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金的理論問題——以合同法第114條為中心的解釋論
本文關鍵詞: 違約金 懲罰性違約金 賠償性違約金 違約救濟 出處:《法學研究》2003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懲罰性違約金可以適用于所有的違約類型 ,并不局限于遲延履行場合。依合同自由原則 ,當事人可以明確約定懲罰性違約金。就違約金責任的成立 ,應當區(qū)分類型具體分析是否要求違約人具有過錯 ,且不應當以損害的存在及其大小的證明為要件。對于賠償性違約金數(shù)額的調整 ,法院或仲裁機構行使裁量權時應有所節(jié)制。而對于懲罰性違約金 ,所要規(guī)制的只是其不公平的約定。
[Abstract]:Punitive liquidated damages can be applied to all types of breach of contract, not limited to the situation of delayed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freedom of contract, the parties can explicitly agree on punitive damages. We should distinguish the types of specific analysis whether the defaulter is required to have fault, and should not take the existence of the damage and the size of the proof as the elements. For the amount of compensatory liquidated damages adjustment. The court or the arbitration institution should exercise discretion with restraint, and the penalty penalty should be regulated only by its unfair agreement.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3.6
【正文快照】: 不論古今中外 ,違約金在合同實務中應用極為廣泛。我國合同法第 1 1 4條對違約金做了專門規(guī)定 ,但在理論上依然有許多問題使人困惑 ,引發(fā)爭論 ,影響適用。這些問題包括 :我國法上是否有懲罰性違約金 ?違約金的適用是否以違約人有過錯為要件 ?違約金的數(shù)額如何調整 ?違約金與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陳學明;懲罰性違約金的比較研究(上)[J];比較法研究;1989年Z1期
2 楊立新;中國合同責任研究(上)[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亞明;;房產(chǎn)新政案件裁判新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2 葉金強;;論違約導致的精神損害的賠償[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3 強昌文;范德安;;底線倫理與權利[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2期
4 劉少軍;;通過正當程序實現(xiàn)實體正義[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5 何志鵬;;“自然的權利”與權利理論的發(fā)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6 趙坤;;論移植憲法的權威性[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2期
7 李明發(fā);無效保證合同的民事責任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8 胡小紅;論私法的強行性規(guī)范[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9 侯艷芳;;治理商業(yè)賄賂:深度、限度、力度與廣度[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10 吳寧;;權利的價值追問[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文艾;;檢察機關派員列席審委會制度的反思與建構[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白云;;和諧社會下我國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08年
3 劉茂林;;村民自治權之規(guī)范求證及解題[A];新農(nóng)村建設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彭濤;;公開還是不公開?——對《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四條第四款的理解[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曹明德;王鳳遠;;跨流域調水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以南水北調中線庫區(qū)水源區(qū)(河南部分)為例[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陳德敏;杜輝;;關于《物權法》中水資源權屬制度合理性的評介[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楊冬香;;農(nóng)民環(huán)境權的保護[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趙俊;趙園園;;論政府環(huán)境權力的性質[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陳德敏;孟甜;;論自然保護區(qū)法律中的利益協(xié)調[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晉入勤;企業(yè)國有產(chǎn)權交易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袁日新;經(jīng)營者集中救濟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5 宋桂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收入分配差距調節(ji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蔣潤婷;行政法視閾下的行政參與權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史根洪;嵌入視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8 殷悅;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9 張佳鑫;協(xié)商解決糾紛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田園;侵權行為客觀歸責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實質課稅主義[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侯成智;國際環(huán)境非政府組織與國際環(huán)境法的發(fā)展:參與·創(chuàng)新·推動[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郭琳;我國礦區(qū)地下水資源的法律保護[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蔣士鋒;跨界環(huán)境損害法律責任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周曉郁;論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構[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6 楊臻;物之瑕疵擔保責任獨立性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王慶;預約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現(xiàn)有理論之構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蔣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問題探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婁永;論違約金的調整[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張曉圓;合同解除若干法律問題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世遠;違約金的理論問題——以合同法第114條為中心的解釋論[J];法學研究;2003年04期
2 桂菊平;違約金若干基本法律問題研究[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8年05期
3 王紅艷;論違約金責任與損害賠償責任并存的處理[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姜振穎;違約金性質探討[J];河南社會科學;1995年02期
5 劉勇,任更生;關于統(tǒng)一合同法(草案)的三點探討[J];河北法學;1999年02期
6 崔明立;;約定的違約金過高怎么辦[J];施工企業(yè)管理;2010年07期
7 張保利;違約金責任初探[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8 夏鳳英;試論違約責任方式的競合適用[J];當代法學;2001年10期
9 雷俊杰;這筆違約金應該繳納增值稅嗎?[J];陜西審計;2004年06期
10 ;企業(yè)應承擔違約金嗎?[J];中國勞動;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晰;;如何解決商品房買賣活動中因逾期交房而可能出現(xiàn)的重復約定和計算違約金的問題[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蔡盛長;;工程停建后的法律處理[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陳華榮;;中國足球運動員轉會費的法律性質淺析[A];首屆中國體育產(chǎn)業(yè)學術會議文集[C];2005年
4 許光玉;龍玉蘭;;提單若干法律問題的論述(之五)——關于倒簽提單及預借提單[A];中國律師2004年海商法研討會暨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海商海事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周海智;;合同履行中應注意的若干問題——周海智律師講座摘要(三)[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6 于金花;;訂立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應當注意的問題——從一起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糾紛談起[A];專利法研究(1994)[C];1994年
7 孫麗君;;鐵路旅客車票退票費的法律性質探討[A];擴大鐵路對外開放、確保重點物資運輸——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鐵道分會場暨中國鐵道學會學術年會和粵海通道運營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馬維山;;淺議勞動合同中的商業(yè)秘密保護和競業(yè)禁止[A];處理勞動爭議律師網(wǎng)絡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9 顧建華;湯延齡;周敏;;規(guī)范勞動合同,和諧勞動關系[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系列活動征文選[C];2008年
10 呂宏生;韋增欣;;供應鏈中存在違約的柔性定購策略[A];2002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呈虹;法院怎樣調整違約金數(shù)額[N];人民法院報;2002年
2 孫瑞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中的違約金性質及適用[N];人民法院報;2004年
3 趙原 王芳;合同法違約金制度淺析[N];法制日報;2002年
4 張怡超;合同違約金金額調整及其標準[N];人民法院報;2005年
5 周琳;違約金約定偏高 當事人申請下調[N];江蘇經(jīng)濟報;2003年
6 ;惡意違約應付違約金還應繼續(xù)履約[N];黑龍江日報;2005年
7 賀巖;惡意違約應付違約金還應繼續(xù)履約[N];深圳特區(qū)報;2005年
8 陳美秋;物業(yè)費抵違約金合法嗎?[N];大眾科技報;2003年
9 許桂云;甲醛超標:房主賠償承租人違約金[N];工人日報;2010年
10 薛紅萍;芻議違約金數(shù)額之調整[N];江蘇經(jīng)濟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席志國;契約自由視角下的損害賠償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2 蔣志明;兩岸民事違約責任之比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3 施文潑;合同違約責任制度的經(jīng)濟分析[D];廈門大學;2008年
4 楊志利;違約損害賠償?shù)慕?jīng)濟分析[D];遼寧大學;2008年
5 馬佳昌;國際商事合同違約損害賠償之法律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6 太月;勞動違約責任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7 劉疆;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提前還款風險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8 張諾諾;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9 王莉莉;國際商事合同之實際履行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震華;違約金比較研究及其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適用[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1年
2 婁永;論違約金的調整[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鄭偉;論違約金的懲罰性與補償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劉秋梅;違約金調整制度法律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5 劉文力;強化約定違約金約束的思考[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6 陳慎之;違約金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7 孫超;違約金爭點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葉吟丹;論違約金數(shù)額的調整[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9 陳惠云;對違約金存在價值及適用問題的思考[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10 常宏磊;違約金數(shù)額調整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4488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144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