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用性投資、勞動者保護與勞動合同解除權
本文關鍵詞:專用性投資、勞動者保護與勞動合同解除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現代勞動法要實現專用性投資和勞動者的雙重保護,而不能僅僅強調勞動者保護絕對主義。目前主流觀點將《勞動法》第31條理解為賦予勞動者單方解除權的觀點是有缺陷的,其沒有認真對待專用性投資保護以及勞動合同自身要求的對合同期限的合理規(guī)定。涉及專用性投資的勞動合同的當事人解除勞動合同,必須向對方支付合理的補償,否則法律可以對其進行適當的限制。同時,法律法規(guī)也應當確立補償費的標準。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專用性投資 勞動者保護 勞動合同 解除權
【分類號】:D922.5
【正文快照】: 中國東方航空公司西北分公司飛行員楊某某辭職,單位不同意解除合同。楊某某向陜西省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該公司解除雙方勞動關系、支付經濟補償金兩萬元。而東航西北分公司則提出反請求,要求楊某某承擔因單方終止《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賠償公司經濟損失約1200萬元。①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馮彥君;解釋與適用──對我國《勞動法》第31條規(guī)定之檢討[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02期
2 O.W.霍姆斯,許章潤;法律之道[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1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玉浪;;勞動報酬談判權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2 燕艷;;我國勞動爭議仲裁制度研究[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梁瑋;農民工“工傷保險歧視”法律問題初探[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年10期
4 王旭然;姚新勝;魏建光;樊沙沙;;河南省農產品批發(fā)市場發(fā)展模式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04期
5 汪國銀;;企業(yè)組織結構演變趨勢:層級制還是網絡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6 羅慧連;;論罪犯的勞動權[J];安康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7 林f^;羅立仲;;論運動員人力資本產權交易[J];安康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8 楊志利;;懲罰性違約金的經濟分析[J];北大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9 熊建明;;污染源普查:官方主導抑或排污方主動申報——評《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及其實施方式[J];北方法學;2010年02期
10 王天玉;金哲;;現代性:勞動法的功能和價值定位[J];北方論叢;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柯華慶;;法律經濟學的思維方式[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柯華慶;;法律效率論[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3 楊志利;;強制履行、期待賠償與最優(yōu)違約救濟[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柯華慶;;實效主義經濟學方法論[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5 柯華慶;;實效主義法學綱要[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6 張錦洪;;交易、合同和合同法的演進邏輯——基于“主體思維方法”的分析框架[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7 于立;劉鳳芹;;專用性人力資本與準租金安排——飛行員勞務合約的效率1[A];2010年中國產業(yè)組織前沿論壇會議文集[C];2010年
8 王超;;從交易費用理論看武漢東西湖生態(tài)工業(yè)園的發(fā)展——以新溝工業(yè)園區(qū)為例[A];縣域經濟發(fā)展與新農村建設研究——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專題論壇暨第四屆湖北科技論壇分論壇論文集[C];2007年
9 劉長庚;高連水;;論公平分配實現的微觀基礎[A];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21次會議論文(2007)[C];2007年
10 湯吉軍;;沉淀成本決策相關嗎?[A];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聯(lián)誼會2008年年會暨青年經濟學者論壇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駿;論美國縱向限制法律規(guī)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周霞;中國農村經紀業(yè)發(fā)展問題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高偉;海洋空間資源性資產產權效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劉國慶;我國藥品購銷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市場配置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0年
7 李增軍;港口企業(yè)和諧網絡運作機理及其對企業(yè)成長績效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陳微波;利益分析視角下的轉型期國有企業(yè)勞動關系若干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丁玉海;法經濟學理性主義的邏輯與歷史分析及其啟發(fā)[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孫華平;產業(yè)轉移背景下產業(yè)集群升級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平平;農地城市流轉的交易成本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馬國祥;上海市退役運動員就業(yè)安置現狀調查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黃鈺;競爭性戰(zhàn)略聯(lián)盟的穩(wěn)定性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4 謝階騰;我國大學學院運行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張原;解雇事由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陸靜;勞動者預告辭職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路遙;可撤銷勞動合同的法理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袁洪君;企業(yè)勞動規(guī)章合法性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安增瑩;完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的幾點思考[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10 張靜;機構投資者與公司治理效率[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馮彥君;論勞動法是保障人權之法[J];中央檢察官管理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余豐慧;;新《勞動合同法》,請你大膽往前走[J];中國報道;2008年03期
2 代娟;;《勞動合同法》相關爭議辨析[J];商場現代化;2008年22期
3 陳磊;安庫雷;陳小瑾;;最受關注的法律[J];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29期
4 鄒成勇;;試論勞動者權益保護若干問題[J];商場現代化;2009年07期
5 俞里江;;論勞動合同的締約過失責任——以勞動者保護為視角[J];法學雜志;2009年10期
6 董秀生;;就業(yè),請先簽好合同[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009年09期
7 鄒聲文;;農民工結合打工經歷就修勞動合同法草案提建議[J];小康生活;2006年05期
8 侯國躍;;從華為“辭職門”看法律解釋方法[J];檢察風云;2007年23期
9 王政輝;;《勞動合同法》促進物業(yè)管理企業(yè)快速發(fā)展[J];城市開發(fā);2007年17期
10 周菲菲;;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構建與發(fā)展和諧的勞動關系[J];法制與社會;2009年1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肖永潑;;勞動合同法與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張立富;;新《勞動合同法》與新型雇傭方式的發(fā)展[A];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3 孫為新;;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雙倍處罰之我見[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黎秀蓉;;《勞動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劉棟;王希鳳;王國才;;營銷渠道中雙邊專用性投資對企業(yè)間合作創(chuàng)新的影響機制研究——來自海爾的啟示[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與戰(zhàn)略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6 齊斌;;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規(guī)規(guī)章的“軟法”現象芻議[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7 ;貫徹《勞動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第六屆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會會議材料[C];2008年
8 常凱;;《勞動合同法》應對還是執(zhí)行[A];第四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錢祥福;;試論工會推進勞動合同制度建設的途徑與方法[A];探索與創(chuàng)新——浙江省勞動保障理論研究論文選集(第五輯)[C];2005年
10 周鵬;;勞動者權利與科斯邏輯的邊界——兼評新《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后的爭議[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下)[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歐陽晨雨;勞動合同法成為勞動者的保護神[N];經濟參考報;2006年
2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研究所所長 林嘉;實現社會和諧 勞動合同法意義非凡[N];法制日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鄧大洪;《勞動合同法(草案)》觸動資方“神經”[N];中國商報;2006年
4 全總法律部副部長 謝良敏;勞動合同法完善了勞動合同制度[N];工人日報;2008年
5 蓋東海;平衡勞資雙方利益考驗政府智慧[N];消費日報;2007年
6 前程無憂;企業(yè)應對《勞動合同法》:追求中長期利益平衡[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7 張帆;《勞動合同法》的變數猜想[N];中國經濟時報;2007年
8 郭晉暉;實施條例草案獲批《勞動合同法》原則未改[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9 尹世昌;和諧勞資關系才是立法目的[N];人民日報;2008年
10 徐谷明;《勞動合同法》能改變什么[N];中國經濟時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趙衛(wèi)鋒;《勞動合同法》與和諧勞聘關系的構建[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3 李斌峰;勞動者法律人格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4 肖蓓;企業(yè)并購中勞動者勞動權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師勞動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金哲;休息權及其法律保障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7 夏瑜杰;當代中國守法問題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8 程宏偉;隱性契約與企業(yè)財務政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9 王皎皎;解雇保護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10 沈同仙;勞動力派遣中的政府規(guī)制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凱;論勞動合同法中勞動者的違約責任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白文欽;中韓勞動合同制度比較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柯振興;勞動合同法的雙倍工資賠償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李黎;《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對四川中小企業(yè)員工的影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5 張伊娜;完善我國勞動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6 鄧琪如;勞動合同法誠實信用原則在司法實踐中的應用[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蘇寧;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復旦大學;2008年
8 李娟;論勞務派遣的法律規(guī)則[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9 李曉娟;勞動關系非標準趨勢下的勞務派遣問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10 毛東彥;基于委托代理理論的勞務派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專用性投資、勞動者保護與勞動合同解除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37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493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