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廉政法律制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2-20 09:11
廉政問題是每個朝代都存在的問題,先秦時就有民主治吏不治民思想,主張對國家的治理,其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在于治理官吏。治理好官吏,才能治理好國家。國家治理的根本在于治官,官吏治理的根本在于防腐。通過對貪污賄賂等權力腐敗行為的預防和懲治,來維護國家穩(wěn)定,政治清明,實現(xiàn)經(jīng)濟發(fā)展,人民安居樂業(yè)。當下,我國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從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刑事案件來看,職務犯罪案件仍然占據(jù)著很大比重,廉政建設任務依然艱巨。創(chuàng)造了多個盛世景象的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法律等多個領域發(fā)展的巔峰時代,其秉持治吏不治民的治國理念,在官吏治理的廉政法律制度方面,總結了前人的經(jīng)驗得失,并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對廉政法律制度進行不斷地完善,繼承了先秦儒家以民為本、崇尚賢德的思想,堅持依法治吏,同時宣傳廉潔從政思想,對官吏進行思想引導;在選官方面堅持以德為主兼顧才能,實行科舉制度、蔭任制度、薦舉制度、南選制度等選拔制度,為國家官吏隊伍選拔了大量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后備軍;在任官方面,堅持任官避親的原則,以避免親族之間相互勾結,形成親族勢力,擾亂官吏隊伍;在官吏管理方面,實行“四善二十七最”的考課標準,賞罰...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的依據(jù)及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三)研究路徑與方法
一、唐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基本內(nèi)涵
(一)廉政的概念界定
(二)廉政法律制度的概念界定
(三)廉政法律制度的歷史發(fā)展
(四)廉政制度的立法思想
1、以民為本思想
2、崇德尚賢思想
3、廉潔從政思想
4、依法治吏思想
5、引禮入法思想
二、唐代重德避親的官吏選任法律制度
(一)選官重德
1、科舉制度
2、蔭任制度
3、薦舉制度
4、“南選”制度
(二)任官避親
1、銓選授職
2、避免親族勾結
三、唐代嚴格細致的官吏監(jiān)管法律制度
(一)細致的管理制度
1、考課制度
2、銓敘制度
(二)嚴格的監(jiān)督制度
1、巡察制度
2、彈劾制度
3、風聞訪知制度
4、鞫獄制度
四、唐代嚴厲科學的官吏懲罰法律制度
(一)處罰原則
1、刑事處罰與非刑事處罰并用原則
2、區(qū)分監(jiān)臨主守與非監(jiān)臨主守原則
3、區(qū)分公罪與私罪原則
4、連坐原則
(二)懲治的行為
1、貪污性質的行為
2、行賄受賄性質的行為
五、唐代廉政法律制度的歷史鏡鑒
(一)唐代廉政法律制度評析
1、唐代廉政法律制度的意義
2、唐代廉政法律制度的歷史局限性
(二)唐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啟示
1、注重廉政思想教育
2、多重規(guī)范權力運行
3、提高官吏整體素質
4、完善懲治犯罪立法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904138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的依據(jù)及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三)研究路徑與方法
一、唐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基本內(nèi)涵
(一)廉政的概念界定
(二)廉政法律制度的概念界定
(三)廉政法律制度的歷史發(fā)展
(四)廉政制度的立法思想
1、以民為本思想
2、崇德尚賢思想
3、廉潔從政思想
4、依法治吏思想
5、引禮入法思想
二、唐代重德避親的官吏選任法律制度
(一)選官重德
1、科舉制度
2、蔭任制度
3、薦舉制度
4、“南選”制度
(二)任官避親
1、銓選授職
2、避免親族勾結
三、唐代嚴格細致的官吏監(jiān)管法律制度
(一)細致的管理制度
1、考課制度
2、銓敘制度
(二)嚴格的監(jiān)督制度
1、巡察制度
2、彈劾制度
3、風聞訪知制度
4、鞫獄制度
四、唐代嚴厲科學的官吏懲罰法律制度
(一)處罰原則
1、刑事處罰與非刑事處罰并用原則
2、區(qū)分監(jiān)臨主守與非監(jiān)臨主守原則
3、區(qū)分公罪與私罪原則
4、連坐原則
(二)懲治的行為
1、貪污性質的行為
2、行賄受賄性質的行為
五、唐代廉政法律制度的歷史鏡鑒
(一)唐代廉政法律制度評析
1、唐代廉政法律制度的意義
2、唐代廉政法律制度的歷史局限性
(二)唐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啟示
1、注重廉政思想教育
2、多重規(guī)范權力運行
3、提高官吏整體素質
4、完善懲治犯罪立法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9041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3904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