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抵押物轉讓的法律效力 ——以《物權法》第191條的法律適用為中心
發(fā)布時間:2021-05-11 09:03
市場經(jīng)濟社會,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宗旨,現(xiàn)行《物權法》也以“物盡其用”為目標。大多數(shù)國家法律規(guī)定,不僅可以在物上設定抵押以進行擔保,甚至可在該抵押物上再設立用益物權或直接將抵押物進行轉讓。然而,抵押物的轉讓會涉及到抵押人處分權、抵押權人的抵押權與受讓人的所有權,所以,在設計抵押物轉讓制度、在解決抵押物轉讓法律糾紛時,應當考慮到三者間的利益平衡。雖然我國法律對此做了具體規(guī)定,尤其是現(xiàn)行《物權法》第191條,但司法實踐中的問題糾紛不斷,甚至對法條的理解產(chǎn)生爭議。于是,在物權法司法解釋出臺前,筆者就以實定法為依據(jù),對《物權法》第191條進行理論解析,以解決法律適用中遇到的問題。本文分為四部分,以提出問題-整合法律規(guī)定-分析法律含義-解決問題為思路。第一部分,提出案例,引出問題,眾學者、法官對抵押物轉讓行為的效力存在爭議,實際上是對法律規(guī)定的理解產(chǎn)生爭議。所以,要解決抵押物轉讓的效力問題就要看我國關于抵押物轉讓規(guī)則的規(guī)定,尤其是如何理解與適用現(xiàn)行法《物權法》第191條的規(guī)定。第二部分,闡釋了我國抵押物轉讓制度的歷史沿革。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文章來源】: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3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司法問題
二、 我國關于抵押物轉讓的制度沿革
三、 對《物權法》191 條的理論評析
(一) 抵押人是否擁有處分權
(二) 抵押權是否具有追及效力
(三) 抵押物轉讓價款可否成立物上代位
(四) 是否規(guī)定了受讓人的滌除權
(五) 是否適用于動產(chǎn)抵押物的轉讓
(六) 小結
四、 案例處理意見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動產(chǎn)抵押物轉讓規(guī)則的解釋論:《物權法》第191條及其周邊[J]. 高圣平,王琪.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1(05)
[2]論抵押物轉讓價款物上代位及其法律適用[J]. 仲偉珩,張燕. 法律適用. 2010(12)
[3]論抵押物轉讓的法律效果——以對我國《物權法》第191條的解釋為中心[J]. 陳永強,王建東. 政治與法律. 2009(09)
[4]物權法制定過程中的幾個重要問題[J]. 王勝明. 法學雜志. 2006(01)
[5]抵押物轉讓中的利益衡量與制度設計[J]. 梁上上,貝金欣. 法學研究. 2005(04)
[6]論動產(chǎn)抵押物的轉讓——兼析動產(chǎn)物權公示方式之調(diào)整[J]. 孫鵬,楊會. 西南政法大學學報. 2005(02)
[7]抵押物轉讓價金物上代位性研究[J]. 梁新奕. 現(xiàn)代法學. 2003(06)
[8]論抵押物轉讓中物上代位與物上追及的制度關系[J]. 張力. 甘肅社會科學. 2003(06)
[9]論抵押權物上代位性與物上追及力之共容[J]. 溫世揚,廖煥國. 法學. 2001(06)
本文編號:3181138
【文章來源】: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3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司法問題
二、 我國關于抵押物轉讓的制度沿革
三、 對《物權法》191 條的理論評析
(一) 抵押人是否擁有處分權
(二) 抵押權是否具有追及效力
(三) 抵押物轉讓價款可否成立物上代位
(四) 是否規(guī)定了受讓人的滌除權
(五) 是否適用于動產(chǎn)抵押物的轉讓
(六) 小結
四、 案例處理意見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動產(chǎn)抵押物轉讓規(guī)則的解釋論:《物權法》第191條及其周邊[J]. 高圣平,王琪.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1(05)
[2]論抵押物轉讓價款物上代位及其法律適用[J]. 仲偉珩,張燕. 法律適用. 2010(12)
[3]論抵押物轉讓的法律效果——以對我國《物權法》第191條的解釋為中心[J]. 陳永強,王建東. 政治與法律. 2009(09)
[4]物權法制定過程中的幾個重要問題[J]. 王勝明. 法學雜志. 2006(01)
[5]抵押物轉讓中的利益衡量與制度設計[J]. 梁上上,貝金欣. 法學研究. 2005(04)
[6]論動產(chǎn)抵押物的轉讓——兼析動產(chǎn)物權公示方式之調(diào)整[J]. 孫鵬,楊會. 西南政法大學學報. 2005(02)
[7]抵押物轉讓價金物上代位性研究[J]. 梁新奕. 現(xiàn)代法學. 2003(06)
[8]論抵押物轉讓中物上代位與物上追及的制度關系[J]. 張力. 甘肅社會科學. 2003(06)
[9]論抵押權物上代位性與物上追及力之共容[J]. 溫世揚,廖煥國. 法學. 2001(06)
本文編號:31811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1811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