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空貨運公約的沖突與協(xié)調(diào)
[Abstract]:Air transport convention unifies the main legal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air cargo and aims to eliminate conflicts between air transport legisla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However, there is no unified legislative body in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consider the existence of all relevant conventions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legal rules, so the conflict of treaties is inevitable. The conflicts 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conventions are the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air transport conventions, between air transport conventions and multimodal transport conventions, and between air transport conventions and other single transport conventions. These international legislations aiming at the elimination of conflicts are unabl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unification of norms, so they not only do not solve the problem of fragmentation of previous norms, but also make the norms more fragmented. These conflicts have the attributes of treaty conflicts. It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trial practice of air cargo transportation dispute settlement to explore the concrete methods of resolving these treaty conflicts.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國際航空貨物運輸法律問題研究”(13CFX118)
【分類號】:D993.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孫黎;;蒙特利爾公約(1999)的優(yōu)先適用和強制適用[J];人民司法;2011年16期
2 肖永平;孫玉超;;論國際航空貨物運輸承運人責任期間[J];現(xiàn)代法學;2008年04期
3 司玉琢;;《鹿特丹規(guī)則》的評價與展望[J];中國海商法年刊;2009年Z1期
4 袁曾;;《鹿特丹規(guī)則》下多式聯(lián)運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海商法年刊;201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世席;“約定必須遵守”與中日戰(zhàn)爭賠償問題[J];北方論叢;2001年02期
2 郝秀輝;;中國航空運輸法律問題研究述評——中國航空法學30年研究綜述(一)[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3 祁歡;WTO與多邊環(huán)境協(xié)議(MEAs)關(guān)系中的條約法問題[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4 謝新勝;;論爭中的已撤銷國際商事仲裁裁決之承認與執(zhí)行[J];北京仲裁;2007年03期
5 石現(xiàn)明;;“鹿特丹規(guī)則”:托運人的義務(wù)與責任評析[J];商業(yè)研究;2012年04期
6 周忠海;論國際法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作用[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7 李高;沈蓉;;情勢變遷原則的比較分析[J];才智;2008年07期
8 黃仕紅;論WTO協(xié)議與國內(nèi)法的關(guān)系[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3年01期
9 張曉聲;;WTO規(guī)則的立法解釋研究[J];重慶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10 劉景嵐;從法理和慣例看“臺灣地位未定論”之荒謬[J];東北師大學報;2004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翁國民;蔣奮;;論WTO規(guī)則的法律解釋方法——兼談國際條約法的解釋理論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運用[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mào)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二)[C];2003年
2 宋杰;;對《維也納條約法公約》關(guān)于條約解釋規(guī)則的再認識[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mào)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五)[C];2007年
3 魏明杰;;中國與國際條約60年[A];新中國對外關(guān)系60年 理論與實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9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guān)系學科卷[C];2009年
4 陳敬根;;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多個原因?qū)е仑洆p賠償責任規(guī)則問題研究[A];“2020年的國際法”暨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論壇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張華;;論尊重人權(quán)作為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及其對中國和平發(fā)展的影響[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公法卷)[C];2006年
6 黃素梅;;論遲到的保留[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公法卷)[C];2006年
7 蔡先鳳;;核損害民事責任的國際法基礎(chǔ)[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公法卷)[C];2006年
8 吳鋒;;芻議海運火災免責的舉證制度[A];第四屆廣東海事高級論壇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鳴;《鹿特丹規(guī)則》與相關(guān)貨物運輸公約的沖突及其協(xié)調(diào)[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王瑛;李鴻章與晚清條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寶林;信任與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無核締約國的核政策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5 王X 苓;從《鹿特丹規(guī)則》之新立法評析臺灣《海商法》未來修法之方向[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6 王威;《鹿特丹規(guī)則》下海運履約方法律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7 鄭志軍;國際海運承運人之履行輔助人責任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8 沈志韜;國際航空貨物運輸承運人責任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9 王金玉;海上保險告知義務(wù)矯正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10 肖冰;《SPS協(xié)定》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之遙;《鹿特丹規(guī)則》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孫yN單;國際金融監(jiān)管體系中的非正式機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張濤;無單放貨保函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顧紹文;1996年HNS公約的新發(fā)展及我國對該公約的應對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閆泰;《聯(lián)合國全程或部分海上國際貨物運輸合同公約》下承運人及海運履約方責任制度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肖凌峰;論我國產(chǎn)業(yè)損害預警制度[D];湘潭大學;2010年
7 李華;層疊模式視角下的普通法外來術(shù)語翻譯[D];湘潭大學;2010年
8 王曉偉;提單欺詐的法律實務(wù)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傅榮;論條約保留與中國的相關(guān)對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周帥軍;條約解釋規(guī)則在世界貿(mào)易組織爭端解決中的適用[D];吉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徐冬根;人文關(guān)懷與國際私法中弱者利益保護[J];當代法學;2004年05期
2 胡正良,趙陽;國際貨物多式聯(lián)運經(jīng)營人責任制度研究[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Z1期
3 司玉琢;UNCITRAL運輸法(草案)難點問題研究[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4 洪艷蓉;現(xiàn)代民法中的弱者保護[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5 郭萍;張文廣;;《鹿特丹規(guī)則》述評[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9年03期
6 張湘蘭;向力;;《全程或者部分海上國際貨物運輸合同公約》對條約沖突的應對[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7 凱特.蘭納;;《鹿特丹規(guī)則》的構(gòu)建[J];中國海商法年刊;2009年04期
8 朱曾杰;;初評《鹿特丹規(guī)則》[J];中國海商法年刊;2009年Z1期
9 張永堅;;如何評價《鹿特丹規(guī)則》[J];中國海商法年刊;2010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章軍;國際海運承運人責任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峰;論國際航空運輸承運人的責任制度[D];大連海事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晶;林龍;;兩岸三地間航空運輸法律性質(zhì)分析[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2 張世良;;1999年蒙特利爾公約對航空貨運憑證的新發(fā)展——兼論航空貨運憑證的法律價值[J];天府新論;2007年01期
3 肖永平;孫玉超;;論國際航空貨物運輸承運人責任期間[J];現(xiàn)代法學;2008年04期
4 王欣樂;《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與我國外貿(mào)合同的法律適用[J];國際貿(mào)易問題;1990年01期
5 張淑鈿,蔣筱熙;侵權(quán)行為法律適用的新發(fā)展[J];河北法學;2001年05期
6 馮萌,宋軍生;論強制性體育仲裁形式的法律適用[J];體育文化導刊;2005年04期
7 何愛華;;商務(wù)談判中的法律適用[J];社會科學家;2005年S1期
8 陳勝;劉艷娜;;國際私法上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研究[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9 張超;;淺析版權(quán)沖突的法律適用[J];法制與社會;2007年08期
10 邱明巖;;論涉外侵權(quán)行為的法律適用[J];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敬根;;確定內(nèi)河油污損害索賠法律適用規(guī)范的邏輯進路[A];2008年度海事管理學術(shù)交流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2 王國華;;論海事關(guān)系的法律適用規(guī)則[A];中國律師2005年海商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袁翔珠;;論國際電子商務(wù)合同的法律適用[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4 蔣躍川;;再論無單放貨案件的法律適用[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經(jīng)濟法、國際環(huán)境法分冊[C];2008年
5 杜立;;被盜文化財產(chǎn)所有權(quán)法律適用問題研究[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6 余誠;;論沖突法上意思自治之法律限制的晚近發(fā)展——兼及我國立法的完善[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7 陳琦;;運輸法公約草案取消“國內(nèi)法適用”之利弊分析——兼論對我國的影響與對策[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經(jīng)濟法、國際環(huán)境法分冊[C];2008年
8 王s,
本文編號:22493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24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