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會體育仲裁案件述評
本文關(guān)鍵詞:倫敦奧運會體育仲裁案件述評 出處:《體育科學》2012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奧運會 屆 體育仲裁 管轄權(quán) 倫敦
【摘要】:國際體育仲裁院在倫敦舉辦的第30屆奧運會上設(shè)立了臨時仲裁庭,負責仲裁與奧運會相關(guān)的體育糾紛,仲裁庭共仲裁了11件案件,主要為參賽資格糾紛案件和比賽結(jié)果糾紛案件,沒有因為奧運會期間興奮劑檢測而引起的糾紛提交仲裁。運用文獻分析和邏輯分析的方法,簡要介紹了這些案件,總結(jié)和歸納了這些仲裁實踐對體育法和體育仲裁的發(fā)展和挑戰(zhàn)。研究認為,相關(guān)奧運會仲裁裁決存在著沖突,可通過修改仲裁規(guī)則等方式保障仲裁裁決的一致性,臨時仲裁庭的管轄權(quán)必須符合時間要求和與奧運會的關(guān)聯(lián)性要求,仲裁裁決執(zhí)行應該充分利用國際奧委會的權(quán)威性。
[Abstract]:International sports arbitration court in London to celebrate the thirtieth Olympic Games to set up a temporary arbitration court, responsible for arbitration and Olympic sports related disputes, the arbitration tribunal has 11 arbitration cases, mainly for qualifying and race results disputes disputes, not because of the Olympic Games during the doping detection caused by the dispute to arbitration.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ase, and summarizes the arbitration practic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 of sports law and sports arbitration.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Olympics related arbitration in conflict, can guarantee the consistency of arbitration by modifying the arbitration rules, arbitration jurisdiction the court must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and time associat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lympic Games, the enforcement of arbitration award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author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作者單位】: 湘潭大學法學院;
【基金】:湖南省法學研究基地開放基金項目(12fx011)
【分類號】:D99
【正文快照】: 在倫敦舉辦的第30屆奧運會已經(jīng)閉幕,奧運會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純粹的體育,涉及到政治、經(jīng)濟、社會等多方面復雜的社會關(guān)系,法治奧運成為國際奧委會和奧運會主辦城市共同的選擇。同時,奧運會所涉及到的經(jīng)濟利益也越來越大,利益面前,相關(guān)的糾紛也呈增多趨勢。為了更好的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韓勇;;體育糾紛的法律解決機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高文景;;關(guān)于完善我國體育仲裁制度的幾點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3 黃志雄;非政府組織:國際法律秩序中的第三種力量[J];法學研究;2003年04期
4 黃世席;美國大學法學院體育法教學狀況及啟示[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倪同云,林顯鵬,陳琳,白玲,杜利軍,詹軍強;中日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體制比較研究[J];體育科學;1999年02期
6 于善旭,張劍,陳巖,宋國緒,李雁軍,李實;建立我國體育仲裁制度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5年02期
7 嚴存生;自然法、萬民法、世界法——西方法律全球化觀念的歷史淵源探尋[J];現(xiàn)代法學;2003年03期
8 黃世席;體育仲裁制度比較研究——以美、德、意大利及瑞士為例[J];法治論叢;2003年02期
9 彭昕;;我國體育行業(yè)協(xié)會及其自治權(quán)的經(jīng)濟法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5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暉;;國際體育解紛機制的復級化及其正當性——基于CAS仲裁體制之研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軍;;國際體育仲裁制度對解決我國體育糾紛的啟示[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解宣慶 李鈺;東海實施“關(guān)門清查”行動[N];連云港日報;2008年
2 丁海東;奧運休戰(zhàn),期待國際法保障[N];檢察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徐光明;奧運歸來話仲裁[N];人民法院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張慎思;雅典歸來話仲裁[N];法制日報;2004年
5 劉鑒強;我們?yōu)槭裁纯偸恰澳S”不公[N];南方周末;2004年
6 馮薪薪 編譯;悉尼奧運會商業(yè)宣傳有法可依[N];市場報;2002年
7 本報實習生 丁可寧邋張欣;控煙專家呼吁加稅立法[N];市場報;2008年
8 本報駐柏林記者 柴野;《申根協(xié)定》10年讓人喜歡讓人愁[N];光明日報;2005年
9 張思前;為了公平與公正[N];中國質(zhì)量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世席;國際體育仲裁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茅燕;奧運會臨時仲裁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2 張超;試論國際奧林匹克標志的法律保護[D];西北大學;2004年
3 雷珉;淺論國際體育仲裁制度[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4 喬一涓;奧運會運動員參賽資格的法律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5 張楠;論國際體育仲裁制度及對我國的啟示[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3713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371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