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涉外民事案件認定標準的思考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
【分類號】:D923;D99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屈廣清;中國《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法(草案)》的修改建議[J];當代法學;2003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吉文;;公共秩序保留的二維發(fā)展走向[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2 汪金蘭;;論國際私法上的國際慣例及其在國內的適用——兼評民法典草案第九編第3條第2款及第4條的規(guī)定[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3 劉新凱;;沖突法中對意思自治的限制[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張紹鴻;;民事責任競合法律選擇的價值沖突及其平衡[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周黎明,宋艷麗;論涉外法律行為的法律沖突及其解決[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6 王小能;劉德恒;;中國內地與香港兩法域私法沖突與應對[J];北大法律評論;2000年02期
7 田曉云;中國內地、香港、澳門繼承法律適用規(guī)則研究[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8 呂炳斌;;“網絡習慣法”可能嗎?——以鏈接和復制為考察對象[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9 肖永平;孫玉超;;國際航空貨物運輸承運人歸責原則的嬗變[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白艷;英國沖突法晚近發(fā)展動向[J];比較法研究;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何其生;楊澤偉;張輝;許威;;中國國際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杜濤;;互惠原則與外國法院判決的承認與執(zhí)行[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私法卷)[C];2006年
3 王立武;;國內法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地位[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經濟法卷)[C];2006年
4 余誠;;論沖突法上意思自治之法律限制的晚近發(fā)展——兼及我國立法的完善[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5 向力;;論聯(lián)合國貨物運輸法草案對條約沖突的應對[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經濟法、國際環(huán)境法分冊[C];2008年
6 肖永平;朱磊;;從克霍姆巴赫案看歐共體法院對公共秩序規(guī)則的解釋[A];中國歐洲學會歐洲法律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陳遠達;;我國船舶油污責任限制法律適用研究[A];中國航海科技優(yōu)秀論文集(2010)[C];2010年
8 于志宏;;內地與澳門、香港相互認可和執(zhí)行民商事判決安排的法律思考[A];當代港澳研究·第6輯[C];2012年
9 胡n\;;我國未參加的國際民商事公約——在涉外民商事審判適用若干問題研究[A];第四屆廣東海事高級論壇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遲君輝;國際流失文化財產返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呂鳴;《鹿特丹規(guī)則》與相關貨物運輸公約的沖突及其協(xié)調[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李冠群;論國際私法系統(tǒng)視野下的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石欣;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丁利明;國際產品責任法律適用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7 徐妮娜;著作權的國際私法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8 張冀明;全球電子商務安全法制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9 劉力;國際民事訴訟管轄權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10 鐘志勇;論總行對海外分行存款債務之承擔[D];廈門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士鋒;跨界環(huán)境損害法律責任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施益;論國際商事仲裁裁決承認與執(zhí)行中的公共政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許錚;網絡侵權案件的司法管轄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魏麗莉;跨國消費合同的管轄權和法律適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彭明媚;體育仲裁第三人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顏苗麗;非洲商法統(tǒng)一組織仲裁制度與中國仲裁制度比較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7 李雪冬;中國與非洲三國民商事判決承認與執(zhí)行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曲怡;論國際民訴管轄權積極沖突的協(xié)調與解決[D];蘇州大學;2010年
9 于曉麗;國際私法中法律規(guī)避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10 羅小瑩;識別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維芳;;淺談高校國際私法的教與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7年18期
2 郭思永;對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私法學的設想[J];社會科學;1985年09期
3 朱偉東;;南非涉外婚姻關系的法律適用[J];西亞非洲;2007年05期
4 郭玉軍;車英;;研討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推進國際私法理論研究與實踐——2010年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年會綜述[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5 徐國建;我國沖突法研究的一項重大成果——評《國際私法(沖突法篇)》[J];法學評論;1988年01期
6 劉世友;;我國民商事案件涉外性判斷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0年12期
7 黃進;;開創(chuàng)中國國際私法新紀元——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頒布實施之際[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8 肖冰;;論涉外民事案件法律適用的正確路徑——以我國司法審判為中心[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9 高曉樓;;闡明權的司法適用[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章尚錦;潘李美;林常潔;;2002年國際私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法學家;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敬根;;確定內河油污損害索賠法律適用規(guī)范的邏輯進路[A];2008年度海事管理學術交流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2 劉超捷;;論安全事故不報、謊報罪——兼論《刑法修正案(六)》第4條規(guī)定之不足[A];第一屆全國安全科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何其生;楊澤偉;張輝;許威;;中國國際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朱謙;;江蘇省太湖污染防治法律適用的若干問題——以法律規(guī)范沖突為中心[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于培明;白騰飛;趙丹丹;韓慧麗;;銷售使用不合格醫(yī)療器械的行政處罰問題[A];2009年中國藥學會藥事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國家藥物政策與《藥品管理法》修訂研究”論壇論文文集[C];2009年
6 張慶彥;;法律適用中的后果考量[A];法律邏輯與法律思維——第十七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交流論文[C];2009年
7 余俊;;西部開發(fā)中危害環(huán)境罪的適用探討[A];中國環(huán)境保護優(yōu)秀論文集(2005)(下冊)[C];2005年
8 王國平;;醫(yī)療損害賠償的相關問題分析與規(guī)范化處理[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倫理學與衛(wèi)生法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陳聰;;建立我國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機制的構想[A];中國科協(xié)2009年海峽兩岸青年科學家學術活動月——海上污染防治及應急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王國華;;論海事關系的法律適用規(guī)則[A];中國律師2005年海商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 肖永平;從立法目的和方法看我國國際私法的立法體系[N];人民法院報;2008年
2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宋連斌;制定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應注意的問題[N];人民法院報;2008年
3 黃進 中國政法大學;彌補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的五大缺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4 記者 宋識徑;明年將起草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N];檢察日報;2009年
5 記者 席鋒宇;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明年起草[N];法制日報;2009年
6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教授 宋連斌;涉外案件的實務流程及判裁的邏輯[N];人民法院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汪曉霞;民宅商用,須整幢樓鄰居點頭才行[N];新華日報;2009年
8 曉程;涉外案件如何向法院起訴?[N];檢察日報;2000年
9 何斌;一起涉外案件的成功處置及體會[N];人民公安報;2003年
10 通訊員 馬曉嵐 邱德平;北海海事法院2005年受理涉外海事海商案件大幅度上升[N];中國水運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偉東;南非國際私法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2 鄒龍妹;俄羅斯國際私法中的沖突法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3 彭歡燕;商標國際私法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4 劉曉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權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5 田洪捚;國際私法法經濟學分析評述[D];吉林大學;2009年
6 李明和;司法解釋認識論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7 侯曉蕾;行政應急權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8 許瑛;法國營業(yè)資產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9 賴武;公司僵局論[D];吉林大學;2009年
10 霍政欣;不當得利的國際私法問題[D];武漢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宮寶芝;當代中國司法解釋體制的法律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楠;先決問題理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3 丁瑩瑩;涉外商標權法律適用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4 鄭傳香;論國際信托的法律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馮顥;國際產品責任法律沖突及解決[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6 韓建英;民事自由裁量權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7年
7 楊永鵬;外國法查明制度比較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8 閆崎峰;我國公司人格否定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劉薇;論知識產權沖突規(guī)范的制定[D];吉林大學;2007年
10 李爽;論跨國資產證券化的法律適用[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456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54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