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民法論文 >

拒絕接受權的比較法借鑒及解釋路徑

發(fā)布時間:2020-07-01 14:04
【摘要】:筆者在調研案例時發(fā)現,我國《合同法》第148條中的拒絕接受權無一例外被法院援用為買受人拒絕受領瑕疵物的請求權基礎,一旦買受人正當行使該項權利,則可向出賣人主張履行遲延金。但賦予拒絕接受權以此種法效果,尤其考慮到《合同法》第148條“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要求,顯然會造成履行遲延金認定的不合理。司法實踐之所以會陷入此種誤區(qū),根本在于立法規(guī)定的模糊性以及理論研究的不足。拒絕接受權應歸入違約救濟權的范疇,其表現為對標的物質量的不認可。它與《合同法》第71條和第72條旨在阻卻受領遲延的“拒絕受領”不同,也與《合同法》第162條旨在解決貨物多交問題而與違約救濟無關的“拒絕接收”不同。根據全國人大法工委的釋義,我國的拒絕接受權源于英美法的拒絕權制度,因而國內諸多學者主張借鑒英美法的規(guī)定對該權利進行解釋完善。通過對英美法拒絕權制度的考察,可以發(fā)現,英美法的拒絕權并未要求“合同目的不能實現”這一標準,其制度功能在于促使雙方磋商以達成修理、更換等合意,從而避免合同的解除。盡管我國在規(guī)定拒絕接受權時,對此進行了本土化改造,但仍可在我國違約救濟的體系下保留英美法拒絕權的制度功能,亦即為合同解除提供緩沖。在解釋拒絕接受權時,首先要明確《合同法》第148條和第111條的關系。前者是后者的特別規(guī)定,換言之,拒絕接受權理應屬于修理、更換、減價、退貨、損害賠償之一種。由于《合同法》第148條將合同解除與拒絕接受并列,且退貨實則為合同解除的商業(yè)化表達,故拒絕接受權不可能等同于解除與退貨。再者,我國法并未賦予修理、更換以“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要件,因而拒絕接受權難以與此二者等同。此外,與給付并存的損害賠償(如遲延損害賠償)也無違約程度的要求,故從瑕疵救濟權的體系出發(fā),拒絕接受權只能是替代給付的損害賠償。這也與比較法中替代給付損害賠償較為嚴苛的標準相一致。關于替代給付的損害賠償的計算,存在交換說和差額說兩種學說。差額說是一般性合同解除制度缺位、合同解除與履行利益賠償不可并用的歷史背景下的產物,在現行法下并無延續(xù)的必要。差額說不僅會在理論層面上模糊合同解除與履行利益賠償的界限,也會架空約定解除權制度。采用交換說,不僅可維護買受人原有的期限利益(尤其是期票付款交易),也能夠不改變原合同業(yè)已形成的風險利益分配,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避免惡意的投機交易。綜合以上幾點,采取交換說計算替代給付的損害賠償更為合理。這也證成了替代給付損害賠償的獨立性。由于交換說最大程度維系了原合同的對價關系,故其對合同的破壞遠低于解除,就此而言,拒絕接受權發(fā)揮了為解除提供緩沖的制度功能,這與英美法拒絕權的制度功能相契合。當買受人尋求替代給付的損害賠償失敗后,仍可解除合同獲得救濟。拒絕接受權僅能在買受人收下貨物后方有援用的空間。我國并未詳細規(guī)定拒絕接受權的條件,因而須借鑒CISG“根本違約”的主客觀標準,并結合商業(yè)實踐,合理細化行使的條件。我國對拒絕接受權的行使方式和行使時間均未加以規(guī)定,因而須加以完善。筆者認為應以拒絕通知的方式行使該權利,其性質屬于意思通知,可類推適用意思表示的規(guī)定。此外,拒絕通知須受一系列期間的限制,在確定相應期間時,可類推適用《合同法》第158條有關瑕疵通知的規(guī)定。尤其是在確定合理期間時,應采用“實質不利益”標準并結合“慷慨的一個月”的規(guī)定,具體考量因素參照《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17條。采取交換說計算替代給付的損害賠償時,存在買受人和出賣人利益保護的問題。當買受人尚未支付價款時,盡管依據交換說買受人仍應支付價款,但在出賣人尚未支付替代賠償時,應認為買受人可援用同時履行抗辯權拒付價款;當買受人已支付價款時,應認為買受人可類推適用解除的規(guī)定要求價款的返還。同樣地,對于瑕疵貨物,由于買受人行使拒絕權后風險由出賣人負擔,而此時貨物一般由買受人占有,故有保護出賣人利益的必要。出賣人可類推適用解除的規(guī)定要求返還瑕疵貨物,當貨物尚未運回時,依據減損規(guī)則,買受人有暫為保管的義務,甚至在特定情形下,買受人有緊急變賣的義務。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D92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佳潯;;所有權保留制度中買受人期待權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1年18期

2 S.勒維摩爾,鵬畋;善意買受人的法律處境:相似與差異[J];比較法研究;1988年02期

3 陳永強;;未登記已占有的房屋買受人的權利保護[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3年03期

4 高鋒;;論所有權保留合同買受人的期待權[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年04期

5 阮忠良;;商品房質量瑕疵與買受人拒絕受領權關系問題之探討——以非主體結構性質量瑕疵為重點[J];東方法學;2017年03期

6 韓松;;同一房屋多重買賣情況下買受人取得房屋所有權的順序確定[J];政法學刊;2012年06期

7 喬宇;;強制拍賣中買受人的權利保護 以法院錯誤拍賣第三人財產為視角[J];法律適用;2011年03期

8 李運楊;;評析《物權法》第189條第2款——兼及正常經營中的買受人制度[J];甘肅理論學刊;2010年02期

9 饒群;;司法網拍中買受人的權利保護問題探析[J];人民司法(應用);2017年22期

10 滿亞玲;;論商品房預售合同中買受人利益的法律保護[J];法制與社會;201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王齊亮;;房屋買受人與其他債權人執(zhí)行競合問題研究[A];“強制執(zhí)行的理論與制度創(chuàng)新”——“中國執(zhí)行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17年

2 蔣飛;;論房屋二重買賣中先買受人的物權實現——以后買賣合同效力認定為視角的分析[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C];2011年

3 胡勇軍;宋蘇蘭;;淺論所有權保留制度[A];中國合同法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4 ;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A];中國房地產估價師2001年第4期(總第29期)[C];2001年

5 竇權宏;;商品房買賣的交付與風險承擔[A];中國房地產估價師2004年第3期(總第46期)[C];2004年

6 張滿秋;;商品房出售轉讓問題思考[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7 盧安龍;;淺析對商品房“交付使用”的理解[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8 陳越鵬;;合同法上建設用地使用權年限糾紛的實證研究[A];2014年第五屆全國民商法學博士生學術論壇論文摘要集[C];2014年

9 賽日;;律師在商品房預售中為當事人提供服務時應注意的法律問題初探[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市朝陽區(qū)法院 宋學亮;因房產新政解約能否免責[N];北京日報;2017年

2 李英鋒;為無效的“炒房合同”劃出紅線[N];人民法院報;2017年

3 張濤;懲處“惡搞”司法網拍者,不能止于罰款[N];郴州日報;2017年

4 夏雯;簽份放心合同[N];中國物資報;2000年

5 本版特約撰稿 劉宏誠;購房合同怎么簽?[N];華夏時報;2004年

6 本報法律組;送貨上門財產受損誰承擔責任[N];檢察日報;2001年

7 顏梅生;未及時提出質量異議視為認可[N];檢察日報;2002年

8 祁立民;劣質商品被拒收 毀損風險誰擔[N];檢察日報;2002年

9 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qū)人民法院 張留兵;商品房層高縮水,開發(fā)商是否構成違約[N];檢察日報;2008年

10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 廖青;二手房交易簽訂合同應注意的事項[N];檢察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翟云嶺;分期付款買賣中的買受人利益保護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2 馬燕;所有權保留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3 張夢s

本文編號:273685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273685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9e2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