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合同法論文 >

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3-08 13:10

  本文選題:國際海上貨物運輸 切入點:承運人 出處:《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在國際海上貨物運輸中,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是世界各國海商立法以及相關國際公約中的一項特殊制度。1893年美國《哈特法》首次在立法中規(guī)定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為促進國際海上貨物運輸立法的統(tǒng)一,1924年《海牙規(guī)則》將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納入國際海上貨物運輸的國際立法中。我國1992年制定的《海商法》借鑒了《海牙規(guī)則》的相關內容,確立了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隨著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業(yè)的迅速發(fā)展,海運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逐漸顯露出一些問題。與此同時,國際海上貨物運輸的立法中也表現出一些新的趨勢,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國際上已經出現了廢除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的現象。比如,美國在1999年《海上貨物運輸法》中率先廢除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2008年聯(lián)合國制定的《鹿特丹規(guī)則》也刪除承運人過失免責條款。這是否意味著國際海運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就此結束了歷史使命,退出海上貨物運輸法律制度?我們應如何看待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的存廢,過失免責制度存在的根基是什么?我國《海商法》對于國際海運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的未來應當何去何從,做出何種抉擇?如何進一步完善我國海運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等,這些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本文由引言、正文、結語構成,其中正文包括4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國際海運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的理論基礎研究。本部分主要對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的涵義、類型、特殊性以及理論依據做了較為系統(tǒng)的闡述。筆者根據免責行為與免責主體的不同對承運人過失免責進行歸類。闡述國際海運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的特殊性,除了免責制度本身的獨特性外,還主要表現在免責主體、免責事由、免責限制、歸責原則等方面。對過失免責制度理論依據的分析著重于:從法學的角度看,國際海運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并非對于公平原則的違背,而是一種合理的風險分配制度。從經濟學的成本收益角度看,過失免責制度具有存在的經濟價值,其以低成本換取了海運行業(yè)空前繁榮的高收益。 第二部分為對國際海運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的比較研究。本部分首先對過失免責制度的歷史沿革做了簡要闡述,然后縱向比較了國際立法的變化和橫向比較了各個國家目前的海商立法規(guī)定。從縱向比較角度看,《海牙規(guī)則》首次在國際海運業(yè)中確立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明確了承運人的不完全過失責任!毒S斯比規(guī)則》將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的適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到承運人的代理人和雇傭人員。而《漢堡規(guī)則》不但在立法體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而且廢除了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但是并沒有能贏得國際海運界的好評!堵固氐ひ(guī)則》廢除了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回歸到完全過失責任上,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海運強國的利益。此外,《ISM規(guī)則》對船舶及航海人員均有很嚴格的要求,實質上增加了承運人援引過失免責制度的難度。從橫向比較的角度看,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或地區(qū)的海商立法模式不同。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目前應該保留過失免責制度,并對過失免責制度加以完善;可以改進立法技術,積極學習先進的立法模式;應當在法律條文中闡明適航義務與過失免責、管貨義務與過失免責關系等。 第三部分為對我國國際海運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的現狀、問題及其原因進行分析。本部分首先闡述了我國目前過失免責制度的現狀及原因分析,包括《民法通則》應當作為過失免責制度適用的最基本的原則;《海商法》中確立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是直接的法律依據;《合同法》中對過失免責制度的規(guī)定產生矛盾,出現了承運人責任承擔二元化;筆者側重于國際貿易迅速發(fā)展以及立法技術進步這兩個主要方面上分析導致過失免責制度現狀的原因。在通過對我國國際海運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現狀的綜合分析后得出承運人過失免責存在的問題:包括過失免責制度在立法上的不足;法律規(guī)定中的存在矛盾;部分法條直接移植國際公約、國際規(guī)則中的翻譯語言,表述不夠嚴謹,忽略條文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性,導致過失免責制度欠缺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許多規(guī)定過于陳舊和原則,缺乏實效性和操作性;國際海運承運人與多式聯(lián)運運輸承運人、沿海港口運輸承運人責任承擔之間存在的沖突和差異,并對由于這些差異所帶來的弊端及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第四部分為完善我國國際海運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的建議。本部分闡述了目前國內學者對于過失免責制度存廢的爭議及雙方的理由,總結分析后得出我國應當保留國際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并加以完善。筆者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完善建議:過失免責的適用應當突出海運領域的特殊性原則,包括協(xié)調性原則、實效性原則、適時性原則以及均衡性原則;對管船過失與管貨過失的區(qū)分,既要考慮承運人的行為目的,又要考慮是否兼顧了注意義務。認為對過失行為的認定應該以“通常的技術和謹慎”作為標準;對過失免責主體進行界定和限制;對于認定程序中可以引入第三方鑒定機構對是否屬于過失行為做出判定;對過失免責中的舉證責任進行完善;對過失免責制度的法律適用問題和選擇進行了論述。 本文的主要貢獻之處在于: 1、研究觀點上的創(chuàng)新。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已經在國際社會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也有國家已經廢除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但是我國目前的態(tài)度尚不明確。鑒于此,筆者系統(tǒng)地闡釋了過失免責的概念、類型以及特殊性;比較分析國際海運立法和其他國家海商法;通過對過失免責的存廢理由對比分析,主張我國應當保留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同時需要進一步完善與更新相關的法律制度。提出過失免責的適用既需要保持公平性、效率性、時代性,又應當突出海運領域的特殊性原則,包括協(xié)調性原則、實效性原則、適時性原則以及均衡性原則;應當將適航義務、管貨義務作為過失免責的前提條件;對過失行為提出具體的認定標準;認定主體中引入第三方鑒定機構等。 2、研究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本文從法學和經濟學的角度對承運人過失免責制度的產生以及其合理性進行了論述。從法學的角度分析了過失免責制度與契約自由原則之間的關系、過失免責制度與公平效率之間的關系,得出過失免責制度通過合理分擔風險來促進國際海運行業(yè)的繁榮發(fā)展,促進效率優(yōu)先的同時也兼顧承運人與貨主方之間的公平。筆者運用經濟學中的成本收益理論以及供給需求理論,分別論證了過失免責制度的收益大于成本,進一步表明了過失免責制度存在的經濟價值和生存基礎。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996.1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永剛;李忠勝;;試論取消航海過失免責中的管船過失免責[J];研究生法學;2006年03期

2 趙月林,胡正良;論取消航海過失免責對承運人責任、義務和其他海事法律制度的影響[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3 司玉琢;UNCITRAL運輸法(草案)難點問題研究[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4 趙月林,胡正良;我國《海商法》是否應該取消航海過失免責的研究[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5 傅廷中;楊俊杰;;國際海運立法中分化與協(xié)調的百年變奏——以海上貨物運輸承運人責任制度為視角[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6 冷柏軍;姚新超;;《鹿特丹規(guī)則》下承運人責任與義務的變化及其影響[J];國際貿易問題;2011年07期

7 孟雨;;關于“航海過失免責”的再思考[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8 馬得懿,陳雷;試論航海過失免責的生命力——兼對漢堡規(guī)則廢除航海過失免責的理性分析[J];河北法學;2002年S1期

9 陳憲民;;論國際海運公約承運人責任制度變革——兼評我國《海商法》承運人責任制度[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10 黃雅屏;試論“航海過失免責條款”之存廢[J];世界海運;2005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陳麗平;[N];法制日報;2010年



本文編號:158403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158403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492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