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到如律令——法學視角下的歷代檄文
本文關鍵詞:檄到如律令——法學視角下的歷代檄文
【摘要】:因為誕生于戰(zhàn)火,檄文往往是反映治亂興衰的晴雨表。從法學視角來觀察歷代檄文,可以發(fā)現(xiàn)諸如檄文與法律淵源,檄文中揭露的罪行,檄文中的慎刑思想等法律史問題。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檄文就是戰(zhàn)爭時代的一部"特別法"。近代以來,檄文對于民主共和、自由獨立等法治思想的傳播起到了巨大地推動作用,甚至成為了許多重要法律文件之濫觴。此外,檄文中反映的法律問題和體現(xiàn)的法律思想可以為今天更好地落實依法治國提供寶貴的歷史經驗。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
【關鍵詞】: 檄文 特別法 法律史 律令
【分類號】:D920.0
【正文快照】: 檄文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種特殊的文書,幾千年來,“傳檄而定”的記載史不絕書。撰寫檄文的目的往往在于揭露敵方的罪行,彰顯己方的正義,通過強大的輿論宣傳讓自己的軍事行動占據道義的制高點,以此獲得民眾的擁護,實現(xiàn)政治目的。我國保存著大量歷代檄文,但多年以來,學界對檄文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侯欣一;關于中國近現(xiàn)代法律史史料使用中的幾點體會[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2 張明新;;法律史學科的宏觀進展與微觀深化——“法律史學科發(fā)展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政法論壇;2006年01期
3 李鳳鳴;;法律史教學的迫切反思[J];社科縱橫;2008年01期
4 李yN恒;金儉;;論法律史研究方法的路徑選擇[J];學海;2009年05期
5 李艷華;張瑋麟;;法律史課程教學在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中的作用[J];知識經濟;2010年15期
6 袁劍;;清代法律史研究的“邊緣突破”——讀《世界學者論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1644-1911)》[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7 勞倫斯·M·弗里德曼;同心;;美國法律史的過去與現(xiàn)狀[J];環(huán)球法律評論;1986年02期
8 何勤華;法律史研究需要方法論的變革[J];政治與法律;1995年05期
9 ;《美國法律史》一書出版[J];法學家;1999年Z1期
10 袁輝;;一部跨越百年的法律史書卷——讀《百年回眸——法律史研究在中國》[J];法律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鄭祝君;;外國法律史學科的成長和學術品格的養(yǎng)成——外國法律史學科發(fā)展60年[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大陸法系及其對中國的影響[C];2009年
2 巴勃羅·勒納;顧元;;以色列的法律史:法學研究中之地位[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公法與私法的互動[C];2011年
3 繆羅·史密斯;劉國任;;羅馬法律史問題[A];外國法制史匯刊第一集[C];1984年
4 馬聰;;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第二十三屆年會綜述[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法與宗教的歷史變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政法大學校長,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會長 何勤華;弘揚法律史的精神[N];法制日報;2011年
2 楊一凡;游牧法律史研究的成果[N];人民日報;2008年
3 王淇;論法律史研究中的功能主義[N];吉林日報;2009年
4 記者郭爍;法律史研究亟須規(guī)范史料運用[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張世明;貫通考察清代法律史芻議[N];中華讀書報;2013年
6 本報記者 劉霄;秦濤:法律史上的曹操[N];中華讀書報;2013年
7 華谷文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出土文獻與法律史研究有待縱深發(fā)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8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徐愛國;中西法律史的規(guī)范比較與結構比較[N];人民法院報;2011年
9 記者劉鵬;出土文獻重述先秦至魏晉法律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10 明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從西方法律史透視“法律的精神”[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萬億;法律史的思維世界[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2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闡釋”與“史料”[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寧紅玲;瞿同祖的法律史社會學方法述評[D];湘潭大學;2007年
4 施祖斌;何為經驗?何為邏輯?[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5 周發(fā)財;法律目的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7013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70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