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G損害賠償制度之立法探究
本文關鍵詞:CISG損害賠償制度之立法探究
【摘要】:《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確立了以期待利益保護為核心,信賴利益保護為補充的損害賠償制度。本文圍繞公約所確立的損害賠償制度展開研究,在公約所確立的損害賠償制度基礎上,對公約確立以期待利益保護為核心的賠償制度可行性和有效性進行了評析。
【作者單位】: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文法學院;
【基金】: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資助計劃(shlx010)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經(jīng)濟法學科建設項目(1130IA14)
【分類號】:D996.1;D997.1
【正文快照】: 《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以下簡稱CISG或者《公約》)是國際貿(mào)易領域內(nèi)的一部實體法,與國際貿(mào)易領域內(nèi)其他國際公約相比,例如:《國際商事合同通則》、《歐洲合同法原則》等在損害賠償制度方面呈現(xiàn)了很多的不同,甚至說有些規(guī)定不如那些國際公約詳盡,但是CISG中對于損害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東菊;違約責任與侵權(quán)責任之比較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張影;第三人原因違約及其責任承擔[J];北方論叢;2002年06期
3 范在峰,張斌;兩大法系違約損害賠償可預見性規(guī)則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3年03期
4 張俊巖;;違約責任及其損害賠償范圍研究[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5 張薇;國際貿(mào)易中的預期違約制度探究[J];商業(yè)研究;2005年12期
6 史新;;違約責任損害賠償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7 湛念;產(chǎn)品責任損害賠償探討[J];郴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4期
8 嵇景巖;;論違約責任和侵權(quán)責任的競合處理[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9 易軍;違約責任與風險負擔[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10 葉知年,陳埔軍;違約精神損害賠償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邢穎;禁止證券欺詐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2 楊漢平;政府采購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胡平;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李曉龍;大型機電工程項目索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5 王寶蒞;斷了線的等價交換?!——合同的倫理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6 尹志強;論民事權(quán)利在私法中的救濟[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7 陳忠謙;上市公司收購若干法律問題[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8 苑書濤;請求權(quán)基本理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9 張小斐;企業(yè)合約的經(jīng)濟學思考與統(tǒng)計學分析[D];天津財經(jīng)學院;1999年
10 張麗霞;建設工程項目承包商索賠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龍新華;小額電子資金劃撥中的消費者保護——英美法的借鑒與中國相關法制的完善[D];暨南大學;2000年
2 江麗娜;產(chǎn)品責任歸責原則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黃玉清;行政追償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4 尹誠;論我國違約損害賠償法律規(guī)定的適用問題[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5 陳立新;《合同法》和《國際商事合同通則》若干問題比較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6 卓廷華;違約損害賠償規(guī)則國際統(tǒng)一化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7 楊鵬慧;論合同法的形式理性[D];廈門大學;2001年
8 徐飛;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程序之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1年
9 鄧麗娟;海事訴訟舉證責任分配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1年
10 李朝慶;證券欺詐民事責任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揚;;《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與我國《合同法》對于實際履行制度適用限制的比較研究[J];知識經(jīng)濟;2011年16期
2 胡曉紅;;CISG在中國適用的方法論思辨[J];商業(yè)研究;2011年07期
3 楊靜;;TRIPS-plus擴張情勢下非違反之訴在TRIPS協(xié)議中的適用探析[J];世界貿(mào)易組織動態(tài)與研究;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峰;;CISG中賣方的“貨物與合同相符”義務[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mào)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八)[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甄仕權(quán);國際貨物合同中的“根本違約”探討[N];國際商報;2009年
2 吳樹渠;接軌GPA完善救濟制度(一)[N];政府采購信息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馬佳昌;國際商事合同違約損害賠償之法律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王莉莉;國際商事合同之實際履行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曉娜;CISG下利率的確定[D];山東大學;2011年
2 張昕;論CISG項下賣方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擔保義務[D];復旦大學;2011年
3 何曉倩;試析CISG項下慣例和習慣做法對公約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2年
4 郭浩然;論CISG中“宣告合同無效”制度[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羅加銀;商事合同解除后的損害賠償規(guī)則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6 沈朝青;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42條具體適用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7 李清;對CISG第39條第(1)款中“合理期限”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8 吳文俊;論《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中預期違約制度[D];蘇州大學;2006年
9 嚴斌;《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79條之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10 李彬;《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中路貨風險轉(zhuǎn)移制度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1406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140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