站,給出不失其正式性特點的譯文。在語法層面,討論了被動語態(tài)和代詞的使用特點,再根據(jù)中英語法區(qū)別,在保證信息對等的情況下,給出符合中文語言習慣的譯文。在句法層面,對源文本中的并列結構、名...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Task Background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3 Introduction to Source Text
1.4 Theories Applied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2 Translation
2.3 Post-translation Revision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3.1 Lexical Features
3.1.1 Legal terms
3.1.2 Application of foreign and ancient words
3.2 Grammatical Features
3.2.1 Passive voice
3.2.2 Pronoun
3.3 Syntactical Features
3.3.1 Long sentences
3.3.2 Recurrence of juxtaposed and nominal structures
3.4 Summary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Findings
4.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英美法律術語漢譯策略探究[J]. 張法連. 中國翻譯. 2016(02)
[2]論功能對等翻譯理論在英漢翻譯中的適用性[J]. 劉佳麗. 海外英語. 2015(12)
[3]法律英語長句翻譯策略[J]. 謝金榮,唐淑華.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13(01)
[4]解讀他者——立法文本翻譯的研究進路[J]. 朱雪林. 外語學刊. 2012(03)
[5]法律翻譯研究:現(xiàn)狀與前瞻[J]. 李德鳳,胡牧. 中國科技翻譯. 2006(03)
[6]法律詞語的英譯[J]. 季益廣. 中國科技翻譯. 2006(02)
[7]法律英語詞匯的特點及其翻譯[J]. 李麗. 中國科技翻譯. 2005(03)
[8]論法律英語的詞匯特征[J]. 李劍波. 中國科技翻譯. 2003(02)
[9]影響法律英語翻譯的因素[J]. 王建. 中國科技翻譯. 2003(01)
[10]法律英語語法特點初探[J]. 肖云樞. 外語教學. 2000(04)
本文編號:3651713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Task Background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3 Introduction to Source Text
1.4 Theories Applied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2 Translation
2.3 Post-translation Revision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3.1 Lexical Features
3.1.1 Legal terms
3.1.2 Application of foreign and ancient words
3.2 Grammatical Features
3.2.1 Passive voice
3.2.2 Pronoun
3.3 Syntactical Features
3.3.1 Long sentences
3.3.2 Recurrence of juxtaposed and nominal structures
3.4 Summary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Findings
4.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英美法律術語漢譯策略探究[J]. 張法連. 中國翻譯. 2016(02)
[2]論功能對等翻譯理論在英漢翻譯中的適用性[J]. 劉佳麗. 海外英語. 2015(12)
[3]法律英語長句翻譯策略[J]. 謝金榮,唐淑華.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13(01)
[4]解讀他者——立法文本翻譯的研究進路[J]. 朱雪林. 外語學刊. 2012(03)
[5]法律翻譯研究:現(xiàn)狀與前瞻[J]. 李德鳳,胡牧. 中國科技翻譯. 2006(03)
[6]法律詞語的英譯[J]. 季益廣. 中國科技翻譯. 2006(02)
[7]法律英語詞匯的特點及其翻譯[J]. 李麗. 中國科技翻譯. 2005(03)
[8]論法律英語的詞匯特征[J]. 李劍波. 中國科技翻譯. 2003(02)
[9]影響法律英語翻譯的因素[J]. 王建. 中國科技翻譯. 2003(01)
[10]法律英語語法特點初探[J]. 肖云樞. 外語教學. 2000(04)
本文編號:3651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tudifa/365171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