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性質(zhì)的厘定
本文關鍵詞:借款合同性質(zhì)的厘定
【摘要】:在世界范圍內(nèi),消費借貸合同究竟為諾成合同還是實踐合同有不同的立法例。在我國合同法上,金融機構(gòu)借款合同為諾成合同。此種立法不僅凸顯了"(自由)意志"因素的獨立性,契合了主體性這一堪稱奠基石的現(xiàn)代社會原則,而且滿足了交易迅捷的要求。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則為實踐合同,惟此種立法存在值得反思之處。在立法論上,我國未來立法宜緩和自然人之間借款合同的實踐性,至少應對有償?shù)淖匀蝗酥g借款合同采取諾成性的觀點。在解釋論上,則可通過以下途徑緩和其實踐性:允許當事人約定成立諾成的借款合同、將當事人之間貸款的合意解釋為借款合同預約、承認"準借款合同"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借款合同 諾成合同 實踐合同 緩和實踐性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合同法》分則的完善與我國典型合同立法的體系性研究”(08CFX020)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學術創(chuàng)新團隊資助項目
【分類號】:D913
【正文快照】: 借款合同是我國合同法確立的典型合同之一,不過,由于其具有較強的實務性與技術性,理論上鮮有關于該合同的研究成果。而實際上,借款合同中也有若干重要的基礎性問題需要在理論上加以闡釋。本文不揣淺薄,僅對借款合同的諾成性或?qū)嵺`性問題作出闡釋,以期準確厘定借款合同的性質(zhì),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鄭永寬;;要物合同之存在現(xiàn)狀及其價值反思[J];現(xiàn)代法學;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華;客觀真實是訴訟證明的終極目標——訴訟證明標準之理性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2 顧承衛(wèi);楊小明;;為功利主義辯[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飛南;;試論政治倫理化的底線、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會的制度生態(tài)訴求[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體間性哲學視角下的德育觀[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3期
5 周云水;;從《禮儀問答寫卷》看吐蕃倫理文化與儒家倫理的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6 趙天寶;;大學生新生入學教育芻議[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1期
7 韓軼;;西方國家的刑罰目的觀及其對我國刑罰目的界定的啟示——兼論懲罰犯罪應界定為我國刑罰目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進[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9 孫曉光;;從家庭本位到個人本位——古代法與近代私法主體之比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10 余延滿;冉克平;郭鳴;;企業(yè)法人目的范圍外行為新探——兼評《合同法》第50條之規(guī)定[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輝;;侵權法的中國化理論與實踐——以侵權責任法的一般條款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劉長軍;;財產(chǎn)理論與建構(gòu)和諧社會[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下)[C];2011年
3 王海濱;;和諧社會的哲學意蘊[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下)[C];2011年
4 陳緒新;;“被迫現(xiàn)代性”與當代中國倫理精神重構(gòu)——我們需要一種積極倫理學[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5 劉仁貴;;再論倫理與道德的關系[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6 杜早華;;論當代中國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道德危機——從自律與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7 田海平;;憲政倫理的問題意識與政治擔當[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8 鄒平林;杜早華;;在私人道德與制度倫理之間——“小悅悅事件”帶來的倫理反思[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9 趙一強;;契約和諧及其倫理實現(xiàn)[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10 王雷;;效率與激勵視角下公民財產(chǎn)權與國家征收權的均衡——來自城市房屋征收個案的法與經(jīng)濟學分析[A];2005年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張東平;近代中國監(jiān)獄的感化教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李俊義;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國際法律地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7 劉衛(wèi)先;后代人權利論批判[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武克勤;英伽登文學本體論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翟艷芳;全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楊曉莉;20世紀上半葉陜西地區(qū)法學思想與法學實踐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nóng)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于海霞;主體間性視域下高校德育主體間矛盾的消解[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范園園;我國行政程序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4 李玉玉;論檢察機關在行政公益訴訟中的原告資格[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5 陳邈;突發(fā)事件中緊急權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6 盧楠;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7 李園;信息化時代教育技術人文精神的缺失與重構(gòu)[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秦璐;網(wǎng)絡輿情引導方法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9 趙華;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對外轉(zhuǎn)讓程序限制二題[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王慶;預約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現(xiàn)有理論之構(gòu)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朱慶育;意思表示與法律行為[J];比較法研究;2004年01期
2 葛承書;實踐合同觀應予否定[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
3 徐滌宇;合同概念的歷史變遷及其解釋[J];法學研究;2004年02期
4 王洪;;要物合同的存與廢——兼論我國《民法典》的立法抉擇[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5 張力;;實踐性合同的諾成化變遷及其解釋[J];學術論壇;2007年09期
6 程嘯,柳堯杰;論我國合同法中合同違反法定形式之法律效果[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廣平 ,扈力;實踐合同質(zhì)疑[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1994年04期
2 張谷;;借款合同分析[J];金融法苑;2005年02期
3 楊敏;法律與金融(三)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J];中國城市金融;1990年03期
4 徐杰;黃欣;;關于借款合同的幾個理論問題[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6期
5 張必佑;審理借款合同糾紛案件諸問題略探[J];人民司法;1994年04期
6 張文旺;張明芳;;失效合同丟不得 被人利用麻煩多[J];現(xiàn)代營銷(經(jīng)營版);2003年11期
7 羅良富;仲裁——解決借款合同爭議的有效途徑[J];時代金融;2004年09期
8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J];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93年04期
9 莫宗艷;論延長借款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期的必要性[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10 黃積虹;實踐合同中幾個問題研究[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199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音邦定;;辦理金融資產(chǎn)管理公司追償債務訴訟案件的若干思考[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1年
2 馬金強;;論保管合同與倉儲合同的異同[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3 仇華飛;;試論1933年中美棉麥借款的得失[A];近代中國(第七輯)[C];1997年
4 史琪敏;周勝;;淺析“假按揭”中的合同效力[A];中國合同法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5 丁長清;;近代在華鹽務洋員述論[A];近代中國(第二輯)[C];1991年
6 趙萍;邵萬權;;目前各商業(yè)銀行的住房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中存在的法律問題[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上卷)[C];2000年
7 馬銀河;;無效保證合同的保證人責任[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8 宓汝成;;辛亥鼎革之際中國外債透析[A];近代中國(第七輯)[C];1997年
9 易惠莉;;盛宣懷在漢冶萍公司成立前的日本借款論析[A];近代中國(第十一輯)[C];2001年
10 馬陵合;;清末民初安徽鐵路發(fā)展歷程考察[A];近代中國(第十六輯)[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方弘;我區(qū)公路建設112億元借款合同簽字儀式在首府舉行[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8年
2 張翼;裝修貸款也可刷卡[N];上海金融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田浩 本報通訊員 祁云奎 張華;私貸公用:個人失信受屈,銀行失查受過[N];人民法院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胡瀟瀅;北京旅游遭國開行起訴 十年盈利或“打水漂”[N];證券日報;2009年
5 記者 方列;利用網(wǎng)銀轉(zhuǎn)賬,溫州兩男子騙走8000萬元[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6 特約撰稿 陳淵源;大股東出手 廈華09年能否扭虧保殼?[N];通信信息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彭友;貸款逾期未還 *ST唐陶被訴償債2.3億[N];上海證券報;2009年
8 見習記者 鄭智;神木目擊:“擔保”高利貸瘋狂生長[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9 黃義濤 謝程;梅州成功執(zhí)結(jié)2.27億金融債權案[N];人民法院報;2009年
10 北京市海淀區(qū)法院 宋碩;貸款買房:還貸條款切莫忽視[N];人民政協(xié)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蘭美海;無償性對贈與合同規(guī)則的影響[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2 黃嵩;貸款詐騙罪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3 何智能;湖南保路運動研究(1904-1911)[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維云;要物合同分析及立法完善[D];河南大學;2007年
2 溫美芬;論我國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zhì)[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3 徐衛(wèi)國;借款合同糾紛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4 黃娥;借款合同與房屋買賣合同重疊的法律分析及司法應對[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5 吳壽勉;我國企業(yè)間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認定[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6 張廣偉;企業(yè)間貸款合同的效力分析[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7 李志剛;以貸還貸法律問題研究[D];北京工商大學;2007年
8 熊斌;贈與合同若干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9 徐晶;論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10 謝蔚;朱某與JH公司樓盤承銷合同糾紛案評析[D];湖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540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105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