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貶值損失賠償問題
本文關鍵詞:車輛貶值損失賠償問題
【摘要】: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道路上的車輛突飛猛進的增加,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事件也隨之增多。交通事故發(fā)生后,常規(guī)的做法是修理事故車輛使其恢復原狀或賠償損失,但是受損的車輛即使經(jīng)過修理后也無法到達原來的狀態(tài),機動車輛的外觀、顏色、使用壽命等都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無論是車主自己使用還是放到二手市場倒賣車輛都會發(fā)生貶值,對車主而言該機動車的貶值損失是否可以得到賠償,目前我國法律對車輛貶值損失還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對車輛貶值損失的賠償問題各地法院和學界存在不同的觀點,本文就主要對車輛貶值損失賠償問題展開相關的討論。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
【關鍵詞】: 車輛貶值損失 賠償制度 司法實踐
【分類號】:D923
【正文快照】: 一、車輛貶值的概述 車輛貶值損失,指車輛在交通事故中遭受損傷后,即使車輛經(jīng)過修復,車輛的外觀、使用壽命、舒適性也發(fā)生了改變使該車輛在再出賣時價格大大降低,從而給車輛所有人造成的損失。目前學界對車輛貶值損失賠償是否應該得到支持存在三種觀點。 (一)反對說 首先,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裘苗根;狗咬一口 賠償兩萬——湖北省荊州市首例狗傷人最高精神損失賠償案紀實[J];中國司法;2000年05期
2 周臣孚;郵政損失賠償?shù)姆梢罁?jù)及其三項原則[J];中國郵政;2001年06期
3 張曉芳,張銳;檔案損失賠償辦法的立法思考[J];四川檔案;2003年02期
4 李文華;張曉寧;;對完善我國快件損失賠償相關制度的思考[J];法律適用;2011年04期
5 劉曉鵬;;車輛貶值損失賠償?shù)姆蓡栴}[J];品牌(理論月刊);2011年06期
6 海訊;兩個油污責任志愿協(xié)議延長兩年[J];交通環(huán)保;1992年02期
7 張宏;此案原告應獲得直接經(jīng)濟損失及精神損失賠償[J];人民司法;1994年11期
8 羅黎明;精神損失賠償:何時浮出水面[J];發(fā)展;1998年04期
9 曹建平;;車輛的貶值損失賠償應予支持[J];法律與生活;2013年20期
10 王雋彥;伍振海;;工商鑒證有錯 造成損失賠償[J];現(xiàn)代營銷;2000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海昕;;風險社會視野下民法的邏輯與經(jīng)驗——“車輛貶值損失賠償”難題的求解[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何春曉 通訊員 楊長平;托運價值近六十萬手機未保價 法院判決按普通貨物損失賠償[N];人民法院報;2013年
2 陳占杰;越界開采損失賠償該賠給誰?[N];中國礦業(yè)報;2013年
3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胡建勇;車輛減值損失能否得到賠償[N];人民法院報;2006年
4 歐雨農(nóng);道路交通賠償案中如何計算間接損失[N];江蘇法制報;2007年
5 韓煒;對《車輛減值損失能否得到賠償》一文的討論意見(下)[N];人民法院報;2006年
6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楊立新;車輛減值損失應當?shù)玫胶侠淼馁r償[N];人民法院報;2006年
7 董瑋;保全申請錯誤的損失承擔[N];江蘇法制報;2012年
8 張毅;詳解郵件損失賠償責任范圍[N];中國郵政報;2012年
9 薛慶元 俞躍;飯店代泊將車撞壞 車主索賠貶值損失[N];人民公安報·交通安全周刊;2006年
10 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 朱忠虎;約定“發(fā)放”社保費可否抵扣社保待遇損失賠償[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潔;車輛貶值損失賠償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2 張鐵栓;關于股東反射損失賠償制度的探討[D];復旦大學;2014年
3 蘇振;車輛貶值損失賠償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4 李勇;論車輛貶值損失賠償制度的建立[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5 韓強;快遞損失賠償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6 鄭洵;患者機會損失賠償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7 袁棟斌;論證券虛假陳述案件損失的認定[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8 劉晶;交通事故中車輛減值損失賠償?shù)姆治鯷D];蘭州大學;2011年
9 付洋;郵寄物品損失賠償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4年
10 李向鋒;合同違約解除之損失賠償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6472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647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