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的損害賠償規(guī)則及其對我國合同法的借鑒意義
本文關鍵詞: 國際商事合同通則 合同法 損害賠償范圍 借鑒意義 計算規(guī)則 可得利益 可預見性規(guī)則 完全賠償原則 損害賠償原則 限制規(guī)則 出處:《現(xiàn)代商業(yè)》2007年2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損害賠償規(guī)則是合同法中的一項重要制度。本文闡述了《國際商事合同通則》關于違約損害賠償?shù)幕驹瓌t和重要規(guī)則,并通過與我國合同法的比較,分析了合同法在損害賠償原則、限制規(guī)則、計算規(guī)則方面的缺陷,指出了可供借鑒之處以期完善我國的合同法。
[Abstract]:The rules of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are an important system in the contract law.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important rules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ntracts concerning the compensation for breach of contract, and compares them with the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ects of contract law in the aspects of the principle of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the rules of limitation and calcul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points tha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97.1
【正文快照】: 一、《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的損害賠償規(guī)則(一)損害賠償之原則!锻▌t》對于違約損害賠償所采取的是完全賠償原則。所謂完全賠償原則,是指違約方對于違約行為造成的損失應當全部賠償?shù)脑瓌t。包括實際損失的賠償和可得利益損失的賠償。實際損失是指一方為履行合同現(xiàn)實支出的代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向榮;周秉成;;合同法 第二章 協(xié)議[J];國際商務研究;1980年02期
2 朱向榮;周秉成;;合同法 第二章 協(xié)議 三、承諾[J];國際商務研究;1980年03期
3 ;怎樣簽訂和執(zhí)行經(jīng)濟合同[J];企業(yè)管理;1981年02期
4 但寧;;經(jīng)濟合同法律效力和仲裁[J];企業(yè)經(jīng)濟;1981年11期
5 朱向榮;周秉成;;合同法(LAW OF CONTRACT) 第二章 協(xié)議(AGREEMENT)[J];國際商務研究;1981年02期
6 薛蔭棠;;北京舉辦“國際經(jīng)濟法律講習班”——邀請美國哈佛大學科恩教授講學[J];法學雜志;1981年01期
7 余能斌;談談頒布、實施經(jīng)濟合同法與司法工作者的任務[J];人民司法;1982年02期
8 潘靜成 ,徐學鹿;責任明確 重在履行——二論經(jīng)濟合同[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03期
9 潘靜成 ,徐學鹿;嚴格監(jiān)督管理 有效解決糾紛——三論經(jīng)濟合同法[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04期
10 張鴻文;談經(jīng)濟法的法科學性[J];學術論壇;198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強;;論合同轉(zhuǎn)讓的幾個問題[A];首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0年
2 尹永安;;論締約過錯責任制度[A];首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0年
3 黃洪俊;黃立虎;;析合同法建立不安抗辯權制度的法律效益[A];首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0年
4 李玉柱;;合同的經(jīng)濟法思考——關于經(jīng)濟合同法的構想[A];首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0年
5 孫斌;;我國合同法基本原則及其價值淺析[A];首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0年
6 韓鷹;王小濤;;試論電子合同的成立、效力及其違約責任[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上卷)[C];2000年
7 胡尊波;;合同法規(guī)定工程價款優(yōu)先受償在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和相應對策[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上卷)[C];2000年
8 龐正中;楊安進;;關于作品與數(shù)字化的有關法律問題[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下卷)[C];2000年
9 黃如福;符嵐;;施工項目綜合管理系統(tǒng)[A];計算機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第十屆全國工程設計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10 張紅;;論第三人侵害債權制度之建立[A];第三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白鵬;何為無效房屋買賣合同?[N];天津工商報;2000年
2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 范伯元;開創(chuàng)北京技術市場發(fā)展的新局面[N];北京科技報;2000年
3 ;電子商務與法律[N];中國電子報;2000年
4 律師 衛(wèi)愛民;不如約履行合同可以起訴[N];中國水利報;2000年
5 張毅;郵件損失賠償糾紛的法律適用[N];中國郵政報;2000年
6 顏梅生;行使代位權 “三角債”有解[N];法制日報;2000年
7 記者 樊榮;電子商務立法迫在眉睫[N];法制日報;2000年
8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黃勤南;加強研究 完善立法[N];法制日報;2000年
9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王衛(wèi)國;啟示·困惑·建議[N];法制日報;2000年
10 ;原保險代理人騙走保費怎么辦[N];法制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洪亮;締約上過失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2 趙廉慧;財產(chǎn)權的概念[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3 曹興權;保險締約信息義務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4 董靈;論合同法上的誠信機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4年
5 郝磊;合同解除權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6 劉貴祥;論債權保護在公司法制中的優(yōu)先性[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7 席志國;契約自由視角下的損害賠償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8 周艷;合同解釋論[D];吉林大學;2006年
9 張長青;合同法上的意思表示瑕疵及其法律救濟[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孫穎;消費者保護法律體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繼堅;我國技術進出口及其合同管理原則的確定及發(fā)展趨勢[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2 韓偉罡;外貿(mào)代理中的委托關系和代理關系分析[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3 魏云;情事變更和履約受挫原則的比較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4 王峰;合同法對債權的保護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5 葉建豐;締約過失制度研究[D];華僑大學;2000年
6 李斌;有關合同法中顯失公平規(guī)則的探討[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7 孫珂;試論合同法中的情勢變更制度[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梁毅翔;“約因”理論在全球電子商務中價值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9 鮑晨;合同法上不正確陳述責任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1年
10 劉方輝;論合同法對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影響[D];上海海運學院;2001年
,本文編號:14621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146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