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視角下的個人信息保護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28 17:35
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正在從簡單的身份識別符號轉變?yōu)榫哂兄匾袌鰞r值的物質性資源。在這種背景下,信息控制者與信息處理者等主體大量出現,個人信息不當采集、處理或使用等違法行為急劇增長,沖擊著現有的個人信息法律保護體系。本文對個人信息的民事權利屬性和大數據背景下個人信息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進行分析后發(fā)現,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具有先天優(yōu)勢,它不僅能夠兼顧信息主體人格利益與財產利益,還能平衡信息主體與信息處理者或信息控制者的權益關系。但是,在目前還沒有規(guī)定個人信息權的情況下,我國民事法律通常會選用隱私權等具體人格權對個人信息進行保護。然而,個人信息并不能為隱私權所涵蓋,其范圍遠遠大于隱私且在保護途徑和權利形式方面存在諸多區(qū)別,隱私權并不能很好地滿足信息主體維權的需要。時至今日,世界各國關于個人信息保護模式的研究從未中斷。歐盟的統(tǒng)一立法模式明確了個人信息權的存在,這使信息主體在遭受侵權時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得到救濟,但其過分依賴國家公權力,會導致信息的快速流通受到阻礙;美國的分散立法保護模式可以更好的滿足數字經濟發(fā)展需要,更加注重信息的自由流通與行業(yè)自律的重要性,針對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中出現的問題可以及時有效的...
【文章頁數】: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研究現狀
1.3 研究方法
1.4 論文創(chuàng)新點
2 個人信息民法保護的必要性
2.1 個人信息概述
2.1.1 個人信息的由來
2.1.2 個人信息的界定
2.1.3 個人信息的民事權利屬性
2.2 大數據背景下個人信息保護面臨的挑戰(zhàn)
2.3 個人信息民法保護的重要性
3 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現狀
3.1 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現狀
3.1.1 公法層面
3.1.2 私法層面
3.1.3 對現有立法的反思
3.2 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司法的現狀
3.2.1 司法裁判現狀
3.2.2 隱私權保護模式的限制
4 域外個人信息保護模式比較
4.1 大陸法系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4.1.1 歐盟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4.1.2 日本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4.2 英美法系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4.2.1 美國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4.2.2 英國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4.3 兩大法系的比較分析
5 我國個人信息民法保護的完善
5.1 將法益保護上升為權利保護
5.1.1 明確個人信息權的民事權利屬性
5.1.2 個人信息權主體范圍的確認
5.1.3 確認個人信息權的客體
5.1.4 厘清個人信息權利的內容
5.2 確立個人信息權保護原則
5.2.1 確立個人信息權保護原則的指導思想
5.2.2 細化個人信息權保護原則的內容
5.3 強化行業(yè)自律和企業(yè)社會責任
5.3.1 加強行業(yè)自律責任制度
5.3.2 明確企業(yè)社會責任制度
5.4 完善個人信息侵權責任制度
5.4.1 個人信息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
5.4.2 個人信息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5.4.3 個人信息侵權的抗辯事由
5.4.4 個人信息侵權的責任承擔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04159
【文章頁數】: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研究現狀
1.3 研究方法
1.4 論文創(chuàng)新點
2 個人信息民法保護的必要性
2.1 個人信息概述
2.1.1 個人信息的由來
2.1.2 個人信息的界定
2.1.3 個人信息的民事權利屬性
2.2 大數據背景下個人信息保護面臨的挑戰(zhàn)
2.3 個人信息民法保護的重要性
3 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現狀
3.1 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現狀
3.1.1 公法層面
3.1.2 私法層面
3.1.3 對現有立法的反思
3.2 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司法的現狀
3.2.1 司法裁判現狀
3.2.2 隱私權保護模式的限制
4 域外個人信息保護模式比較
4.1 大陸法系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4.1.1 歐盟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4.1.2 日本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4.2 英美法系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4.2.1 美國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4.2.2 英國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4.3 兩大法系的比較分析
5 我國個人信息民法保護的完善
5.1 將法益保護上升為權利保護
5.1.1 明確個人信息權的民事權利屬性
5.1.2 個人信息權主體范圍的確認
5.1.3 確認個人信息權的客體
5.1.4 厘清個人信息權利的內容
5.2 確立個人信息權保護原則
5.2.1 確立個人信息權保護原則的指導思想
5.2.2 細化個人信息權保護原則的內容
5.3 強化行業(yè)自律和企業(yè)社會責任
5.3.1 加強行業(yè)自律責任制度
5.3.2 明確企業(yè)社會責任制度
5.4 完善個人信息侵權責任制度
5.4.1 個人信息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
5.4.2 個人信息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5.4.3 個人信息侵權的抗辯事由
5.4.4 個人信息侵權的責任承擔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041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380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