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法哲學研究 ——對其基
發(fā)布時間:2022-02-14 22:23
我國正處在社會的法制建設時期,有許多法律制度有待完善。而法哲學是對立法的基礎為研究對象的,對法哲學的研究有助于我國法制的進一步完善?档路ㄕ軐W是其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將圍繞康德的法哲學展開研究,力圖對其法哲學有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認識,以期對中國的法制建設有所裨益?档碌姆ㄕ軐W是建立在其先驗唯心主義哲學的基礎上,是他的道德形而上學的一部分,帶有較重的調(diào)和色彩和折衷性質(zhì)。概括起來,康德法哲學具有三個特點:首先,他從先天概念來論證法權;其次,他從純粹實踐理性原理來論證人權、私法權和公法權;最后,他較早提出“法治國家”的理念和“世界公民”、“永久和平”的哲學規(guī)劃。本文試圖能夠勾勒出康德法哲學的基本輪廓。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闡述康德法哲學思想的理論基礎,主要從認識論和道德哲學談起。第二章闡述為什么在道德哲學之外還需要法哲學。第三章闡述康德法哲學中的一般性概念和分類。第四章闡述康德法哲學的具體內(nèi)容,即公共權利和私人權利。第五章主要闡述康德法哲學的意義和影響。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導言
第一章 康德法(權利)哲學的理論基礎
1.1 康德法哲學的認識論基礎
1.1.1 形而上學的困境
1.1.2 哥白尼式的革命
1.2 康德法哲學的道德哲學基礎
1.2.1 作為法哲學基礎的道德哲學
1.2.2 為什么說康德的道德哲學是法哲學的基礎
第二章 從道德哲學進入法哲學
2.1 康德為什么要由道德哲學進入法哲學
2.1.1 人的兩重性
2.1.2 單純道德立法的局限性
2.2 從道德哲學進入法哲學是如何實現(xiàn)的
第三章 康德法(權利)哲學的一般界定和分類
3.1 康德法哲學的一般界定
3.1.1 什么是權利科學
3.1.2 什么是權利
3.1.3 什么是權利的普遍原則
3.1.4 權利與強制
3.1.5 權利與所有自由主體(人)的可協(xié)調(diào)性
3.1.6 衡平法和緊急避難權
3.2 康德法哲學的分類
3.2.1 權利的一般劃分
3.2.2 劃分權利科學的順序
第四章 康德法哲學的具體內(nèi)容
4.1 私法(私人權利)
4.1.1 私法的定義與分類
4.1.2 外在的你的和我的如何可能
4.1.3 私法的具體內(nèi)容
4.2 公法(公共權利)
4.2.1 公法的分類
4.2.2 公法的具體內(nèi)容
第五章 康德法哲學的意義和影響
5.1 康德法哲學的意義
5.2 康德法哲學的影響
結(jié)語
參考資料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論康德先驗哲學的作用和意義[J]. 李蜀人. 山東社會科學. 2005(11)
[2]康德法哲學的權利倫理視域與法治理想[J]. 陳義平. 現(xiàn)代法學. 2005(03)
[3]權利與法治:康德法哲學的二維視界[J]. 陳義平. 安徽大學學報. 2004(05)
[4]政治的至善——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與當代世界[J]. 郭大為. 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4)
[5]康德道德哲學的三個層次——《道德形而上學基礎》述評[J]. 鄧曉芒. 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4)
[6]論康德道德的形而上學的建立[J]. 李蜀人.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4(04)
[7]康德自由概念的三個層次[J]. 鄧曉芒.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2)
[8]民主與法治:哈貝馬斯的啟示[J]. 馬擁軍. 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 2003(05)
本文編號:3625375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導言
第一章 康德法(權利)哲學的理論基礎
1.1 康德法哲學的認識論基礎
1.1.1 形而上學的困境
1.1.2 哥白尼式的革命
1.2 康德法哲學的道德哲學基礎
1.2.1 作為法哲學基礎的道德哲學
1.2.2 為什么說康德的道德哲學是法哲學的基礎
第二章 從道德哲學進入法哲學
2.1 康德為什么要由道德哲學進入法哲學
2.1.1 人的兩重性
2.1.2 單純道德立法的局限性
2.2 從道德哲學進入法哲學是如何實現(xiàn)的
第三章 康德法(權利)哲學的一般界定和分類
3.1 康德法哲學的一般界定
3.1.1 什么是權利科學
3.1.2 什么是權利
3.1.3 什么是權利的普遍原則
3.1.4 權利與強制
3.1.5 權利與所有自由主體(人)的可協(xié)調(diào)性
3.1.6 衡平法和緊急避難權
3.2 康德法哲學的分類
3.2.1 權利的一般劃分
3.2.2 劃分權利科學的順序
第四章 康德法哲學的具體內(nèi)容
4.1 私法(私人權利)
4.1.1 私法的定義與分類
4.1.2 外在的你的和我的如何可能
4.1.3 私法的具體內(nèi)容
4.2 公法(公共權利)
4.2.1 公法的分類
4.2.2 公法的具體內(nèi)容
第五章 康德法哲學的意義和影響
5.1 康德法哲學的意義
5.2 康德法哲學的影響
結(jié)語
參考資料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論康德先驗哲學的作用和意義[J]. 李蜀人. 山東社會科學. 2005(11)
[2]康德法哲學的權利倫理視域與法治理想[J]. 陳義平. 現(xiàn)代法學. 2005(03)
[3]權利與法治:康德法哲學的二維視界[J]. 陳義平. 安徽大學學報. 2004(05)
[4]政治的至善——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與當代世界[J]. 郭大為. 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4)
[5]康德道德哲學的三個層次——《道德形而上學基礎》述評[J]. 鄧曉芒. 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4)
[6]論康德道德的形而上學的建立[J]. 李蜀人.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4(04)
[7]康德自由概念的三個層次[J]. 鄧曉芒.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2)
[8]民主與法治:哈貝馬斯的啟示[J]. 馬擁軍. 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 2003(05)
本文編號:3625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3625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