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國際法論文 >

ICSID上訴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7 14:59
  ICSID仲裁制度自20世紀50年代創(chuàng)立以來,在一段時間內(nèi)其受案率并不高。有資料顯示,從1966年成立至1997年止,中心作為一個專門用來解決國家與他國國民投資爭端的國際組織在三十多年的時間里,只受理了43起案件,其中申請仲裁的有40件,申請調(diào)解的有3件。伴隨著20世紀90年代國際投資自由化浪潮的興起,東道國與外國投資者之間的爭端也隨之增多,ICSID仲裁制度致力于解決此類矛盾,因此其在世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隨著世界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ICSID體制在處理此類爭端上逐漸暴露出了一些問題,而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其救濟制度方面的問題。ICSID仲裁制度是在傳統(tǒng)的國際商事仲裁制度的基礎(chǔ)上演變而來,其雖有一些獨創(chuàng)之處,但始終無法擺脫國際商事仲裁的局限性,如其一裁終局性。由于ICSID仲裁機制采用的是內(nèi)部監(jiān)督的方式,包括撤銷制度及獲得解釋等,裁決后當事方只能在ICSID的框架內(nèi)行動,無法尋求其它救助,其救濟方式略顯單一,因此其公正性不可避免的遭到了質(zhì)疑。ICSID為了保持生命力,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但這些舉措基本上都是在原有框架上的修補,并未真正有所突破。近年來,國際上時有呼吁建立上訴機制的聲音,雖然其并未真正實現(xiàn),且實現(xiàn)面臨著諸多困難與阻礙,但不失為對解決國際仲裁體制弊端的一種設(shè)想。 本文通過對ICSID現(xiàn)有機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闡述了建立ICSID上訴機制的必要性以及現(xiàn)實的可行性,分析了中心秘書處提出的ICSID上訴機制的模式,從法律上探討該設(shè)想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建議和應(yīng)對的策略,以期對國際投資仲裁機制的發(fā)展有所裨益。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海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996.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ICSID仲裁機制概述
    2.1 國際投資爭端概述
    2.2 ICSID制度分析
        2.2.1 產(chǎn)生背景
        2.2.2 現(xiàn)有機制
        2.2.3 ICSID上訴機制
    2.3 中國與ICSID
        2.3.1 加入歷程
        2.3.2 ICSID對我國的影響
第三章 建立ICSID上訴機制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3.1 ICSID成員國數(shù)量以及受案情況分析
        3.1.1 ICSID成員國數(shù)量
        3.1.2 ICSID案件受理情況統(tǒng)計分析
        3.1.3 總結(jié)
    3.2 建立ICSID上訴機制的必要性
        3.2.1 ICSID仲裁機制公正性的需要
        3.2.2 新形勢下ICSID機制發(fā)展的需要
        3.2.3 加強利益平衡的需要
        3.2.4 強化ICSID裁決正當性的需要
    3.3 建立ICSID上訴機制的可行性
        3.3.1 ICSID上訴機制的法理基礎(chǔ)
        3.3.2 ICSID上訴機制的現(xiàn)實基礎(chǔ)
        3.3.3 建立ICSID上訴機制的可行性
第四章 構(gòu)建ICSID上訴機制的建議
    4.1 構(gòu)建ICSID上訴機制的原則與模式
        4.1.1 構(gòu)建ICSID上訴機制的原則
        4.1.2 構(gòu)建上訴機制的模式選擇
    4.2 構(gòu)建ICSID上訴機制的具體措施
        4.2.1 明確上訴機制建立的宗旨與目的
        4.2.2 上訴機構(gòu)組成和上訴程序
        4.2.3 確定適用范圍和對象
        4.2.4 上訴理由和上訴審查權(quán)限
        4.2.5 上訴裁決的效力與執(zhí)行
    4.3 中國合理運用ICSID仲裁制度策略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文豪;;淺議國際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J];經(jīng)濟視角(中旬);2011年05期

2 吳敏文;國際商事仲裁與1980多式聯(lián)運公約[J];水運管理;2000年05期

3 馬德才;影響我國國際商事仲裁的法律因素探析[J];江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4 喬生;論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國際商事仲裁領(lǐng)域的地位與發(fā)展趨勢[J];山東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5 劉靜嫻;國際商事仲裁中的意思自治原則[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6 趙玉;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費用擔保問題[J];經(jīng)濟論壇;2004年22期

7 陳小平;;欠發(fā)達地區(qū)國際商事仲裁研究[J];貴州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8 李文沛;;中國國際商事仲裁臨時保全制度立法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與社會;2008年35期

9 貴興寶;論聯(lián)合國《國際商事仲裁示范法》的經(jīng)濟價值[J];新鄉(xiāng)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10 李潔;初探國際商事仲裁的成本優(yōu)勢[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起凡;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證據(jù)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2 陳翔;當代國際商事仲裁實體法適用之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申黎;國際商事仲裁的司法介入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4 寇麗;現(xiàn)代國際商事仲裁法律適用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5 郭曉文;國際商事仲裁協(xié)議制度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5年

6 牛光軍;國際投資待遇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7 張薇;國際投資中的社會責任規(guī)則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宋先鋒;大型土木工程國際投資風險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9 王鐳;國際投資中的涉外企業(yè)所得稅收問題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石現(xiàn)明;國際商事仲裁當事人權(quán)利救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賀薇;試論國際商事仲裁的法律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王麗;法院在國際商事仲裁中作用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1年

3 周江;國際商事仲裁司法監(jiān)督模式的理論反思[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4 謝寧;國際商事仲裁的理論基礎(chǔ)[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5 鄧建芳;國際商事仲裁“非地方化”趨勢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6 魯潮;論國際商事仲裁的司法監(jiān)督[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7 包光明;論我國國際商事仲裁司法監(jiān)督制度的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8 陳凌;國際商事仲裁實體法律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9 李莉;論國際商事仲裁的司法監(jiān)督[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10 鄒艾玲;論國際商事仲裁中的臨時措施[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81580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81580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e948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