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模式下電子合同訂立的若干法律問題
本文關鍵詞:電子商務模式下電子合同訂立的若干法律問題
【摘要】:信息技術促使貿(mào)易活動從物理方式向網(wǎng)絡空間延伸,電子商務應運而生,電子商務極大地改變了整個社會的交易形式。其中,電子合同作為電子商務活動的支撐,在網(wǎng)絡貿(mào)易中得到廣泛應用。電子合同以明確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為內(nèi)容,其本質(zhì)沒有變化,然而電子合同形式上的變化及其自身的特殊性給傳統(tǒng)的合同法理論帶來了挑戰(zhàn)。相應地,也給電子交易糾紛的解決帶來了影響,從而導致電子合同當事人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最終將不利于電子商務的發(fā)展。文章以電子合同分類、形式和特點的為切入點,分析電子合同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首先,電子合同形式上的變化,導致的其在效力認定方面的問題以及在證據(jù)方面的可采納性問題。同時形式變化所帶來的電子合同“鏈接”資料、外部證據(jù)可采納性問題。其次,電子意思表示傳輸?shù)奶厥庑?導致的電子意思表示的認定、撤回以及電子意思表示錯誤的責任承擔問題。其三,電子合同參與主體的虛擬性帶來的電子簽名、電子認證的特殊問題。尤其是在電子合同缺乏電子簽名的情況下,電子合同的證據(jù)效力認定問題。文章以不同訂立方式產(chǎn)生的電子合同為線索,對前述存在問題的進行分析,探討我國現(xiàn)行面對該些問題的通行做法以及存在的立法空白,借鑒聯(lián)合國國際貿(mào)易法委員會《電子商務示范法》、美國《統(tǒng)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統(tǒng)一電子交易法》的規(guī)定,從兩個層面即電子合同立法、電子簽名立法完善提出具體建議,從而幫助實現(xiàn)對電子合同實踐問題的法律規(guī)制。
【關鍵詞】:電子合同 電子簽名 簽名認證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3.6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前言8-10
- (一) 研究背景8
- (二) 研究目的及意義8-10
- 第一部分 電子合同概述10-13
- 一、電子合同的內(nèi)涵10-11
- 二、電子合同的訂立及分類11-13
- (一) 電子合同的訂立11-12
- (二) 電子合同的分類12-13
- 第二部分 電子合同成立及法律問題13-16
- 一、電子合同成立13-14
- (一) 電子合同成立時間13-14
- (二) 電子合同成立地點14
- 二、電子合同形式、特點以及相應的法律問題14-16
- (一) 電子合同形式變化及相應的法律問題14-15
- (二) 電子合同特點及相應的法律問題15-16
- 第三部分 電子意思表示16-23
- 一、電子意思表示16-23
- (一) 電子要約形式上的認定16-17
- (二) 電子要約與要約邀請的區(qū)分問題17-18
- (三) 承諾及電子代理人18-19
- (四) 電子意思撤銷、撤回、錯誤以及責任承擔19-23
- 1. 要約撤回、撤銷以及承諾的撤回19-20
- 2. 電子意思表示錯誤及責任承擔20-23
- 第三部分 電子簽名及電子認證23-27
- 一、電子簽名在我國電子商務中的應用現(xiàn)狀23-25
- 二、電子認證25-27
- (一) 認證機構及國內(nèi)外立法25-26
- (二) 電子認證在我國電子商務中的應用現(xiàn)狀26-27
- 第四部分 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27-32
- (一) 電子合同的效力認定27-29
- (二) 電子合同作為證據(jù)的可采納性29-32
- 1. 電子合同作為證據(jù)的可采納性29-30
- 2. 電子合同“鏈接”資料作為證據(jù)的可采納性30-31
- 3. 外部證據(jù)規(guī)則31-32
- 第五部分 思考和建議32-36
- 結語36-37
- 參考文獻37-39
- 致謝3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露;我國電子合同如何立法[J];統(tǒng)計與決策;2001年05期
2 張睿,趙可星;電子合同芻議[J];河南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3 趙淑華,王國忠;電子合同的特征及相關法律問題探析[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4 吳卓強;電子合同的效力:法律規(guī)范、道德約束與技術控制[J];求索;2001年04期
5 梁爽;試論電子合同的成立及效力[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6 ;電子合同[J];求知;2002年07期
7 ;電子合同[J];求知;2002年09期
8 江軍輝;淺議電子合同的幾個法律問題[J];發(fā)展;2002年04期
9 孫秀平;電子合同法律效力初探[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10 李振華;電子合同的法律規(guī)范[J];武漢交通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孔嘉;;電子合同[A];信息網(wǎng)絡與高新技術法律前沿——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信息網(wǎng)絡與高新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集[C];2001年
2 韓鷹;王小濤;;試論電子合同的成立、效力及其違約責任[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上卷)[C];2000年
3 朱軍;;電子合同的相關法律問題[A];信息網(wǎng)絡與高新技術法律前沿(2005)——電子法與電子商務時代的傳統(tǒng)知識保護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朱水林;邊善裕;徐瀾波;侯放;王善平;徐國定;楊崇禮;;電子數(shù)據(jù)交換(EDI)法律問題研究報告[A];1998年政府法制研究[C];1998年
5 孔嘉;;電子商務若干法律問題[A];信息網(wǎng)絡與高新技術法律前沿——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信息網(wǎng)絡與高新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陳海鵬;電子合同小試牛刀[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2 翟文;中國“電子合同”簽出第一單[N];市場報;2004年
3 小山;首份“電子合同”打破信息化瓶頸[N];中國經(jīng)營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張品方;“電子合同”的安全性令人放心[N];浙江日報;2006年
5 馮嘉銘;我市成為全國首個使用旅游電子合同城市[N];太原日報;2010年
6 王文華;太原通報批評39家不試用電子合同的旅行社[N];中國旅游報;2010年
7 王文華;太原旅游電子合同艱難推行[N];中國旅游報;2010年
8 江西省贛縣工商局 劉江 鐘圣榮;應注意加強電子合同監(jiān)管[N];中國工商報;2011年
9 李敬偉 樊森;電子合同挑戰(zhàn)法律[N];中國質(zhì)量報;2000年
10 李敬偉 樊淼;如何規(guī)范電子合同[N];中國質(zhì)量報;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潔蓉;論我國電子合同的若干法律問題及其立法完善[D];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
2 陳晨;電子合同安全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姜紅;論電子合同的“書面”形式[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4 王遠;電子合同錯誤的立法完善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5 楊寒劍;未成年人電子合同締約能力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6 張雪園;電子合同中意思表示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7 潘筱穎;論電子合同中買方的義務[D];蘇州大學;2016年
8 吳麗娜;電子商務模式下電子合同訂立的若干法律問題[D];云南大學;2016年
9 李志玉;基于電子簽章的電子合同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10 錢媛媛;網(wǎng)絡銀行業(yè)務中電子合同法律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506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95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