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合同法》損害賠償規(guī)則的思考
本文關鍵詞: 合同法 違約 損害賠償 出處:《中國市場》2007年2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當前,中國經(jīng)濟已深深融入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浪潮。合同作為經(jīng)濟交往的重要工具,在國內外貿易中不可或缺,相應地,其糾紛也越來越普遍。我國《合同法》確立的損害賠償規(guī)則即是糾紛的救濟手段之一。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economy has been deeply integrated into the wave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ontracts, as an important tool of economic exchanges, are indispensable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de. The rules of damages established by contract Law are one of the remedies for disputes.
【作者單位】:
【分類號】:D92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鑫;;違約與精神損害賠償[J];內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05年24期
2 張俊巖;;違約責任及其損害賠償范圍研究[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3 周德邦;;論旅游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J];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4 徐瑞;;《合同法》與《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違約責任的幾點比較[J];天津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5 邱堅;;論違約責任[J];商場現(xiàn)代化;2007年15期
6 王冬梅,梁桂芝;談合同法的違約歸責原則[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0年06期
7 周靜;;淺析我國合同法中的救濟措施[J];經(jīng)濟師;2006年06期
8 曾毅;李若蘭;;試述合同法中違約賠償責任的限制制度[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9 王紅;李慶翠;;試論不安抗辯權制度[J];法制與社會;2008年08期
10 成曉霞;論違約責任的替代及其條件──從實際履行到損害賠償[J];政法論壇;199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郝秀輝;;損害賠償中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與選擇[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1年
2 沈暉;;從一起交通事故賠償案論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之競合[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顧長浩;馬貝藝;孫賢程;;建設工程承包款的優(yōu)先受償權——對《合同法》第286條立法原義的思考[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4 張志國;;試論合同法的實施對于國際貨運代理業(yè)的影響[A];中國律師2002海商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張麥昌;;建設工程價款優(yōu)先受償權及其實現(xiàn)——兼談《合同法》第286條的理解與適用[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6 吳清旺;;論我國不安抗辯權與預期違約制度[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1年
7 侯國躍;;關于合同概念與《合同法》適用對象的思考[A];第三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實務卷)[C];2003年
8 廖華如;;從一起事故處理談當前矛盾大調處工作建設的實踐與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征文活動論文集[C];2011年
9 康盛明;;論合同法規(guī)定的違約及侵權的異同[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10 楊勝玲;陶于權;;合同履行過程中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孫青 石立;效率違約不應支持[N];江蘇經(jīng)濟報;2006年
2 ;以企業(yè)視角解讀《勞動合同法》[N];中國現(xiàn)代企業(yè)報;2008年
3 劉行星 張永明;合同法命題:重點不厭百回考[N];中國教育報;2003年
4 吉林大學對外經(jīng)濟貿易學院 祖月;合同與合同法[N];公共商務信息導報;2006年
5 郭京霞;北京一中院判決一起“非典”期間的合同糾紛案[N];法制日報;2006年
6 太原市勞教所 甄國海;淺析合同法中“三金”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N];山西科技報;2008年
7 嚴寶康;應對危機靠什么[N];解放日報;2009年
8 潘亞偉 劉超;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之我見[N];江蘇經(jīng)濟報;2008年
9 王洪玉;熱點事件引出的思考[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8年
10 邱隆芬;本案應如何適用合同法[N];人民法院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志利;違約損害賠償?shù)慕?jīng)濟分析[D];遼寧大學;2008年
2 太月;勞動違約責任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3 孫秋楓;合同法的經(jīng)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4 馬佳昌;國際商事合同違約損害賠償之法律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5 施文潑;合同違約責任制度的經(jīng)濟分析[D];廈門大學;2008年
6 蔣志明;兩岸民事違約責任之比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7 戴謀富;建筑師專家責任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8 席志國;契約自由視角下的損害賠償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9 殷悅;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10 王亞男;外派船員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剛;論違約的非財產(chǎn)性損害賠償[D];山東大學;2005年
2 唐熹;論我國違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建立[D];外交學院;2008年
3 黃遠;旅游合同違約責任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4 劉博雅;論違約中的非財產(chǎn)損害賠償[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6年
5 張志偉;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6 游蔡墨;海上重復保險通知義務探析[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7 王紅艷;論違約金責任的適用[D];湘潭大學;2005年
8 傅蓉;合同附隨義務理論研究[D];南昌大學;2005年
9 陳棟;英美合同法中違約獲益返還責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10 黃華;買賣合同中物的瑕疵擔保責任研究[D];河北經(jīng)貿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5050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1505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