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合同法》上預期違約制度的完善
本文關鍵詞:論我國《合同法》上預期違約制度的完善
【摘要】:預期違約制度本是英美合同法的一項制度,我國合同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借鑒和吸收。其問題在于我國缺乏對于逾期違約種類的具體規(guī)定,導致默示的逾期違約類型在立法上的缺失;對逾期違約中守約方的法律救濟手段也較為單一,在適用上存在著與不安抗辯權制度的沖突。建議對默示的逾期違約作詳細規(guī)定;進一步豐富法律救濟手段;從整體制度上考慮廢棄不安抗辯權制度。
【作者單位】: 河北師范大學法政學院;
【關鍵詞】: 預期違約 種類 違約責任 不安抗辯權
【基金】: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浮動抵押制度與我省中小企業(yè)融資問題研究”(HB11FX005) 河北師范大學校級重點項目“浮動抵押制度與中小企業(yè)融資問題研究”(W2009Z04)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3.6
【正文快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108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睆募兇獾倪壿嫿嵌确治,這一條款存在矛盾。因為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是否實際履行合同義務或者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富洲;;論《合同法》刪除預期違約制度之必要性[J];甘肅社會科學;2007年03期
2 宗科濤;鄭春賢;;預期違約制度的比較研究[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3 張偉;;對預期違約制度的幾點思考[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4 鄧小云;預期違約救濟方法的若干法律問題探討[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5 徐亞龍;;預期違約制度與履行抗辯權制度適應性探討——兼議我國《合同法》相關制度設計與完善[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馬立東,王沖;論預期違約[J];山東社會科學;2000年01期
7 馬開軒;;論預期違約與不安抗辯的沖突與取舍[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8 李永軍;我國合同法是否需要獨立的預期違約制度─—對我國正在起草的合同法草案增加英美法預期違約制度的質(zhì)疑[J];政法論壇;1998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邦鋪;論合同的法定解除事由——兼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4條的規(guī)定[J];成都師專學報;2001年01期
2 舒寧;高麗;;簡析不安抗辯權與預期違約制度——《合同法》中相關規(guī)定的再評價[J];承德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黃雀艷;;試論CISG中的預期違約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影響[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20期
4 王丹;;淺談我國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辯與預期違約制度[J];當代經(jīng)理人;2006年01期
5 李燕芳;;對新《合同法》預期違約與不安抗辯權制度的質(zhì)疑[J];福建法學;2001年02期
6 史振郭;關于不安抗辯權若干問題的探討[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7 李中原;合同期前救濟制度的比較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2期
8 張磊;;預期違約救濟方式問題初探[J];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刊);2009年09期
9 洪樂為;;不安抗辯權與預期違約的隱性重合和沖突問題探討[J];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2011年09期
10 綦菲菲;;論“預期違約”與“不安抗辯”之競合與處理[J];法制與社會;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徐春成;;海上油污致害的民事責任[A];可持續(xù)發(fā)展·環(huán)境保護·防災減災——2012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紀鎮(zhèn)南;特殊侵權行為歸責原則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楊志利;違約損害賠償?shù)慕?jīng)濟分析[D];遼寧大學;2008年
3 杜晨妍;合同解除權行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張欽潤;公司債權人保護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朱濤;自然人行為能力制度之法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6 孟慶吉;形成權基本理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7 蘇長明;應收賬款商事質(zhì)押法律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8 馬浩;合同法可預見規(guī)則適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9 趙德勇;基于法律行為的股東資格變動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10 童蕾;合同法中的錯誤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瑜;買賣合同風險移轉(zhuǎn)規(guī)則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單文林;論善意取得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劉艷麗;法定解除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孫媛;默示預期違約與不安抗辯權的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范建華;論發(fā)包方對承包經(jīng)營中合同債務的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王胤;論從期待權維度對我國提單物權基本制度的構(gòu)建[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7 程楠;我國預期違約制度之重構(gòu)[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楊華;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姜志強;論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優(yōu)先購買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10 樸青龍;完善我國預期違約制度的思考[D];延邊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賀丹青;中國不安抗辯權與預期違約制度的路徑選擇[J];池州師專學報;2002年02期
2 張華平;預期違約的若干法律問題的比較分析[J];當代法學;2003年08期
3 湯蘇莉;《合同法》下不安抗辯權和預期違約制度之重述——從比較《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角度[J];法律適用;2004年11期
4 李中原;合同期前救濟制度的比較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2期
5 劉凱湘,聶孝紅;論《合同法》預期違約制度適用范圍上的缺陷[J];法學雜志;2000年01期
6 陳紅彥;預期違約與不安抗辯:融合抑或取代[J];貴州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7 任爾昕,霍吉棟;論合同法中的嚴格責任[J];甘肅社會科學;2002年03期
8 田韶華;論我國合同法上的嚴格責任原則[J];河北法學;2000年03期
9 范曉峰;論《合同法》預期違約與不安抗辯權制度存在的缺陷[J];河北法學;2001年01期
10 韓桂君,肖廣文;預期違約與不安抗辯權比較研究——兼評我國《合同法》第68、69、94和108條的立法缺失[J];河北法學;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虎;預期違約制度研究[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S1期
2 白琳;;論我國預期違約制度具體形態(tài)的完善[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3 聶飛舟;論新合同法中的預期違約制度[J];學術交流;2000年01期
4 史鳳強;預期違約制度的法律價值與經(jīng)濟分析[J];沈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5 王淑華;預期違約制度及其完善[J];濰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2期
6 張為,李小兵;預期違約制度的法律探討[J];中國律師;2000年12期
7 甘熠敏,孫微山;我國預期違約制度下的解約權問題[J];山東公安?茖W校學報;2000年02期
8 潘慧明;論預期違約制度[J];理論探索;2001年04期
9 郭燕枝;論預期違約制度的適用[J];人民司法;2001年02期
10 吳勇;論預期違約制度[J];廣西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秦小娟;;簡析我國《合同法》上之預期違約制度[A];第二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1年
2 李海峰;;對《合同法》中預期違約制度的若干思考[A];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3輯)[C];2006年
3 吳清旺;;論我國不安抗辯權與預期違約制度[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蔣 瓊 高蘭英;完善我國預期違約制度之探討[N];人民法院報;2002年
2 吳宗華;淺談合同法上的預期違約制度[N];江蘇經(jīng)濟報;2009年
3 劉彤燕;淺談我國合同法中預期違約制度的若干問題[N];金融時報;2005年
4 馬 騫;講究效益是預期違約制度之精髓[N];人民法院報;2004年
5 曹立志;淺議預期違約制度[N];江蘇法制報;2014年
6 高欣;通過案例看預期違約制度在國際貿(mào)易中的應用[N];國際商報;2008年
7 高欣;預期違約制度在國際貿(mào)易中的應用[N];寧波日報;2009年
8 晏宗武;淺談《合同法》的先期違約制度[N];安徽經(jīng)濟報;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佳琦;試論預期違約制度[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2 趙長云;英美法相關規(guī)定對我國預期違約制度完善的借鑒作用[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3 陳麗君;論我國稅收之債的預期違約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12年
4 李葉欣;論預期違約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5 裴媛;《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中的預期違約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6 李默;預期違約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7 劉培培;預期違約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8年
8 劉建霞;比較法視野下的我國預期違約制度[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周洪福;預期違約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10 陳遼天;試論預期違約制度[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本文編號:10582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105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