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農民工的犯罪特征折射的社會問題
[Abstract]:In any sense,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to be reckoned with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n China.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ink about how to carry on the effective political integration so as to make it play a greater role in every construction cause of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上海公安高等?茖W?蒲兄行;
【分類號】:D91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磊;;新生代農民工犯罪的增加警示了什么[J];改革與開放;2010年01期
2 童樹梅;;新生代農民工犯罪思考[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05期
3 "新生代農民工權益保護與犯罪預防研究"課題組報告;郭開元;陳衛(wèi)東;陳晨;郗杰英;;新生代農民工權益保護與犯罪預防研究報告[J];中國青年研究;2011年09期
4 米豐;;調研數(shù)據[J];中國青年研究;2010年07期
5 賀國榮;;簡析農民工犯罪——以犯罪心理生成機制為視角[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11年01期
6 王仲興;蔡曦蕾;;農民工犯罪:概念、司法寬容及類型[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7 翰林;;“80后”農民工犯罪現(xiàn)象追蹤[J];中國社會導刊;2007年19期
8 石學峰;;農民工犯罪的文化沖突理論解讀[J];學術動態(tài);2009年01期
9 肖華;;“八成犯罪農民工幼年系留守兒童”誰該反省[J];觀察與思考;2009年22期
10 張寶義,宋嚴;天津市農民工犯罪人口的社會結構特征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05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仲興;蔡曦蕾;;農民工犯罪:概念、司法寬容及類型[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張迪;;城市中農民工犯罪問題及其預防[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劉世天;卓黎黎;;犯罪學視閾內新生代農民工犯罪問題研究[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岳平;;新生代農民工犯罪問題初探[A];犯罪學論叢(第七卷)[C];2009年
5 程祥光;徐裕;李曉英;譚素仙;胡偉明;;精神病兇殺行為犯罪特征與刑事責任能力相關性的對照研究[A];中國法醫(yī)學會司法精神病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全國司法精神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6 蘇云;王敏;;對當前成都地區(qū)農民工的犯罪問題研究[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吳鵬森;;“第二代農民工犯罪”:概念辨析與解釋模型[A];犯罪學論叢(第七卷)[C];2009年
8 王仲興;蔡曦蕾;;農民工犯罪:概念、司法寬容及類型[A];犯罪學論叢(第七卷)[C];2009年
9 梁剛;;北方少數(shù)民族罪犯心理初探[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10 岳平;;恐怖主義犯罪特征及對策分析[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會議——暨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騰;讓新生代農民工遠離迷途[N];安徽日報;2010年
2 課題組成員 許小瀾 陸文明 馬奉南 劉福龍 李萬勇;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促進生存發(fā)展 預防減少新生代農民工犯罪[N];人民法院報;2010年
3 李磊;新生代農民工犯罪增加警示了什么?[N];中國社會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任松筠;公平:新生代農民工的主要訴求[N];新華日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李松 黃潔 本報實習生 吳萌;過半新生代農民工犯罪屬侵財型[N];法制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劉啟紅;莫讓他們迷失在城市邊緣[N];江西日報;2011年
7 本報實習記者 焦婷婷 本報通訊員 崔超 胡宇;新生代新困擾 農民工犯罪趨勢分析[N];人民法院報;2011年
8 楊建華 樂業(yè)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對新生代農民工犯罪的法律思考[N];廣西法治日報;2011年
9 通訊員 王軍 王玨 記者 蔣德;蘇州新生代農民工犯罪占發(fā)案總數(shù)八成[N];法制日報;2010年
10 王軍 王玨;三句話揭示犯罪深層原因[N];檢察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勇濂;流動與犯罪:轉型期中國農民流動的社會秩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譚遠宏;犯罪學視野下的越軌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志良;新生代農民工犯罪成因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柴前勇;新生代農民工犯罪偵防對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3 黃宇;文化沖突的視角:浙江省新生代農民工犯罪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4 覃囿翡;新生代農民工“自救式犯罪”的犯罪學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5 劉美珍;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工犯罪問題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6 蘇鵬;城市中農民工犯罪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姜露滋;基于犯罪預防視角新生代農民工勞動權保障問題探析[D];廣州大學;2012年
8 王曉文;中國農民工財產犯罪影響因素分析[D];山東大學;2010年
9 雷振清;農民工未成年子女犯罪成因和預防[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10 后宏偉;城市中農民工犯罪問題及其預防[D];蘭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111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231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