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06期
本文關鍵詞:社會基礎變遷與民法雙重體系建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國社會科學》 2010年06期
投稿
社會基礎變遷與民法雙重體系建構
【摘要】:民法體系分為內(nèi)在體系與外在體系,內(nèi)在體系的價值取向導引外在體系,而外在體系的各個要素——概念、規(guī)范與制度構成內(nèi)在體系的載體。隨著社會基礎的變遷,現(xiàn)代民法內(nèi)在體系形成了意思自治、保護弱者、信賴保護與自己責任的基本原則,并滲透到外在體系的概念、規(guī)范與制度中。中國民法典的制定,應結合中國社會基礎,重視民法雙重體系的建構。通過定位民法中的"人",梳理現(xiàn)代民法的內(nèi)在體系與外在體系在物權法與債法中的體現(xiàn),檢討中國民法各個具體部門法的瑕疵,以此推動中國民法典的制定。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
【關鍵詞】:
【基金】:
【分類號】:D923
【正文快照】:
在各種學術研究中,運用理性方法架構體系,是從事科學研究的基本范式。從自然科學的基本定理到哲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都構成人類對自然規(guī)律及人類社會關系抽象的體系化梳理。就法學而言,通過一個能反映人類共同生活基本價值的具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體系,①以實現(xiàn)公平正義,是包括民法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玲艷;;[J];青年科學;2010年01期
2 崔麗麗;;[J];金卡工程(經(jīng)濟與法);2010年01期
3 談磊;;[J];金卡工程(經(jīng)濟與法);2010年01期
4 畢競;;[J];金卡工程(經(jīng)濟與法);2010年01期
5 李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06期
6 江沛;;[J];中共黨史研究;2010年02期
7 萬紅慧;左征軍;;[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04期
8 岳艷艷;張海濤;;[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年03期
9 黃玲麗;;[J];中州學刊;2010年01期
10 宋福范;李娜;;[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冬艷;;[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吳玉宗;;[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楚明錕;周軍;;[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朱承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胡鶴毅;;[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6 張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7 曹春光;;[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8 韓旭云;;[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9 翟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李彩萍;;[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上海市平和雙語學校校長助理兼教務處主任,《班主任兵法》一書作者 萬瑋;[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N];中國教育報;2010年
3 海淀區(qū)中關村四小校長 劉可欽;[N];中國教育報;2010年
4 齊齊哈爾職業(yè)學院院長 曹勇安;[N];中國教育報;2010年
5 湖南科技大學 趙中源;[N];光明日報;2010年
6 本報駐山東記者 李守峰 通訊員 韓榮華 嚴隴成;[N];中華建筑報;2010年
7 吳海華;[N];解放軍報;2010年
8 通訊員 吳曉源 陳波 記者 張駿;[N];解放日報;2010年
9 記者 胡立強;[N];人民公安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馮瑩 沈榮;[N];人民法院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光縣;[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2 鐘勇為;[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3 顧月琴;[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周春發(fā);[D];上海大學;2009年
5 李婧;[D];吉林大學;2009年
6 黃常青;[D];吉林大學;2009年
7 李大海;[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8 范連生;[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9 陳祥健;[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10 張煒;[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青松;[D];北京服裝學院;2010年
2 陳志偉;[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祥;[D];江西理工大學;2010年
4 施婷;[D];江西理工大學;2010年
5 陳曦;[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6 高連海;[D];西北大學;2009年
7 懷宇;[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8 常海霞;[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9 張尊祥;[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10 李佳;[D];蘇州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社會基礎變遷與民法雙重體系建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111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21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