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廣播電視對農(nóng)村群體性事件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 廣播電視 農(nóng)村 群體性事件 主流媒體 農(nóng)民群體 基層政府 人民內(nèi)部矛盾 農(nóng)民群眾 農(nóng)民素質 事件防范 出處:《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9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當前,農(nóng)村群體性事件已進入了一個相對高發(fā)階段,能否恰當處理農(nóng)村群體性事件,事關民心向背和社會穩(wěn)定。本文在深入分析農(nóng)村群體性事件特點的基礎上,探討廣播和電視這兩大農(nóng)村主流媒體在農(nóng)村群體性事件防范和化解中的影響作用。
[Abstract]:At present, the rural group events have entered a relatively high incidence stage. Whether we can properly deal with the rural group incidents has a bearing on the people's feelings and social sta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wo major rural media, radio and televis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resolution of rural mass incidents.
【作者單位】: 浙江傳媒學院;
【基金】:2007年度浙江省廣播電視研究項目的成果
【分類號】:D63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宋祖華;;我國青年農(nóng)民媒介消費調查分析[J];今傳媒;2007年05期
2 林金榮;爭取把更多的群體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對天臺縣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實踐思考[J];公安學刊-浙江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3期
3 陳晉勝,王鵬越;群體性事件政治成因分析[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4 劉炳君;農(nóng)村群體性事件成因的法社會學求證[J];政法論叢;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鼎;;民主懇談:生成于參與困境下的協(xié)商民主——基于溫嶺市農(nóng)村基層民主的個案調查[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唐清云;;農(nóng)村居民政治參與現(xiàn)狀調查分析——以廣西兩個行政村為例[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S1期
3 伍賢鋒;;轉型期中國農(nóng)民政治參與研究綜述[J];黨政干部學刊;2006年10期
4 雷才麗;操文鋒;;農(nóng)村青年女性參政問題調查分析[J];甘肅理論學刊;2006年04期
5 周巍;黃琴;;當前農(nóng)村群體性事件的原因及對策[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6 裘陳;;群體性涉法事件的法律對策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8年08期
7 劉大偉;劉子陽;裴兆斌;;群體性事件研究——兼論公安機關的地位與作用[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8 陳義忠;劉瑩;;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群體性事件教育淺談[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9年04期
9 陳晉勝,介新玲;群體性事件法治成因分析[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10 陳晉勝,何衛(wèi)平;群體性事件社會成因分析[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家智;新時期農(nóng)村婦女政治參與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2 高恩新;過程、行動者與危機管理[D];復旦大學;2008年
3 彭學君;大學生群體危機生成演化機理與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夏新坡;從甕安看新時期我國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2 張曉濤;論農(nóng)村群體性事件的成因及法律規(guī)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3 李保國;新農(nóng)村建設背景下我國農(nóng)民政治參與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4 汪媛;湖北仙桃W村廣告信息傳播狀況與模式[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5 陳家林;廣東省農(nóng)村群體性事件原因分析與防范對策研究[D];汕頭大學;2008年
6 周衍;論群體性突發(fā)事件的成因與對策[D];復旦大學;2008年
7 陳大勇;當代中國農(nóng)民非制度化政治參與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8 李麗艷;論社會弱勢群體利益表達現(xiàn)狀及其救助[D];復旦大學;2008年
9 王亞濤;當前我國群體性事件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10 張海寧;擴大農(nóng)民有序政治參與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晉勝;對群體性事件的換位思考[J];公安研究;2001年07期
2 陳武明;關于權力體制民主化問題[J];當代思潮;2002年04期
3 楊明;四縣農(nóng)民政治參與研究[J];社會學研究;2000年02期
4 于建嶸;利益、權威和秩序——對村民對抗基層政府的群體性事件的分析[J];中國農(nóng)村觀察;2000年04期
5 李化祥;南方宗族勢力的復興及其對法治秩序的危害[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6 王玲寧 ,張國良;我國農(nóng)村受眾媒介接觸行為調查分析[J];新聞記者;2003年11期
7 陳更;5000群眾狀告省政府——四川向堯、羊石兩村群眾與四川省政府區(qū)劃調整行政糾紛一案代理紀實[J];中國律師;2002年07期
8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課題組;我國轉型期群體性突發(fā)事件主要特點、原因及政府對策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02年05期
9 李一平;突發(fā)性群體事件的成因及防范[J];中州學刊;2002年05期
10 楊春貴;鄧小平理論與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J];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大敢;試論農(nóng)村群體性事件的特點和處置[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S2期
2 董新臣,馮聚民;農(nóng)村群體性事件形成的原因與對策探討[J];公安研究;1999年04期
3 周忠偉;葉松;;一個重要視角:農(nóng)村傳統(tǒng)群體性事件——對貴溪“8·19”惡性械斗事件的分析[J];江西公安?茖W校學報;2006年06期
4 紀穎;;如何預防和處置新形勢下的農(nóng)村群體性事件[J];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B版);2006年06期
5 儂照亮;農(nóng)村群體性事件的處置方法[J];廣西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6 黎明 ,小凈;超重負擔帶來超常行動——農(nóng)村群體性事件原因分析之一[J];中國經(jīng)濟周刊;2001年18期
7 劉黎莉;農(nóng)村早婚早育的憂與思[J];w,
本文編號:15270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152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