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法中的關(guān)鍵日期看釣魚島的主權(quán)歸屬
[Abstract]:In the settlement of territorial disputes between States, the arbitral tribunal or court always judges the claims of the par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facts and intertemporal law of the crucial date, which is in fact the date on which the dispute formally arises, The fact that the State concerned has acted after the crucial date cannot affect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State at that time. In the case of the Sino-Japanese dispute over the Diaoyu Islands, the key date is 1945. According to the facts at the time of the key date and the time law, whether Japan should return the Diaoyu Islands to China depends on whether the Diaoyu Islands were stolen from China. As far as this point of contention is concerned, 1895 is the key date. According to the facts of the date and time law, the Diaoyu Islands had been Chinese territory until 1895, not landless, and Japan could not acquire the Diaoyu Islands through preemption. In fact, Japan conquered and ceded the Diaoyu Islands from China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Therefore, Japan should return the Diaoyu Islands to China, over which China has indisputable sovereignty.
【作者單位】: 中共中央黨校;
【分類號(hào)】:D993
【共引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朱鳳嵐;中日東海爭端及其解決的前景[J];當(dāng)代亞太;2005年07期
2 徐曉望;;臺(tái)灣光復(fù)與釣魚島列嶼的法理回歸[J];東南學(xué)術(shù);2011年02期
3 徐永智;;日本野田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與舉措[J];國際資料信息;2012年11期
4 魏丕植;;不容侵犯:釣魚島是中國神圣國土[J];黃河之聲;2011年08期
5 王軍敏;;從國際法看釣魚島的歸屬——駁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謬論[J];湖北行政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13年03期
6 廖大珂;;日本最早記載釣魚島的文獻(xiàn)——《琉球國圖》[J];南洋問題研究;2013年03期
7 蔣立峰;;釣魚島問題與中日關(guān)系[J];日本學(xué)刊;2012年05期
8 王海濱;;中國國民政府與琉球問題[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7年03期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5條
1 高坤;中日東海海權(quán)之爭[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11年
2 姜華;中日關(guān)于釣魚島的爭端[D];延邊大學(xué);2006年
3 范國平;中國大陸民間保釣運(yùn)動(dòng)群體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7年
4 衛(wèi)鑫;中日東海劃界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7年
5 溫柳;中日釣魚島主權(quán)爭端的國際法思考[D];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xué);2013年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釣魚島列嶼之歷史與法理研究》近由中華書局出版[J];文史知識(shí);2007年06期
2 黃遠(yuǎn)龍;國際法上的時(shí)際法概念[J];外國法譯評(píng);2000年02期
3 林泰;趙學(xué)清;;中日釣魚島領(lǐng)土爭端的國際法闡釋[J];河北法學(xué);2010年12期
4 段婧;;撞船事件背后的國家博弈——以國際法角度分析釣魚島爭端[J];知識(shí)經(jīng)濟(jì);2010年24期
5 于海南;;中日東海問題及共同開發(fā)前景[J];赤峰學(xué)院學(xué)報(bào)(漢文哲學(xué)社會(huì)科學(xué)版);2009年09期
6 劉中民;;中國走向“深藍(lán)”之困[J];中國報(bào)道;2010年10期
7 劉中民;;中日海洋權(quán)益爭端的態(tài)勢(shì)及其對(duì)策思考[J];太平洋學(xué)報(bào);2006年03期
8 鄭海麟;;中國南海諸島與釣魚島研究中的歷史與國際法問題(演講稿)[J];太平洋學(xué)報(bào);2011年06期
9 王瑞星;王海歐;;從國際法視角看日本抓扣我國漁民及漁船事件[J];山東社會(huì)科學(xué);2011年S1期
10 王德水;;從國際法視角看中日釣魚島主權(quán)爭端[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07年03期
相關(guān)會(huì)議論文 前1條
1 代元龍;;加強(qiáng)國際法研究,多角度多方式解決南海問題[A];2008中國海洋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bào)紙文章 前3條
1 海洋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所副所長 賈宇;國際法視野下的中日釣魚島爭端[N];人民日?qǐng)?bào);2010年
2 熊s,
本文編號(hào):21355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135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