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盜竊與搶奪界分的實益、傾向和標準
發(fā)布時間:2021-08-03 07:46
對于盜竊與搶奪的界分,應(yīng)當根據(jù)實益,著眼于法律合理適用,梳理并約定一個統(tǒng)一的、不因場合、實益而異的標準和法律適用規(guī)則。本文傾向是:縮小搶奪擴大盜竊的認定,化解立法中實益"倒掛"產(chǎn)生的難題。結(jié)論是:強行力取他人密切持有物的(尚未達到搶劫暴力程度),是搶奪。違背他人意志非法取得他人占有物(尚未達到強力奪取即搶奪程度)的,是盜竊。行為構(gòu)成搶奪同時競合盜竊,擇一重適用法律。
【文章來源】:當代法學(xué). 2013,27(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立法模式和學(xué)說
(一) 論題范圍和立法模式
(二) 歸納與評價
(三) 中國學(xué)說和爭議
1、“舊說”:
2、“新說”:
3、評價
二、區(qū)分盜竊與搶奪的“實益”
(一)
(二)
(三) 行為人在“入戶”作案的場合, 實益問題更為復(fù)雜, 存在兩種可能:
(四) “多次”作案的, 如果是搶奪, 仍以數(shù)額較大為要件;如果是盜竊則不以數(shù)額較大為要件。對行為人而言, 被認定為搶奪有利, 認定為盜竊不利。
三、根據(jù)實益確定搶奪與盜竊界分的傾向和標準
(一) 縮小搶奪、擴大盜竊的傾向以及選擇暴力標準的證明
(二) 搶奪之強力特點的掌握
(三) 競合論補正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盜竊與搶奪的新界分說質(zhì)疑——兼與張明楷教授商榷[J]. 董玉庭. 人民檢察. 2010(15)
[2]盜竊與搶奪的界限[J]. 張明楷. 法學(xué)家. 2006(02)
本文編號:3319233
【文章來源】:當代法學(xué). 2013,27(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立法模式和學(xué)說
(一) 論題范圍和立法模式
(二) 歸納與評價
(三) 中國學(xué)說和爭議
1、“舊說”:
2、“新說”:
3、評價
二、區(qū)分盜竊與搶奪的“實益”
(一)
(二)
(三) 行為人在“入戶”作案的場合, 實益問題更為復(fù)雜, 存在兩種可能:
(四) “多次”作案的, 如果是搶奪, 仍以數(shù)額較大為要件;如果是盜竊則不以數(shù)額較大為要件。對行為人而言, 被認定為搶奪有利, 認定為盜竊不利。
三、根據(jù)實益確定搶奪與盜竊界分的傾向和標準
(一) 縮小搶奪、擴大盜竊的傾向以及選擇暴力標準的證明
(二) 搶奪之強力特點的掌握
(三) 競合論補正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盜竊與搶奪的新界分說質(zhì)疑——兼與張明楷教授商榷[J]. 董玉庭. 人民檢察. 2010(15)
[2]盜竊與搶奪的界限[J]. 張明楷. 法學(xué)家. 2006(02)
本文編號:33192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3192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