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國際法論文 >

非政府組織介入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實證分析及其利弊考量

發(fā)布時間:2018-08-16 10:16
【摘要】:WTO爭端解決機制正式運作以來,許多非政府組織不斷以向爭端解決機構提交"法庭之友"陳述的方式介入到爭端解決程序中來。一方面,非政府組織的介入可以提請法官注意到爭端當事方可能忽略的法律、環(huán)保、人權等問題,提高裁決的質量并增強WTO的透明度;另一方面,這種介入也可能會給當事方造成額外的訴訟負擔,影響裁決的效率等等。因此,如何在允許非政府組織以"法庭之友"身份介入爭端解決機制的情況下做到公平與效率的平衡才是我們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Abstract]:Since the formal operation of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many NGO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nvolved in the dispute settlement procedure by submitting amicus curiae statements to the dispute settlement body. On the one hand, the involvement of NGOs can draw the attention of judges to issues of la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uman rights that may be ignored by the parties to a disput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ecisions and enhance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WTO, on the other hand, Such intervention may also impose additional litigation burdens on the parties,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the award, and so on. Therefore, how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when NGOs are allowed to intervene as "amicus curiae" in 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i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to be solved.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法學院;廣東金融學院法律系;
【分類號】:D99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彥志,郝秀輝;非政府組織與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3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燕;WTO下非政府組織參與權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立虎;朱劍宇;;從《SPS協(xié)定》看轉基因產品檢疫措施的法律適格性[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2 王志剛;WTO保障措施的法律實踐——兼評美國201條款的違法性[J];比較法研究;2003年04期

3 陳立虎;論風險預警原則在WTO法律中的地位[J];比較法研究;2005年04期

4 趙海峰;高立忠;;論國際司法程序中的法庭之友制度[J];比較法研究;2007年03期

5 柳艷;WTO保障措施的適用[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6 王中美;WTO爭端解決機制與國際競爭政策——柯達—富士膠卷案之國際競爭法方面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2年24期

7 盛茜;WTO爭端解決機制與WTO下國家責任的特點[J];商業(yè)研究;2004年17期

8 吳偉;;試析WTO爭端解決機制[J];商業(yè)研究;2009年01期

9 劉勇;試論WTO規(guī)則在我國的統(tǒng)一實施[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10 苗倩;;論美國421條款對中國的影響[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陳柳欽;;全球化視野下國家主權理論的演變與發(fā)展[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2 曾令良;陳衛(wèi)東;;論WTO保障措施制度與我國保障措施立法的完善[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一)[C];2002年

3 翁國民;蔣奮;;論WTO規(guī)則的法律解釋方法——兼談國際條約法的解釋理論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運用[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二)[C];2003年

4 蔣奮;;WTO反補貼案件中法律解釋問題實證研究[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四)[C];2005年

5 陳敬;;淺析WTO爭端解決機制與中國的應對[A];WTO法與中國論叢(2009年卷)——《WTO法與中國論壇》暨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龔向前;;WTO食品安全爭端解決的“全球行政法”思路[A];WTO法與中國論叢(2011年卷)[C];2010年

7 劉丹;;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與國際海洋環(huán)境爭端解決實例研究[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經濟法、國際環(huán)境法分冊[C];2008年

8 龔微;;論歐盟發(fā)展政策的變化及其對國際發(fā)展法的影響[A];中國歐洲學會歐洲法律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田甜;WTO爭端解決機制證明負擔規(guī)則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俊義;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國際法律地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孟昊;非政府組織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漢大學;2010年

4 劉雪鳳;知識產權全球治理視角下NGO功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李小霞;國際投資法中的根本安全利益例外條款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6 周怡;漁業(yè)資源保育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之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7 王淼;WTO規(guī)則對低碳經濟的約束與激勵[D];吉林大學;2011年

8 蔣奮;WTO《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xié)定》中的“利益”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9 黃文旭;國際法視野下的碳關稅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10 范超;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瓊蕙;論WTO爭端解決機制中專家組的職權范圍[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劉瀅泉;反補貼中利益?zhèn)鬟f的法律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蔣驊;論GATT/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非違反之訴[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黃實;TRIPS視野下藥品專利保護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李仁杰;國際投資爭端仲裁中的“法庭之友”制度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王猛;根據WTO規(guī)則分析“人民幣匯率補貼論”[D];吉林大學;2011年

7 徐鴻恩;GATS對銀行業(yè)補貼的規(guī)制[D];吉林大學;2011年

8 王X;藥品專利強制許可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劉慧;美國反補貼法的修改動向及中國的應對[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10 趙蕾;論《實施衛(wèi)生與植物衛(wèi)生協(xié)議》中的風險評估原則[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海峰;高立忠;;論國際司法程序中的法庭之友制度[J];比較法研究;2007年03期

2 王保樹,邱本;經濟法與社會公共性論綱[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3 徐崇利;;《世貿組織協(xié)定》的解釋制度評析(一)[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4 蔡從燕;;市民社會、協(xié)商民主與國際法的范式轉換[J];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5 趙秀文;;論商人習慣法及其適用[J];法學家;1999年06期

6 林嘉;;論社會保障法的社會法本質——兼論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關系[J];法學家;2002年01期

7 余勁松;;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法[J];法學家;2003年03期

8 李振綱;WTO與非政府組織關系初探[J];法學評論;2000年03期

9 劉傳春;國際政治中的非政府間國際組織[J];國際論壇;1999年06期

10 耐革爾·伍茲,安瑞塔·納利卡,祝東力;治理與責任的限度: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成鋼;代中現;;WTO爭端解決機制存在的法律問題及完善對策[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吳峰;;論WTO爭端解決中的“司法積極主義”——兼論WTO的合法性危機[J];法制與社會;2009年05期

3 王燕;;WTO體制下法庭之友意見書制度評析[J];國際經貿探索;2010年03期

4 鄭亦雷;;NGO以法庭之友身份參與WTO爭端解決機制問題初探[J];經濟師;2006年10期

5 津鎖;;正確理解和運用WTO的爭端解決機制[J];改革與開放;2002年01期

6 姜琳;論非政府組織在國際爭議解決機制中的作用[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7 王景婷;;小議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法庭之友”陳述[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8 王貴國;;世界貿易組織的反補貼機制[J];法學家;2002年06期

9 佘質斌,楊芳;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中“法庭之友”陳述可接受性問題初探[J];臺聲.新視角;2005年05期

10 陳立軍;;WTO“法庭之友”產生的原因分析[J];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熊雪莉;陳澤華;;非政府組織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以汶川地震為例[A];科學發(fā)展觀與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吳琦;;公共服務社會化與非政府組織的發(fā)展[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3 房廣順;楊路平;朱軍杰;;附錄(三) 省社科類社團赴德國考察報告[A];中國社會科學類社團科學發(fā)展的戰(zhàn)略選擇[C];2009年

4 牟春野;侯雷;;建立我國非政府組織監(jiān)督管理機制研究[A];政府改革與行政能力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馬立;顧建鍵;;德國非政府組織發(fā)展的獨特經驗及啟示[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6 張明軍;吳新葉;;領導與服務:中國共產黨對NGO的組織吸納研究——以超越“國家-社會”范式的視角[A];和諧社會 價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6年

7 馬立;;社區(qū)治理與建設和諧社區(qū)——論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在社區(qū)治理中的和諧運作[A];社會轉型中的和諧社會構建——上海市黨校系統(tǒng)“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文雋;;草根非政府組織四種籌資方式的思考——走訪貴陽市草根NGO有感[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徐湘林;;政治特性、效率誤區(qū)與發(fā)展空間——非政府組織的現實主義理性審視[A];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C];2005年

10 王文;;淺談加拿大的非政府組織[A];全國省區(qū)市物流社團組織座談會資料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潘躍;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實施村級扶貧規(guī)劃[N];人民日報;2005年

2 韓潔;有11家非政府組織參與農村扶貧[N];中國信息報;2007年

3 記者 薛軍;第五屆聯合國非政府組織非正式區(qū)域網絡亞太地區(qū)研討會在西寧舉行[N];青海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朱定;大力支持和扶持非政府組織挖掘社會力量解決社會問題[N];湖南日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張鮮堂 張帆;扶貧難度加大 非政府組織發(fā)揮重要作用[N];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

6 ;NGO走進中國[N];江蘇經濟報;2003年

7 戰(zhàn)雪雷;政府通過NGO推進扶貧工程[N];中國財經報;2006年

8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fā)云南省規(guī)范境外非政府組織活動暫行規(guī)定的通知[N];云南日報;2010年

9 ;環(huán)保非政府組織發(fā)出倡議[N];科技日報;2003年

10 傅春榮;依法組建非政府組織促進政府轉換職能[N];中華工商時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燕;WTO下非政府組織參與權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2 陸晶;我國非政府組織管理法治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朱曉黎;宗教非政府組織與國家安全[D];復旦大學;2010年

4 甘鋒;全球治理視野中國際環(huán)境非政府組織的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5 杜倩萍;當代中國草根非政府組織的社會功能[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孟昊;非政府組織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漢大學;2010年

7 劉亮亨;論發(fā)展中國家在WTO農業(yè)補貼法律制度下之困境與對策[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8 彭溆;論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中的司法造法[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9 劉東鋒;非政府組織與理念全球化——卡內基倫理與國際事務委員會個案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10 陳紅;NGOs與WTO多邊貿易體制關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開貴;非政府組織參與WTO爭端解決的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2 潘櫻;論非政府組織與WTO的沖突與協(xié)調[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3 吳峰;論WTO爭端解決中的“司法積極主義”[D];蘇州大學;2005年

4 石平禮;GATT/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性質[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5 尹曉峰;當代中國非政府組織的發(fā)展狀況及引導[D];山西大學;2010年

6 閆秀芳;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關系研究[D];山西大學;2010年

7 裘旭東;國際宗教非政府組織以信仰為基礎的發(fā)展援助[D];復旦大學;2010年

8 張英;舟山市非政府組織的定位及其發(fā)展趨勢研究[D];寧波大學;2011年

9 穆朝暉;非政府組織參與農村公共文化產品供給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10 楊美卿;非政府組織民主參與的法治價值[D];黑龍江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218568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18568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095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