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構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法律責任的思考
本文關鍵詞:重構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法律責任的思考
更多相關文章: 勞動合同 違法解除 法定事由 正當程序 繼續(xù)履行 賠償損失
【摘要】: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必須同時具備法定事由和遵循法定程序,否則構成違法解除,應承擔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秳趧雍贤ā逢P于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或按經濟補償金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雖有一定的合理之處,但在實踐中容易引起混亂。應建立既符合法理又具有可操作性,既能遏制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又能讓勞動者的實際損失獲得相應賠償的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規(guī)則。
【作者單位】: 北方民族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勞動合同 違法解除 法定事由 正當程序 繼續(xù)履行 賠償損失
【基金】:中國法學會2012年度部級法學研究課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責任研究》(編號:CLS(2012)D222)之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22.5
【正文快照】: 一、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界定為保障用人單位的用工自主權,應當賦予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即解雇權;同時,由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對勞動者而言就是失業(yè),將直接影響勞動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對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應當有所限制,以保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崔明峰,歐山;英美法上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J];河北法學;2000年03期
2 程延園;英美解雇制度比較分析——兼論解雇中的法律和經濟問題[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3 姜穎;;論工會在勞動合同制度中的作用[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本宏;論懲罰性賠償在合同領域的適用[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2 王清平,段斌;企業(yè)會計涉假民事法律責任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吳世琦,吳忠紅;試論懲罰性損害賠償的法律適用[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4 章正璋;關于優(yōu)先購買權的幾個法律問題[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5 王凌燕;我國公務員權利救濟制度探析[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張萍;;論大學生現(xiàn)代意識——從素質教育談起[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7 高光亮;;論民事訴訟審前程序的完善[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8 李佑標;論行政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J];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9 朱麗琴;實現(xiàn)行政程序法公正原則的制度設計[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10 李騰宇;論締約過失責任法律制度[J];安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昕;;為什么合作?——華南一個民間收債個案的分析[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蔣巖波;;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的設置問題研究[A];中國工業(yè)經濟研究與開發(fā)促進會2005年會暨“產業(yè)組織與政府規(guī)制”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高利紅;;環(huán)境民事侵害賠償原則之檢視[A];適應市場機制的環(huán)境法制建設問題研究——2002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2年
4 楊瑞英;;初探懲罰性賠償在美國環(huán)境侵權中的適用[A];林業(yè)、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制建設研究——2004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四冊)[C];2004年
5 饒世權;;完善我國水污染侵權民事責任初探[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環(huán)經濟立法研究——2005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一冊)[C];2005年
6 胡欣;;環(huán)境侵權適用懲罰性賠償研究[A];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與環(huán)境資源法的熱點問題研究——2006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一)[C];2006年
7 楊琴;;制定懲罰性損害賠償制度的必要性[A];第二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1年
8 申曉華;;論和諧社會構建中的行政立法與民主參與[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朱新力;唐明良;葛宗萍;;通過技術性變革實現(xiàn)司法公正——行政訴訟異地交叉審判的啟示[A];司法體制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楊方;;歐共體反傾銷日落復審制度研究[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經濟法卷)[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加彪;法治與自律:新聞采訪權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2 楊偉東;行政行為司法審查強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吳華;行政訴訟類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4 解志勇;論行政訴訟審查標準[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5 吳小隆;公益訴訟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6 史飚;商事仲裁監(jiān)督與制約機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7 鄧輝;論公司法中的國家強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8 趙廉慧;財產權的概念[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9 王寶蒞;斷了線的等價交換?!——合同的倫理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10 鐘志勇;論總行對海外分行存款債務之承擔[D];廈門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董冰;人大代表專職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2 沈芳;論商品房預售中預購人權利的法律保護[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3 聶玲;缺陷產品召回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4 石江鋒;論精神損害賠償[D];黑龍江大學;2004年
5 楊娟;不可量物侵權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6 林曉光;論我國的死亡賠償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7 于淼;在規(guī)制中建立我國的民事公益訴訟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8 宋瑞秋;內部人短線交易利益歸入制度研究[D];暨南大學;2001年
9 林小嫻;抵押權實現(xiàn)法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學;2000年
10 李斌;有關合同法中顯失公平規(guī)則的探討[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馮彥君;;勞動合同解除中的“三金”適用——兼論我國《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態(tài)度[J];當代法學;2006年05期
2 常凱;;關于《勞動合同法》立法的幾個基本問題[J];當代法學;2006年06期
3 李坤剛;論勞動關系的穩(wěn)定性和流動性——兼論我國勞動合同制度的完善[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6期
4 董保華;;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5 錢葉芳;;保護不足與保護過度——試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傾斜保護的“度”[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6 董保華;;論我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7 關懷;;《勞動合同法》與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J];法學雜志;2006年05期
8 許建宇;王婧婧;;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與政府責任的法治化——以政府促進就業(yè)責任為視角[J];法治研究;2007年02期
9 姜穎;對集體合同形式化的反思[J];工會理論與實踐-中國工運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10 許建宇;;勞動合同的定性及其對立法的影響[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勝秋;;代簽勞動合同 沒有法律效力[J];勞動保障世界;2011年07期
2 ;導言[J];法治論壇;2011年02期
3 劉瑩;;勞動合同加蓋勞動者私章是否有效[J];人事天地;2011年04期
4 劍華;;《勞動合同法》背后的勞資博弈[J];黃金時代;2008年03期
5 梁達;;謹防故意不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專家”[J];人事天地;2010年23期
6 張立君;;法律咨詢[J];分憂;2011年03期
7 任宣;;全國人大常委會勞動合同法執(zhí)法檢查組來粵檢查[J];人民之聲;2011年08期
8 ;仲裁庭錄[J];當代工人;2011年10期
9 蘇漢寧;;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前[J];江門文藝;2011年11期
10 冷默;;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六大問題[J];勞動保障世界;201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立富;;新《勞動合同法》與新型雇傭方式的發(fā)展[A];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2 孫為新;;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雙倍處罰之我見[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3 黎秀蓉;;《勞動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齊斌;;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規(guī)規(guī)章的“軟法”現(xiàn)象芻議[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肖永潑;;勞動合同法與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6 ;貫徹《勞動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第六屆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會會議材料[C];2008年
7 常凱;;《勞動合同法》應對還是執(zhí)行[A];第四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周鵬;;勞動者權利與科斯邏輯的邊界——兼評新《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后的爭議[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下)[C];2008年
9 張?zhí)煳?孫強;;關于我國競業(yè)禁止制度的評析[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知識產權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中國律師知識產權高層論壇論文集(上)[C];2009年
10 潘耀丹;;貫徹《勞動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系列活動征文選[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田麗;措美縣四項措施確保《勞動合同法》實施[N];西藏日報;2008年
2 記者 吳珊;市政協(xié)視察我市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情況[N];黑河日報;2010年
3 通訊員吾斯曼江·買買提;阿圖什認真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N];克孜勒蘇報;2010年
4 實習記者林文捷;勞動合同法應完善個人勞動關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記者 李樹軍;市人大檢查《勞動合同法》貫徹執(zhí)行情況[N];朝陽日報;2011年
6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研究所所長 林嘉;博弈與平衡:勞動合同法誕生記[N];光明日報;2011年
7 徐道穩(wěn) 深圳大學法學院;勞動合同法立法目的已初步實現(xiàn)[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8 見習記者 李吉斌;貫徹執(zhí)行好勞動合同法不留死角[N];法制日報;2011年
9 記者 徐博;認真貫徹執(zhí)行勞動合同法[N];人民日報;2011年
10 記者 孫佳薇;認真貫徹執(zhí)行勞動合同法[N];黑龍江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衛(wèi)鋒;《勞動合同法》與和諧勞聘關系的構建[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刁慧娜;高校教師勞動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王皎皎;解雇保護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5 沈同仙;勞動力派遣中的政府規(guī)制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6 夏蕾;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杜寧寧;勞動締約“明示”義務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8 孫冰心;勞務派遣法律規(guī)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9 楊彬;勞動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王凱;勞動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柯振興;勞動合同法的雙倍工資賠償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黎;《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對四川中小企業(yè)員工的影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3 張伊娜;完善我國勞動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4 黃凱;論勞動合同法中勞動者的違約責任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白文欽;中韓勞動合同制度比較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蘇寧;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復旦大學;2008年
7 李娟;論勞務派遣的法律規(guī)則[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8 李鵬;勞動合同法視野下的競業(yè)禁止[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9 魏珂;我國勞務派遣立法完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10 鄧雅靜;《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的影響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268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62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