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勞動合同法》修正案的得失
本文關鍵詞:論《勞動合同法》修正案的得失,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堅持了"限制勞務派遣"這一正確的立法原則,采納了"勞動法律中加入行政許可法的內容"這一正確的立法體系觀,值得肯定;但由于立法思路過于依賴勞動監(jiān)察、立法技術缺乏可行性、回避了"用工單位"的"共同用人單位"性質,難以實現有效保護勞動者的立法目的。補救措施是,通過司法解釋將"用工單位"明確界定為"共同用人單位",限制規(guī)避勞動法的行為;通過促進人力資源管理行業(yè)自律,減少規(guī)避勞動法的行為。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
【關鍵詞】: 《勞動合同法》修正案 得失 補救
【分類號】:D922.525
【正文快照】: 2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正式通過并公布,2013年7月1日起實施。《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堅持了正確的立法原則、采納了正確的立法體系觀,值得肯定;但由于立法思路仍有待更新、立法技術仍有待完善、且回避了“用工單位”的法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張再平;;日本勞動法及其體系[J];法學天地;1996年06期
2 劉誠;;《勞動合同法》法律解釋研究[J];法治論壇;2011年02期
3 劉誠;部門法理論批判[J];河北法學;2003年03期
4 李坤剛;我國勞動派遣法律規(guī)制初探[J];中國勞動;2005年02期
5 黃卉;;德國勞動法中的解雇保護制度[J];中外法學;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言東;;論用人單位歧視性報復的表現形式及救濟[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2 韓永江;張家盛;;對勞動合同法草案關于勞動力派遣立法的思考[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3 朱翠微;;部門法理論的批判與重構[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10年05期
4 卜平武,王中興;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分析[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5 李遵偉;;淺析經濟法調整對象的三種限定——兼論調整對象在部門法理論中的意義[J];研究生法學;2007年05期
6 錢葉芳;;個人解雇保護立法實踐的國際比較:回應與建設[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7 錢葉芳;;《勞動合同法》對職業(yè)穩(wěn)定的保護——兼析《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草案)》的相關條款[J];法學;2008年07期
8 韓冬;;試論我國大量解雇保護法律制度的本土重構[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9 翟潤;郭慧敏;;論新勞動立法背景下勞務派遣[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余敏;;論派遣勞動者與正式工的待遇差別[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規(guī)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張紅;繼續(xù)性合同終止制度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4 張穎慧;企業(yè)組織變動與工作權保障[D];吉林大學;2012年
5 夏蕾;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王凱;勞動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沈同仙;勞動力派遣中的政府規(guī)制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8 朱翠微;醫(yī)患法律關系屬性論[D];吉林大學;2009年
9 王皎皎;解雇保護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10 肖蓓;企業(yè)并購中勞動者勞動權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陸靜;勞動者預告辭職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艷軍;我國勞務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與完善[D];湘潭大學;2010年
3 吳軍芳;我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4 韓曄;我國勞務派遣規(guī)制的主要理論爭議及路徑選擇[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5 胡順松;我國勞務派遣的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6 劉賽剛;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經濟補償制度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7 徐一寧;我國勞動合同解除制度的反思與重構[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8 周敏;解雇保護法律制度的探析[D];南昌大學;2011年
9 陸昌興;解雇保護中的解雇條件:域外立法及其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昀昀;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協(xié)議解除僵局及法律救濟[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興良;法的解釋與解釋的法[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2 許軍;合同終止辨析[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陳華彬;陳軍勇;;形成權論[J];廣西社會科學;2006年04期
4 范愉;法律解釋的理論與實踐[J];金陵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5 劉誠;企業(yè)轉制中的勞動法律問題與法律適用分析[J];中國勞動;2004年08期
6 田成有,李來孺;重構還是超越:法律解釋的客觀性探詢——以德沃金和波斯納的法律解釋論為主[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3年01期
7 季衛(wèi)東;法律解釋的真諦(上)——探索實用法學的第三道路[J];中外法學;1998年06期
8 卡爾·拉倫茨;曼弗瑞德·沃爾夫;孫憲忠;;德國民法中的形成權[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6年04期
9 陳金釗;法律解釋(學)的基本問題[J];政法論叢;2004年03期
10 沈宗靈;;論法律解釋[J];中國法學;1993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芳;;勞務派遣工權益保障問題探析[J];山東勞動保障;2006年09期
2 ;用人單位濫用勞務派遣難逃用工責任[J];吉林農業(yè);2010年03期
3 劉暢;張軍;尹松梅;楊杰;薛孝東;;勞務派遣用工中的風險防范[J];中國勞動;2007年01期
4 ;“被派遣”的勞動者 系列之一[J];中國女性(中文海外版);2009年11期
5 程墾;;民工納入“勞務派遣用工體系” 值得期待[J];工友;2005年02期
6 余明忠;;勞務派遣“接力”談[J];工友;2007年06期
7 李桂先;;淺析企業(yè)勞務派遣用工的風險與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0年06期
8 司乃捷;;勞務派遣的法律與實踐思考[J];中外企業(yè)文化;2008年07期
9 馬國華;;勞務派遣對勞動合同制度的沖擊與影響[J];工友;2006年05期
10 潘家永;;被派遣員工停工期間有無勞動報酬?[J];職業(yè);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德寶;;勞務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方維忠;;勞務派遣法律規(guī)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議[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3輯)[C];2009年
3 趙廣英;;勞務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于博;;完善和規(guī)范我市勞務派遣用工的對策建議[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橫井和彥;竇少杰;孟建兵;;七、從“勞務派遣”說開去——中日勞務派遣及其相關制度的比較研究[A];2010中國國有經濟發(fā)展論壇暨“中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國有經濟戰(zhàn)略調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李政;;高校大學生就業(yè)力問題研究[A];“十一五”與青少年發(fā)展研究報告——第二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6)[C];2006年
7 尹波;;開展人才派遣業(yè)務 提高人才派遣機構服務能力[A];北京人才服務行業(yè)協(xié)會2003、2004、2005年獲獎優(yōu)秀學術研究成果匯編——人才市場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第二集)[C];2006年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A];2007年度中國汽車摩托車配件用品行業(yè)年度報告[C];2008年
9 金曉蓮;;用人單位單方調崗變薪的效力[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10 郎沖;;企業(yè)用人即時辭退員工的法律風險防范及(勞務)派遣風險防范[A];第九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暨2008年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熊成文;趨利避害:勞務派遣中若干問題的思考[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6年
2 陳愛和;無勞動合同并非無勞動關系[N];檢察日報;2009年
3 記者 李國邋通訊員 趙杰昌;重慶部分用人單位突擊“租人”[N];工人日報;2007年
4 喬雨;勞務工入會不問“出處”[N];工人日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丁國元;派遣工入會遭遇軟釘子[N];工人日報;2009年
6 石美遐 劉昀 陳秀華;勞務派遣:促進就業(yè)的有效形式[N];人民日報;2006年
7 ;《勞動合同法》百姓問答[N];黃石日報;2008年
8 特約撰稿 周斌;百思買遣散“勞務派遣員工” 雅戈爾收回“最牛放假通知”[N];人才市場報;2011年
9 苗劍東;勞務派遣人員合法權益不容忽視[N];工人日報;2004年
10 澤工;勞務派遣人員合法權益不容忽視[N];河北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冰心;勞務派遣法律規(guī)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趙婷婷;勞務派遣合約的政治經濟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3 沈同仙;勞動力派遣中的政府規(guī)制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4 應松寶;我國大學生就業(yè)過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5 時博;派遣用工的戰(zhàn)略選擇、制度構型和資源整合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6 張福明;制度變遷視角下的城鄉(xiāng)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9年
7 夏蕾;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王凱;勞動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王弘鈺;勞務派遣工的組織公平、組織認同與工作績效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10 劉志剛;基于高等教育服務質量的高校品牌價值評價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尹晨臣;現階段我國勞務派遣中的勞資關系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2 曲智;完善勞務派遣法律規(guī)制的若干思考[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高tq;國有企業(yè)勞務派遣管理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4 劉星;基層供電公司勞務派遣工作的研究與思考[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0年
5 張亞琦;論勞務派遣用工中若干實踐問題及制度完善[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6 韓曄;我國勞務派遣規(guī)制的主要理論爭議及路徑選擇[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7 康皓;我國勞務派遣用工難點問題研究及其政策建議[D];內蒙古大學;2011年
8 王艷軍;我國勞務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與完善[D];湘潭大學;2010年
9 朱楠楠;我國勞務派遣中被派遣勞動者權益保護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10 程偉;勞務派遣中勞動者權益保護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論《勞動合同法》修正案的得失,,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12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501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