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司法適用研究
[Abstract]:At present, is the minority customary law enters the judicial field the best time. Through empirical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ality of minority customary law, and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minority customary law.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judicial organs in minority areas in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the customary law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n reflec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e of law nationalism and the rule of law nativism, as well as the power attributes of the judicial organs in minority areas.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premise, procedure and method of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minority customary law.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
【分類號】:D920.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宇;作為超法規(guī)違法阻卻事由的習慣法——刑法視域下習慣法違法性判斷機能之開辟[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2 劉作翔;;習慣的價值及其在中國司法中面臨的問題[J];法律適用;2008年05期
3 蘇力;;關(guān)于能動司法[J];法律適用;2010年Z1期
4 杜宇;習慣法的刑事司法適用:舉證與審查[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5 馬天山;;民族地區(qū)司法規(guī)律及司法權(quán)配置若干特殊問題研究[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王彬;李光波;;習慣法司法化的困境與出路[J];湖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7 張世金;;當今罪刑法定主義語境下刑事習慣法之命運:解構(gòu)抑或建構(gòu)[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8 陸曉萍;;民族地區(qū)中國法治建設(shè)路向探析——以涼山彝族習慣法流變的田野考察為例[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2年04期
9 張敏;;論民間規(guī)范在司法裁判中運用的充分條件[J];商品與質(zhì)量;2010年SB期
10 張殿軍;;民族自治地方能動司法與法律變通[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進軍;;論民事司法兩效背離的柔性契合——從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切入[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2 姚輝;;論民事法律淵源的擴張[J];北方法學;2008年01期
3 黃良軍;淺談影響法律效力的因素[J];長白學刊;2001年02期
4 譚超;;非法證據(jù)排除程序在我國實施的狀況淺析[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2期
5 王云鶴;;淺議能動司法[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9期
6 胡建華;;西部經(jīng)濟開發(fā)過程中烏江流域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習慣法的揚棄[J];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11期
7 李語嫣;王聰;;超越公力救濟中心主義——讀《論私力救濟》[J];研究生法學;2010年06期
8 孟濤;;合伙債務(wù)、習慣法與國家——兼談王世杰先生的“習慣法”[J];朝陽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9 林輝煌;;典權(quán)習慣與民族精神[J];財經(jīng)政法資訊;2008年02期
10 徐康平;高立克;;民間規(guī)則在司法實踐中的甄別、采納與應(yīng)用[J];中國司法;2010年1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王慶豐;謝銳勤;;互動與博弈:民事調(diào)解與能動司法——以城鄉(xiāng)二元社會為背景[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2 玄玉寶;;論能動司法在個案裁判中的實現(xiàn)——從一則公報案例切入[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3 馬旭東;;論民族區(qū)域自治與法制統(tǒng)一性[A];民族法學評論(第七卷)[C];2010年
4 周林彬;王佩佩;;商事慣例初論——以立法構(gòu)建為視角[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gòu)建中的商法建設(shè)[C];2007年
5 黃淑彬;包忠榮;;“隨物賦形”與“不離其宗”——區(qū)域視野下司法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實踐路徑[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shù)討論會獲獎?wù)撐募ㄉ希C];2011年
6 彭治安;張慶慶;;民族自治立法的變通權(quán)與憲法的沖突與融合[A];當代法學論壇(2011年第4輯)[C];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華志;權(quán)利沖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2 孫日華;裁判客觀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鄧多文;論刑法的合理性解釋[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4 楊友國;農(nóng)民利益表達:尋求國家與鄉(xiāng)村的有效銜接[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5 黃元姍;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發(fā)展與完善[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6 李衛(wèi)東;民初民法中的民事習慣與習慣法[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7 陳秀萍;論法律的倫理性[D];吉林大學;2006年
8 陳振一;類型與動因:當代中國法律發(fā)展的機理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9 雍海賓;民族法治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10 楊道波;中國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卞曉偉;新時期我國農(nóng)村糾紛的多元化解決機制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辛帥;習慣權(quán)利視角的生態(tài)補償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王曉嵐;論刑事審判能動司法與檢察監(jiān)督[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羅波;壯族當代鄉(xiāng)規(guī)民約與鄉(xiāng)村整合:以龍脊村為例[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5 衛(wèi)瑋;國家法與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適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6 靖博;司法能動視角下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蘇洪財;我國法院判決依據(jù)的幾個難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8 馮晟;我國習慣法司法適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吳澤艾;法律的社會性:簡論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中的習慣法[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10 陳青;習俗對我國司法的作用[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殿軍;王靜;;我國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變通立法實證分析[J];創(chuàng)新;2010年06期
2 蘇力;糾纏于事實與法律之中[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3 黃宗智;悖論社會與現(xiàn)代傳統(tǒng)[J];讀書;2005年02期
4 范愉;;訴前調(diào)解與法院的社會責任 從司法社會化到司法能動主義[J];法律適用;2007年11期
5 ;民俗習慣在我國審判中運用的調(diào)查報告[J];法律適用;2008年05期
6 劉松山;;再論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之非[J];法學;2006年01期
7 劉藝工;張鵬飛;;西部開發(fā)語境下的藏族部落習慣法——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為例[J];甘肅理論學刊;2010年03期
8 杜宇;習慣法的刑事司法適用:舉證與審查[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9 魏治勛;;民間法研究范式辨正[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10 董淳鍔;陳勝藍;;放寬法律的視野:民俗習慣在我國審判中運用的現(xiàn)狀研究[J];西部法學評論;2008年06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隴夫;[N];法制日報;2002年
2 張寬明;[N];人民法院報;2007年
3 ;[N];人民日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蘇永通;[N];南方周末;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超;;民族習慣法與民族習慣涵義解析[J];學術(shù)界;2008年03期
2 王學輝;;民族習慣法與現(xiàn)行法制的沖突及其消融[J];現(xiàn)代法學;1993年06期
3 魏剛健;;淺議民族習慣與民族習慣法[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謝暉;;民間法·民族習慣法專欄主持人手記(十二)[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5 王瑩;;論民族習慣法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存在價值和運用[J];經(jīng)營管理者;2010年19期
6 謝暉;;民間法·民族習慣法專欄主持人手記(七)[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7 陳武強;;宋代民族習慣法初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8年22期
8 宋宏飛;;從法制現(xiàn)代化的視角看中國民族法的發(fā)展[J];當代經(jīng)理人(下旬刊);2006年08期
9 謝暉;;民間法、民族習慣法研究專欄[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10 韓敏霞;;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西南少數(shù)民族刑法[J];太平洋學報;2006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飛;;文化多元與人權(quán)普適——以和諧社會語境之民族習慣法的發(fā)展引導為例[A];民族法學評論(第6卷·2008年)[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周學;民族習慣法與國家制定法[N];中國民族報;2002年
2 記者 漆艷;“民間法·民族習慣法”研討會在我市舉行[N];天水日報;2011年
3 西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 王勇;為什么要關(guān)注西北的學術(shù)資源[N];檢察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劉卉;2011年:最值得期待的十大法律博客[N];檢察日報;2011年
5 ;和諧視野下西部區(qū)域法制創(chuàng)新若干問題[N];甘肅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游志能;民族習慣法的經(jīng)濟分析[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張文香;蒙古族習慣法與多元糾紛解決機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江南;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習慣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高其才;中國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于現(xiàn)忠;關(guān)于我國國家法和習慣法的幾點思考[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2 曾思平;清代以來嶺南地區(qū)瑤族習慣法初探[D];暨南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2016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201695.html