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地之海域使用權出讓制度研究
本文關鍵詞:填海造地之海域使用權出讓制度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填海造地 海域使用權 填海權 海域使用金 出讓制度
【摘要】:海域使用權出讓制度對發(fā)揮我國海域經(jīng)濟效用具有重要作用,現(xiàn)行的海域使用權出讓制度對填海造地這種特殊用海方式缺乏針對性的安排,在填海造地下的海域使用權出讓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由于我國海域使用出讓制度仍處于發(fā)展階段,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討。現(xiàn)有制度在立法思想上未注意區(qū)分國家作為海域所有者和社會管理者的雙重身份,造成海域管理部門的行政權力與民事權利不分。本文首先界定了海域使用權出讓概念和性質(zhì),明確了海域出讓屬于民事性質(zhì)的法律行為,并提出“填海權”概念,明確填海權用益物權的性質(zhì)。海域使用權出讓應根據(jù)填海造地作出合理安排,在保障填海人利益同時,對填海權的取得、出讓方式等方面進行適當?shù)南拗。文章對現(xiàn)行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出讓法律關系進行分析,在對實踐中產(chǎn)生的問題及理論爭議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將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出讓制度中存在的爭議進行梳理。并針對性的提出在物權法中規(guī)定“填海權”,填海造地中海域使用權的出讓方式,登記制度、域使用權提前收回有關制度以及“社會公共利益”界定等提出建議,并提出建立海域使用權出讓代理經(jīng)營制度,旨在現(xiàn)行法律制度框架內(nèi)提出完善填海造地用海方式下的海域使用權出讓制度的建議。
【關鍵詞】:填海造地 海域使用權 填海權 海域使用金 出讓制度
【學位授予單位】:廣東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2.6;D923.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1 填海造地之海域使用權出讓的概念分析9-11
- 1.1 海域使用權及出讓概念界定9
- 1.1.1 海域使用權概念9
- 1.1.2 海域使用權出讓的界定9
- 1.2 海域使用權出讓行為的性質(zhì)分析9-11
- 1.2.1 海域使用權出讓行為性質(zhì)的學說爭議9-10
- 1.2.2 海域使用權出讓的性質(zhì)10-11
- 2“填海造地”與填海權性質(zhì)分析11-19
- 2.1 對“填海造地”概念的說明12
- 2.2 填海造地中海域使用權的特征12-17
- 2.2.1 填海權的提出13
- 2.2.2“填海權”獨立成為權利的質(zhì)疑與反駁13-16
- 2.2.3 填海權性質(zhì)分析16-17
- 2.3 小結17-19
- 3 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出讓法律關系分析19-29
- 3.1 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出讓法律關系主體19-20
- 3.1.1 法律對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主體規(guī)定19
- 3.1.2 實務中就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主體的爭議及分析19-20
- 3.2 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出讓法律關系客體20-21
- 3.2.1 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出讓法律關系客體的理論分析20
- 3.2.2 填海造地中填海權與海域使用權的關系20-21
- 3.3 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出讓法律關系內(nèi)容21-25
- 3.3.1 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出讓方的基本權利義務21-24
- 3.3.2 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受讓方的基本權利義務24-25
- 3.4 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的取得、變更、終止25-27
- 3.4.1 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的取得25-26
- 3.4.2 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的變更26-27
- 3.4.3 填海造地中海域使用權及填海權的終止27
- 3.5 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出讓制度問題之原因分析27-29
- 4 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出讓法律制度完善29-39
- 4.1 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出讓制度思路之理清29-30
- 4.1.1 明確填海造地中海域使用權出讓原則29
- 4.1.2 構建以取得填海權模式的良性出讓制度29-30
- 4.2 完善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出讓制度的建議30-39
- 4.2.1 在物權法中規(guī)定“填海權”30-32
- 4.2.2 收取填海造地海域使用金建議32-34
- 4.2.3 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的出讓方式完善建議34-35
- 4.2.4 完善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權登記制度35-36
- 4.2.5 界定“社會公共利益”36-37
- 4.2.6 完善海域使用權提前收回有關制度37
- 4.2.7 建立海域使用權出讓代理經(jīng)營制度37-39
- 結語39-40
- 參考文獻40-42
- 致謝4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桂靜;海域使用權證書的法律性質(zhì)[J];海洋信息;2003年04期
2 葉知年;海域使用權基本法律問題研究[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3 鞏固;;海域使用權法律性質(zhì)辨析[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4 蘭嵐;朱楠;張華明;袁丁;;論海域使用權抵押的成立和實現(xiàn)[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07年01期
5 吳繼陸;張志華;;海域使用權收回的幾個法律問題[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07年01期
6 劉惠榮;許楓;;海域使用權的效力探析[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08年07期
7 劉景欣;李三強;;海域使用權抵押中的法律風險及其防范[J];中國集體經(jīng)濟;2009年21期
8 王娟;;海域使用權出資問題的探討[J];工商行政管理;2009年21期
9 吳克勤;黃南春;;海域使用權配置的經(jīng)濟學分析[J];漁業(yè)經(jīng)濟研究;2009年06期
10 張惠榮;高中義;;論海域使用權屬管理制度[J];政法論壇;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鞏固;;海域使用權法律性質(zhì)與價值功能的雙重性[A];《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06年卷第2期[C];2006年
2 王紫零;;我國海域使用權法律制度重新構造[A];林業(yè)、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制建設研究——2004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四冊)[C];2004年
3 常曉莉;姜雙林;;海域使用權的探析[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李盛泉;;論海洋環(huán)境污染損害賠償中的索賠主體[A];山東航海學會、山東海事局2007年度優(yōu)秀論文?痆C];2007年
5 梅宏;;海域有償使用制度的法理分析[A];《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09年卷第1期[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威;“海域使用權證幫我們走上致富路”[N];中國海洋報;2004年
2 特約記者 孫賢迅;福建允許海域使用權出租[N];中國改革報;2006年
3 記者 黃天香;海域使用權可轉(zhuǎn)讓[N];中國改革報;2006年
4 記者 陽妍;海域使用權屬管理進一步強化[N];中國海洋報;2006年
5 湯忠民;福建出臺新的海域出讓辦法[N];中國海洋報;2007年
6 唐君瑋;依法進行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 促進海島經(jīng)濟又好又快發(fā)展[N];中國海洋報;2007年
7 費耀輝邋陸曉;啟東市支行發(fā)放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5000萬元[N];糧油市場報;2007年
8 張鶴;我市首創(chuàng)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N];寧波日報;2007年
9 施曄;啟東首創(chuàng)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新路[N];南通日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王軻真邋王奮強;深圳擬對海域使用權立法[N];深圳特區(qū)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楊潮聲;海域使用權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崔鳳友;海域使用權制度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3 聞德美;海域使用權定價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金艷;中國海域使用權法律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薛秀萍;海域使用權制度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6年
3 尹,
本文編號:6517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651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