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第三人利益合同及其立法完善
發(fā)布時間:2021-05-09 03:48
合同的相對性是自合同產(chǎn)生以來各國均認可和恪守的原則,其一度對合同法的發(fā)展和完善起過重大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交往的擴大,合同的履行已不單單涉及合同雙方當事人,保險合同,信托合同等應運而生,突破了傳統(tǒng)的合同相對性,更加符合合同意思自治的原則,使得市場交易更加公平安全。對傳統(tǒng)合同相對性的突破意味著合同不僅僅關注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合意,也開始關注合同外第三人的利益和需求。所謂的為第三人利益合同又稱利他合同或向第三人給付的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約定由一方向合同關系外第三人為給付,該第三人即因之取得直接給付請求權的合同。其中,按照合同約定應向第三人為給付的一方成為諾約人,是合同的債務人;可請求債務人向第三人為給付一方,為債權人;可請求債務人向自己為給付的主體為第三人。為第三人利益合同并非合同的一個獨特類型,只是合同中有利益第三人的條款。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產(chǎn)生有著重大的意義,由于該類合同的出現(xiàn),大大簡化了市場交易的程序,使互負債權債務的三方能夠一次性簡潔的使各自債務得到清償,同時債權得到實現(xiàn),避免因“三角債”而給企業(yè)發(fā)展帶來的障礙與不便,維護了交易秩序,在便利合同當事人的同時也給使第三人的利益...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選題意義和寫作背景
(二) 研究方法的選擇
一、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概述
(一)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二)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構成要件
(三)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法律關系
(四)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與相似法律關系的比較
(五) 我國《合同法》第64條、第65條規(guī)定的性質
二、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
(一)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對第三人的效力
(二)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對債權人的效力
(三)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對債務人的效力
三、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違約責任形態(tài)
(一) 違約責任的定義及違約責任的形態(tài)
(二)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各方的違約責任及對第三人利益的保護
(三) 在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第三人違反義務應承擔的責任探討
四、我國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立法完善
(一) 各國對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規(guī)定
(二) 我國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立法現(xiàn)狀
(三) 我國完善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立法的必要性
(四)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立法的完善建議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他合同仲裁條款對受益人的效力——美國法經(jīng)驗對我國立法的啟示[J]. 王紹凱. 天府新論. 2008(04)
[2]對利他合同的探討[J]. 張圓圓. 法治研究. 2007(12)
[3]我國借鑒預期違約制度之檢討分析[J]. 解沖. 河北法學. 2003(06)
[4]論第三人利益合同[J]. 王利明. 法制現(xiàn)代化研究. 2002(00)
[5]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涉他性的法律研究[J]. 陳晶瑩. 社會科學. 2002(09)
[6]預期違約與不安抗辯的再思考[J]. 藍承烈. 中國法學. 2002(03)
[7]對利他合同的立體透析[J]. 程木英,魏悅容. 黨政干部學刊. 2002(02)
[8]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J]. 葉金強. 比較法研究. 2001(04)
[9]重讀義務——兼析《合同法》第186條[J]. 張永和. 現(xiàn)代法學. 2001(03)
[10]論涉他契約——兼評合同法第64條、第65條之規(guī)定[J]. 尹田. 法學研究. 2001(01)
本文編號:3176561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選題意義和寫作背景
(二) 研究方法的選擇
一、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概述
(一)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二)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構成要件
(三)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法律關系
(四)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與相似法律關系的比較
(五) 我國《合同法》第64條、第65條規(guī)定的性質
二、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
(一)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對第三人的效力
(二)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對債權人的效力
(三)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對債務人的效力
三、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違約責任形態(tài)
(一) 違約責任的定義及違約責任的形態(tài)
(二)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各方的違約責任及對第三人利益的保護
(三) 在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第三人違反義務應承擔的責任探討
四、我國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立法完善
(一) 各國對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規(guī)定
(二) 我國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立法現(xiàn)狀
(三) 我國完善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立法的必要性
(四) 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立法的完善建議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他合同仲裁條款對受益人的效力——美國法經(jīng)驗對我國立法的啟示[J]. 王紹凱. 天府新論. 2008(04)
[2]對利他合同的探討[J]. 張圓圓. 法治研究. 2007(12)
[3]我國借鑒預期違約制度之檢討分析[J]. 解沖. 河北法學. 2003(06)
[4]論第三人利益合同[J]. 王利明. 法制現(xiàn)代化研究. 2002(00)
[5]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涉他性的法律研究[J]. 陳晶瑩. 社會科學. 2002(09)
[6]預期違約與不安抗辯的再思考[J]. 藍承烈. 中國法學. 2002(03)
[7]對利他合同的立體透析[J]. 程木英,魏悅容. 黨政干部學刊. 2002(02)
[8]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J]. 葉金強. 比較法研究. 2001(04)
[9]重讀義務——兼析《合同法》第186條[J]. 張永和. 現(xiàn)代法學. 2001(03)
[10]論涉他契約——兼評合同法第64條、第65條之規(guī)定[J]. 尹田. 法學研究. 2001(01)
本文編號:31765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317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