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記卡資金被盜糾紛的民事責任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0-06-03 09:18
【摘要】:隨著金融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銀行卡在為居民生活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時,銀行卡隱含的安全隱患也逐漸暴漏,銀行卡類的犯罪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持卡人和銀行之間關于借記卡資金被盜的糾紛成為了司法實務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糾紛。目前我國的《合同法》等法律法規(guī)并沒有對此類糾紛有明確的規(guī)定,缺乏相關的法律規(guī)制和統(tǒng)一的標準,造成了各地法院在借記卡資金被盜的糾紛中關于法律責任的認定存在著差異化的現(xiàn)象,有銀行勝訴的,有持卡人勝訴的,也有銀行和持卡人承擔不等責任的情形。本文重點在于通過整理歸納不同類型的借記卡資金被盜類案件,分析探討不同情形下糾紛主體之間的民事責任承擔問題。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導論,主要是闡述本篇論文的寫作背景、研究現(xiàn)狀、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研究方法和寫作思路等;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描述了近年來借記卡資金被盜糾紛的司法判決現(xiàn)狀,進而總結(jié)出造成此類糾紛不同判決的主要法律爭議點;第三部分主要是對借記卡資金被盜糾紛進行法理分析,從法律關系、法律責任性質(zhì)、舉證責任以及“先刑后民”原則方面進行探討分析;第四部分也是文章的主體部分,主要通過對借記卡資金被盜糾紛的整理歸類,分析不同情形下持卡人與銀行等主體的民事責任劃分情況;第五部分是從銀行、持卡人以及立法角度針對借記卡資金被盜糾紛提出的一些建議;第六部分屬于文章的總結(jié)部分,總體來講,銀行需要承擔無過錯責任,要想減輕自己的責任,就要證明持卡人在案件的發(fā)生中存在著過錯,也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探討能為司法實務和金融工作人員在日后的工作中提供一些參考。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2.281;D923
本文編號:2694615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2.281;D9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多;;銀行存款責任的裁判標準[J];研究生法學;2008年05期
2 秦川;;網(wǎng)銀安全與銀行責任相關法律問題研究[J];法律適用;2011年04期
3 劉丹冰;銀行存款所有權的歸屬與行使——兼論存款合同的性質(zhì)[J];法學評論;2003年01期
4 田代臣;李洪標;;儲蓄存款冒領法律責任分配問題初探[J];廣西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5 夏和平;;泄露支付密碼索賠訴訟的舉證責任[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6 李健男;;存款行為法律性質(zhì)新論[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7 鐘志勇;;銀行卡責任承擔規(guī)則之民法分析[J];金融與經(jīng)濟;2009年04期
8 宋建立;;儲蓄存款合同中的附隨義務及責任[J];人民司法;2009年03期
9 束景明;;銀行在存款冒領案件中的責任[J];法治論叢(上海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10 王建平;論儲蓄合同存款兌付效力和違約責任確定[J];政治與法律;2004年05期
,本文編號:26946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269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