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美國證券集團訴訟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925.1;D97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升;;完善我國證券民事訴訟制度之設想[J];法制與社會;2008年29期
2 李娟;王陽;;美國集團訴訟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8年34期
3 任自力;;美國集團訴訟立法變革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西部法學評論;2008年01期
4 趙福建;;試析證券集團訴訟與我國證券民事訴訟程序的完善[J];黑龍江對外經(jīng)貿(mào);2008年09期
5 王利明;我國證券法中民事責任制度的完善[J];法學研究;2001年04期
6 薛永慧;;代表人訴訟抑或集團訴訟——我國群體訴訟制度的選擇[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7 湯欣;;私人訴訟與證券執(zhí)法[J];清華法學;2007年03期
8 任自力;;美國證券集團訴訟變革透視[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7年03期
9 周友蘇,羅華蘭;論證券民事責任[J];中國法學;2000年04期
10 章武生;;論群體性糾紛的解決機制——美國集團訴訟的分析和借鑒[J];中國法學;2007年0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杜要忠;[N];證券時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嚴炎;群體訴訟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孫國平;美國證券集團訴訟制度研究及對中國之借鑒[D];蘇州大學;2004年
2 公維娜;中美證券民事訴訟方式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3 陳楚鐘;證券集團訴訟的治理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4 鮑煒煒;論我國的證券集團訴訟制度[D];內(nèi)蒙古大學;2008年
5 周恬;美國證券集團訴訟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6 趙洪升;中美證券集團訴訟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5433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54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