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上電子商務合同成立的法律問題
本文關鍵詞: 互聯(lián)網 電子商務合同 電子郵件 要約 承諾 出處:《國際經貿探索》2002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互聯(lián)網上電子商務的迅速發(fā)展給法律的諸多方提出了急待解決的問題,如電子商務合同的效力問題、數(shù)據(jù)電文傳遞中的要約承諾問題、該類合同成立的時間與地點問題等。由于互聯(lián)網電子商務合同的特殊性,決定了傳統(tǒng)書面合同中的有關規(guī)范并不能完全解決這些問題。然而互聯(lián)網上電子商務的發(fā)展需要法律保障,因而有必要對此進行研究。本文結合該類合同的特殊性,根據(jù)合同法的基本理論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以期為我國電子商務的有關立法提出建議。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on 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forward urgent problems to be solved by many parties of the law, such as the validity of electronic commerce contracts and the acceptance of offer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messages.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Internet e-commerce contract. It is decided that the relevant norms in the traditional written contract can not completely solve these problem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on the Internet needs legal protec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se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theory of contract law, combining with the particularity of this kind of contract,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分類號】:D923.6
【正文快照】: 一、互聯(lián)網上電子商務合同的特征-,===I聯(lián)網上電子商務合同是電子.==土商務合同中的一種形式,它是借助互聯(lián)網擬定的設立、變更、終止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協(xié)議。,由于互聯(lián)網形式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具有不同于傳統(tǒng)書面合同的特征。 第一,當事人身份的不確定性。傳統(tǒng)書面合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朱遂斌,陳源源;電子商務合同成立的法律問題[J];政法論壇;199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海波;論合同的法律約束力與效力[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蔣篤亮,馬治國;網頁信息,要約?要約邀請?[J];河北法學;2002年01期
3 任成印;電子商務對現(xiàn)行合同法的挑戰(zhàn)與對策[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4 劉云升,陳曦;我國法上的合理預見規(guī)則及其完善[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5 孫占利;;電子要約若干法律問題探析——以UECIC為基礎[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6 張香艷;余中根;;論高等教育合同的基本問題[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7 劉潤發(fā);試論締約過失責任——兼評《合同法》第42、43條之規(guī)定[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8 姜桂金;論合同漏洞的補救[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9 鄭生龍;;淺析電子合同中的格式條款[J];湖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10 汪世虎;違約歸責原則的歷史演進[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佩鈺;田松;;淺談電子商務合同的相關法律問題[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2輯)[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于海防;數(shù)據(jù)電文民事法律制度基本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張楚;電子商務法初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3 章禮強;民法本位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4 黃嵩;貸款詐騙罪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5 林國華;意思表示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6 周海倫;電子商務合同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7 余俊生;網絡虛擬財產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8 王凱;勞動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長旭;略論當事人在權利瑕疵擔保中的主觀過錯[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鄒其燕;論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林燕;締約過失責任的制度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楊延風;我國政府采購監(jiān)督機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5 常樂;論合同的解釋[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6 徐君;網上購物合同若干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徐丹;發(fā)展消費金融公司法律對策探討[D];暨南大學;2011年
8 徐洪波;由“大連708路公交車致人死亡案”引發(fā)的侵權與合同競合問題的分析[D];蘭州大學;2011年
9 郭常勇;無效合同效力轉換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10 蔣璐;商業(yè)網絡團購合同法律問題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紀建文;;關系視角下中國的醫(yī)患契約與醫(yī)患糾紛[J];法學論壇;2006年06期
2 肖承華;;網絡環(huán)境下電子合同問題探析[J];法制與社會;2007年12期
3 王國金,賀小年;電子商務合同成立的若干法律問題探析[J];華東船舶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4 趙寧;;民辦教育合同的法律調整:締約·救濟·立法模式[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5期
5 劉麗;;論EDI發(fā)展所帶來的法律問題[J];北方經貿;2008年01期
6 姚洪秀,李鋒;新《合同法》下海運合同和租船合同之訂立和生效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海商法年刊;1999年00期
7 周阿紅;論合同訂立中要約的撤銷[J];淮南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8 唐義虎;傳承與創(chuàng)新:論網絡時代合同的成立[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9 陳黎陽;防止出口合同訂立中的“三角要約”[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10 扈力;論合同訂立中的格式之戰(zhàn)[J];現(xiàn)代法學;199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佩鈺;田松;;淺談電子商務合同的相關法律問題[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2輯)[C];2010年
2 胡勇軍;;電子商務合同相關法律問題探討[A];中國合同法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3 林莉;井浩涌;;知識聯(lián)盟中的信任、承諾與關系管理[A];首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研討會2005年論文集(下)[C];2005年
4 文啟湘;王桂林;趙曉琴;;滿意、信任與承諾—消費者行為的一個概念模型[A];中國市場學會2006年年會暨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5 馮伯成;李鳳英;何欣;何聯(lián)君;;“集資投勞誠信承諾保證金”措施在鹽亭縣國家農業(yè)綜合開發(fā)水土保持項目中的應用[A];四川省水土保持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6 關景欣;張軍江;;電子商務締約過失責任問題研究[A];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經濟業(yè)務委員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7 郭廣珍;;中國大學治理:激勵、承諾與約束[A];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聯(lián)誼會2008年年會暨青年經濟學者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張威;;信息,承諾與激勵——理解中國農業(yè)生產激勵變遷中的國家角色[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一部分)[C];2005年
9 王重陽;;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之間的互動[A];2007年山東大學“海右”博士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10 關景欣;張軍江;;立法中的電子簽名問題[A];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經濟業(yè)務委員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關曉海;受要約人有理由相信并以行為承諾的要約不可撤銷[N];人民法院報;2010年
2 記者 吳鐸思 通訊員 賴維炎;5000余企業(yè)響應要約開展協(xié)商[N];工人日報;2011年
3 通訊員 鐘茂富 王發(fā)祥;武平486家企業(yè)回應“要約行動”[N];閩西日報;2011年
4 ;是要約而非要約邀請[N];人民法院報;2001年
5 王照龍 肖克永 沙艷秋;市總工會等四部門聯(lián)合部署企業(yè)開展工資協(xié)商要約行動[N];鎮(zhèn)江日報;2009年
6 鄭阿寒 王小蘭;不回應要約即非承諾[N];人民法院報;2001年
7 汪海鷹 審核:最高人民法院法研所 楊洪逵;要約應當遵守[N];人民法院報;2002年
8 金偉 本報記者 喬瑞民;“百日要約”行動 力促履約合同[N];佳木斯日報;2011年
9 ;這則廣告不是要約[N];法制日報;2000年
10 羅建忠;“款到即寄”就是要約[N];北京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安圣慧;我國工業(yè)品企業(yè)客戶關系營銷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2 汪建新;控制權分配與契約機制[D];復旦大學;2007年
3 駱靜;知識員工績效評估公平感及其對工作態(tài)度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4 黃保華;對等系統(tǒng)的安全與激勵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5 周海倫;電子商務合同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海珍;電子合同訂立法律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2 閻道清;教育合同若干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劉峰;網絡拍賣合同的法律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4 鄭昆白;論電子合同的成立[D];安徽大學;2005年
5 蔣曉云;論電子商務合同的成立與生效[D];黑龍江大學;2006年
6 周戎;電子商務合同的法律問題探析[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7 賀彩霞;電子商務合同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陳華強;電子商務合同締結中法律問題分析[D];蘭州大學;2012年
9 衣賡;論電子商務合同效力及其立法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10 張維芝;電子商務合同訂立中的法律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4448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1444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